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要从娃娃抓起
人们常常把培养孩子比作培育一棵树,父母就是辛勤的园丁。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父母浇灌无数心血和汗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除了哭闹和偶尔发出的咕哝声,什么也不会说。他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父母慈爱的笑容,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是父母温柔的呼唤。
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经验和安全感,在心理上也最容易与父母沟通。因此,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愿意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注意到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从行动中有所体现。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父母的启蒙教育,他们不断学习,掌握单词和句子,经年累月,才会成为一个有口才的人,并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会侃侃而谈、口齿生辉。因此,有人说,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是整个家庭精神的反映;父母则是口才大师的光荣启蒙者。
佳佳一岁半了。一天,爷爷带她下楼,出门时爷爷说:“佳佳,爷爷抱你下楼。”她回答说:“爷爷累了,佳佳自己走,下楼玩。”一连三个短句,吐字清楚,条理清晰,你能相信是一岁半孩子讲的话吗?
前几天,奶奶抱着她问爸爸、爷爷在干什么?她回答说:“爸爸在炒菜,爷爷切辣椒,奶奶抱佳佳,妈妈上班了。”奶奶再问:“叔叔呢?”“叔叔也上班了。”一连串的短句,不仅回答内容完整,一个“也”字的运用,充分显示了孩子语言的成熟和表达的精确。
一岁半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口才,全靠佳佳的妈妈实施的“语言胎教启蒙”。佳佳的妈妈于蓝是一名幼儿教师,她决定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胎教启蒙,并着重在语言上下功夫。
据胎教资料上讲,胎儿到5、6个月语言中枢已基本形成。因此,于为从怀孕4个月起就有意识地对胎儿进行语言刺激。
5个多月后感觉到胎动了,除每天坚持语言训练外,于蓝还着重于对胎儿观察力、记忆力的培养,通过户外散步、上下班路上和睡前对胎儿讲述所见事物的名称、外形等等,往往同一个地点、同一件事物会专程去上三四次,每次至少要讲述三遍。晚上,还要念儿歌、讲故事给胎儿听。
怀孕到第7个月,胎儿的脑、四肢等器官均已形成,于蓝开始与孩子做游戏,对胎儿进行语言和动作的协调训练。例如:
于蓝有每天临睡前喝牛奶的习惯,她就每天都轻轻地拍着腹部说:“宝贝,喝牛奶了,你听见妈妈的话就动一动。”起初几天都没有任何反应,没想到到了第4天,孩子果真用脚向放手的部位踢过来了。于蓝高兴极了。
而后,只要于蓝拍着肚子和她说话,她都会反应。怀孕到8个月,于蓝侧重于训练胎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常念一些朗朗上口像散文诗那样的儿歌给她听,如《牵牛花》:“牵牛花,藤儿长,爬上篱笆爬上房。爬上房,吹喇叭,吹出一轮红太阳。”
这样的儿歌对于胎儿来说难度较大,于蓝一有时间就给她念,每次念一首,一首念三天。母亲的悉心培育,成就了小佳佳出众的口才。
现在看来,佳佳的语言启蒙教育是成功的。妈妈于蓝根据科学方式亲身体验的经历可以帮助父母对胎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有利于孩子语言智力的开发,能够为孩子有个好口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何,要以他思维能力的强弱来决定,而思维能力的强弱最终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从婴幼儿甚至怀孕期就可以开始语言能力的启蒙。
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使人们有了口才优劣之分。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有的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有的却口齿拙笨表达不清。显然,表达能力欠缺的孩子只是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科学的教育,他身上所具备的潜能未能获得有效的培养。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被人认为是愚笨的,他的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让人惊讶的巨大潜力。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口才大师,关键的问题在于父母如何去开发和教育,发掘出这种潜力。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培养语言能力,口才教育就晚了三天。父母要尽早地进入“启蒙者”的角色,才能早些开通孩子的口才大师之路。
发掘孩子的语言天赋和潜力
人的潜能仿佛是一座蕴含无数珍奇的宝藏。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所能包容的智力能量,犹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样巨大。”孩子是父母的珍宝,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品”,当然,这项“实验”是建立在伟大的父母之爱上的。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语言潜能,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其生命中闪现的每一朵火花。如今的父母比任何一代都更关注孩子,都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竭尽全力去培育孩子,如果忽视了发掘孩子的口才潜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剧。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以睿智机敏的口才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认可和钦佩,他今天所拥有的口才与父母的及时培养密不可分。
1976年,撒贝宁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双双在部队从事艺术工作。撒贝宁从小喜欢唱歌和跳舞,而作为学表演出身的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忙,并没有对撒贝宁做什么特别的引导和要求,更没有像现在许多家长那样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他们对撒贝宁几乎是任其“发展”。
4岁那一年,撒贝宁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代表幼儿园为海军某部队表演节目。从这次表演之后,撒贝宁的父母发现他的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认为他在表演方面很有创造性。
撒冷贵夫妇开始留意儿子的一举一动,有空儿就主动与撒贝宁交流,有意识地给他灌输表演、音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时候,撒冷贵把撒贝宁带到自己工作的排练场地玩儿,让他受到真实的表演活动的熏陶。
1987年7月的一天,撒贝宁的父母下班回来,刚进家门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只见家里的客厅布置得像个晚会现场,还有用纸片剪成的小草、篮球等一些道具。
撒贝宁和妹妹撒贝娜每人手拿一个麦克风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好!你们辛苦了。”接着撒贝宁请他们坐到已安排好的位置上,紧接着,他像电视里的主持人一样向观众——爸爸妈妈报幕。兄妹俩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演小品、一会儿说相声、一会儿朗诵,整个“晚会”持续了近40分钟,
撒贝宁的父母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把兄妹俩紧紧地抱在怀里。父母后来才知道整个“晚会”的策划、创作、道具制作、节目安排等全都是撒贝宁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准备的。
当时,撒贝宁还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他的口才天赋和策划天赋就已经崭露。同年,撒贝宁获得了全市五年级口头作文竞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为了提高演讲水平和舞台形象,撒贝宁常常一个人在家里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并把自己的演讲录下来,反复听、反复练,有时他让爸爸做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撒冷贵有时会加入表演的动作,他就与爸爸理论:“演讲与表演不同,演讲主要靠讲,表情应是与主题相关的最大投入,而不是有意识的做作。”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实际行动来验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初二到高一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参加十余次市、区级演讲比赛,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撒贝宁的父母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强迫他学习各种才艺,而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他从小就具有一副好口才的潜力,然后进行有意识的专业引导和教育。
在撒贝宁的成功中,父母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及时发现和专业培养,想必撒贝宁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走一些弯路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或许家长会问,我的孩子不像撒贝宁那样,从小表现出如此高的口才天赋。其实,只要是人,都具有语言的天赋,只是有高低之分。但天赋只是给予了人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必须经过后天语言环境的熏陶和实践的培养。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用心地观察孩子是不是喜欢说话,是否说得流利,是否发音准确。当孩子的语言天赋表现得十分明显时,马上动手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语言发展计划,立即开始执行;如果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稍显滞后,就先培养他说话的积极性,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