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百科: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北京人

北京人骨骼化石是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周口店的龙骨山发现的。根据考古学家贾兰坡的研究,周口店自宋代以来就出现“龙骨”,历代不断当药材出售,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龙骨山。“龙骨”实际就是古生物和古人类的化石。清未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对周口店“龙骨”的研究,民国初年开始了小规模挖掘。

1926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丹斯基,整理出周口店的两颗古人类牙齿,当年引起了国际学界的轰动。192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发掘“人类材料”的考古工作在龙骨山正式开始。当年又发现了一枚人齿化石,加拿大人步达生,以这颗牙齿为证,为新发现的这种原始人类起了个拉丁文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名“北京人”。步达生携带这颗牙齿周游世界,但结果令人失望,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他无知大胆,用如此少的材料居然得出了重大的结论。

继续进行的发掘工作收获不大,到1929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代表已经露出不再投资的想法,主持发掘的考古学家纷纷离去,只留下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不久的年轻助手裴文中继续负责挖掘工作。不久,裴文中也接到来自北京的立即停止工作的命令,但是他决定再做一次最后的尝试。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这个简单的决定将改变中国史前时代研究的命运。

12月2日,裴文中和一些考古学者来到北京西南48千米处的周口店,期望能够发现更多远古人类遗骨的化石。这一天,龙骨山上刚降过小雪,凛冽的寒风丝毫没有影响到考古学者们的热情。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就用绳索把25岁的裴文中吊进深深的洞穴里,裴文中在洞内进行着艰苦的搜索,就在他即将离开洞穴的时候,他看到了洞口不远处一个黑黑的、圆圆的东西,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的头盖骨。

以后陆陆续续挖掘,在周口店龙骨山共发现了23处遗址,其中以编号第一、第四、第十三、第十五的地点最重要,接连发现3个北京猿人的头骨、十几个下颌骨和一些腿骨、臂骨化石,并找到了大量的石器和用火的痕迹。尤其是第一个地点,发现的古物最有价值,有北京人完整的头盖骨、面骨、下颚骨、牙齿及残破的腿骨、胫骨、臂骨、锁骨、腕骨等共计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