重过圣女祠[1]
【原文】
白石岩扉碧藓滋[2],上清沦谪得归迟[3]。
一春梦雨常飘瓦[4],尽日灵风不满旗[5]。
萼绿华来无定所[6],杜兰香去未移时[7]。
玉郎会此通仙籍[8],忆向天阶问紫芝[9]。
【注释】
【译文】
【赏析】
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题内的“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后一种说法可能比较接近实际。
首联中,首句写祠前即目所见,“白石”“碧藓”相映,可见圣女祠人迹罕至,既勾画出清幽寂寥的氛围,也暗示其“上清沦谪”的身份和幽洁清丽的风神气质。次句是即目所见而引起的联想,正面揭出全篇主意。“沦谪得归迟”是说沦谪下界,迟迟未能回归天上。
颔联从门前进而扩展到对整个圣女祠环境气氛的描绘。春雨飘瓦,着一“飘”字,极尽春雨迷蒙飘忽、如梦似幻之态。尽日灵风,着一“灵”字,道出风的轻盈之感。此为作者目之所见,而“一春”“尽日”则是作者因眼前之景有所感而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意境朦胧缥缈、富有神韵。“梦雨”的迷幻之感,再加上高唐神女朝云暮雨的故实,又赋予“梦雨”以爱情的暗示。“常飘瓦”“不满旗”暗透出一种无所依托的幽怨和好风不满的遗憾。清人钱泳评“梦雨”一联道:“作缥缈幽冥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履园谭诗》)。由于其中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梦、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诗歌的意境才能在缥缈中显出沉郁气质。
颈联用典,因“沦谪”不归的“圣女”,联想到处境与之不同的两位仙女萼绿华和杜兰香。这两人虽短暂“沦谪”尘世,却终归仙界,用以反衬“圣女”长守幽寂之境的身世遭遇,更显其悲。
尾联中,“忆”字承接颈联,以圣女的视角回忆曾在上界的生活。与“玉郎”相会,在天宫的台阶上采取紫芝,过着悠闲自在的仙界生活,与此时境况相较,唤起今昔之感,不由黯然神伤。其中所透露的天上人间之感,也隐然有诗人的今昔之感寄寓在里面。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女形象。实际上圣女、女冠、诗人,不妨说是三位而一体:明赋圣女,实咏女冠,而诗人自己的“沦谪归迟”之情,也就借圣女形象隐隐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