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状态的心理调节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登门槛效应:让对方逐步认可你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达到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做到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会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又才人的影响。其实,生活中,“登门槛效应”的应用实例并不少见,比如,男性追求女性,直截了当地求爱,可能会吓跑女方,但如果从朋友做起,则更易达成目标;我们求人办事,如果事情的难度较高,对方很可能会拒绝,但如果我们让对方帮个小忙,对方则可能会欣然接受,也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代替某个慈善机构进行了一次募捐活动。在募捐时,对一些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外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结果,前者的募捐金额比后者要多两倍。

这就是说向人们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就显得太不通人情了(先进门檻再逐步登高,“得寸”之后再步步“进尺”)。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人们会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一次,一个旅游团不经意地走进了一家糖果店。他们在参观一番后,并没有购买糖果的打算。临走的时候,服务员将一盘精美的糖果捧到了他们面前,并且柔声慢语地说:“这是我们店刚进的新品种,清香可口,甜而不腻,请您随便品尝,千万不要客气。”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品尝过后,旅游团成员觉得既然免费尝到了甜头,不买点什么,确实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每人买了一大包,在服务员“欢迎再来”的送别声中离去。

实际上,这也是“登门槛效应”的应用。根据“登门槛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想让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当他接受了我们这一小要求时,我们就有可能让他答应更大的请求,也就是想“进尺”,不妨先“得寸”。

但我们在运用“登门檻效应”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门檻”不能太高,否则无法“得寸”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拒绝那些举手之劳的事。因此,我们在提出正式要求之前,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将对方的实力调查清楚,否则,可能你所谓的小要求,对方却很难达成。

比如,你是个管理者,你高估了某位下属的能力,你交给他一件你认为的小事,他却没有办好,这主要是因为你没有事先了解清楚。相反,当你了解他的做事习惯、办事能力后,你不妨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他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

2.注意“进尺”的尺度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那些进门之后,直接向我们推销产品的推销员拒之于千里之外,就是这个道理。当销售员获得特许,“登门槛”、也“得寸”后,便得意忘形,提出销售的意图,事实上,此时,我们的内心还并没有消除对销售员的戒备状态,可想而知,我们是不会买他的账的。

社交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求人办事、向别人提请求,也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3.确定对方是否能接受你“得寸”,从而让你“进尺”

生活中,一般人都能接受“登门檻效应”,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檻效应就发挥作用了。

但事实上,也有一部分人,登门槛效应对他们根本起不了作用,对于这一类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另寻出路”。

可以说,“登门槛效应”是一种求人办事的迂回措施,当“引诱”对方先同意我们的小要求后,对方答应我们的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檻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才能更加容易地登上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