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完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通过完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手段,不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民政部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70.2万个社会组织,促进了763.7万人就业(比2016年增长3.9%),其中,社工就业人数为28.8万人(其中包括6.9万社会工作师和21.9万助理社工师)。虽说如此,我们也应看到社工人才的流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课题组所调查的M市为例,据该市民政部门统计,2017年M市社工的流失率超过18%,而在所有的流失人才中,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其他行业。以上说明社工人才不仅流失严重,而且行业本身的发展亦是困难重重。
人才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张秀艳、徐立本,2003),但由于社工领域从业人员少,且毕业生涉足人数不多(金超然,2015),因此,社工人才的流失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宏观层面,不利于人才体系的构建。人才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在于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我国人才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经济发展领域的人才支撑,而且需要社会发展领域内相关人才的支持。社工人才是社会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而社工人才的流失现实与我国努力实现的人才目标不相符。其二,中观层面,不利于社区治理的推进。社工人才在完善社区基本服务、构建并优化多主体治理环境、引导居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链接社区内外资源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王永华、罗家为,2018)。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其三,微观层面,不利于社会服务质量的提升。社工可利用其专业的手法在社区或机构内开展相关服务,社工人数的多寡直接决定服务专业性的程度,进而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现实中许多服务的开展只有社工的“名”,而无服务的“实”,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对于社工离职,学者普遍认为是由薪资低下、社会认同度不高、工作标准化低、专业教育与实际关联度不强、工作回报率低、职业角色难以定位等因素造成的(陈川,2015;Barak,Nissly & Levin,2001;Horstman,2006;安秋玲,2010;魏燕希,2013;韩辉,2018)。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学者对社工离职原因的研究多从外部因素进行考察,缺乏对社会组织内部因素的全面思考,岗位设置是社工岗位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陆飞杰,2011)。此外,社会服务标准化、机构管理规范化以及社工职业化是社会组织未来发展的趋势,这需要社会组织不断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以迎合这一趋势的要求,正如有学者强调的“完善机构规章制度,建立管理监督体系”对社会服务和社工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重要性(陆士桢、郑玲,2013)。从目前来看,明确社工岗位设置是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加在职社工职业认同感进而减少离职的重要手段。综上,当前需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与在职社工离职间的关系,为社会治理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