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198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开张

韩红兵愣在原地,手里面还拿着倒好的茶,都震惊了,回过神之后又看向唐宁,然后苦笑道:“要送一千箱饮料,厂子怕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开销。”

那领导大笑道:“送一千箱你们肯定得倒闭,这一次我是给钱的,我是来采购的。”

听到这句话,唐宁坐在领导对面的沙发上,笑道:“您是哪个单位?”

那领导笑道:“哦,还没有自我介绍呢,我是咱们市里面的国营商场总经理,前几天领导喝了你们的饮料赞不绝口啊,而且电视上都是你们的饮料,他特意要求我们必须采购你们的商品试着卖一卖,老百姓肯定会喜欢的,我这就来了,刚看了你们的生产线,乡镇企业竟然有如此先进的生产线,的确是出乎我的预料啊。”

现在,生意终于来了!

唐宁立刻说道:“没问题,一千箱,今天下午就送货。”

等到一千箱货从工厂被拉出去,站在厂子门口,唐宁知道接下来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只要大量出货就行。

不过高建国和韩红兵对这个好的开头却并不是很满意。

“这才1000箱,后面不知道还有没有。”

话音才落,大量的车开进来。

“这不是来了么。”唐宁掐灭了烟头,转头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算好账,别弄错了,领导需要的继续送。”

接下来几天,几乎全部都是市内的大型国营商场,大量的蓝牛开始铺货,随着蓝牛铺货,电视机上的市运动会已经接近了尾声。

几乎整个市都知道有这么一款连运动员和领导都喜欢的饮料。

一时间蓝牛开始风靡起来。

连续半个月过去,韩红兵进了办公室,兴奋莫名,拿着账本。

“唐总,你知道咱们这一周出了多少货吗?”

“多少?”唐宁也很好奇。

“总共出了90万箱。”韩红兵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清楚。

“而且不仅仅是咱们市内,就连省内的其他市也来了订货商,而且还都是国营大企业,这样一来,咱们根本就用不着往小商店铺货了,光是这国营商场就已经足够了。”

唐宁皱眉思索了一阵。

“你算算盈利是多少?”

韩红兵立刻将已经算出来的盈利递上去。

唐宁看着盈利的数据。

“每箱24罐,零售价5毛,批发价3毛,90万箱,一共市640多万,除去人工以及材料成本,还有运输成本,总共盈利249万。”

看到数据之后唐宁皱眉。

韩红兵喜不自胜。

“按照这个数据,咱们一个月可以赚500万净利润出来,一年就是6000万,而且这还只是开始,后面肯定更多。”

但是在唐宁看来,这根本还不够。

思索了一番开口。

“继续招工,让生产不要停下,工人施行两班倒,将产量要提升到目前的三倍以上。”

打发走了韩红兵,唐宁起身,他得出门一趟了,按照现在的盈利额,一年50亿元根本不可能,还得继续想其他的辙。

饮料毕竟是大众快消品,只是走高端,并不能争取最高利润,现在高端市场上已经打开,接下来就是小商店了,不过小商店的渠道全部都被周秀梅厂子的那些渠道商把控着。

现在他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出一趟远门!

……

此刻周秀梅的生产线已经购买回来,并且安装好,准备生产。

“周总,我可听说了,唐宁那小子一个月就能赚接近500万的利润啊。”

张麻子咂舌说道。

周秀梅听不得这种对于唐宁有利的消息,自从有了钱之后脾气也暴躁了很多,起身怒道:“你特么住口。”

张麻子乖乖站在一边。

周秀梅重新坐下思索了一阵之后冷笑道:“那是咱们还没有生产呢,咱们的规模比他大,到时候价格比他低,就不信干不死他。”

这个时候江天龙说了一个问题。

“周总,咱们好像没有配方……”

周秀梅倒是挺自信。

“一个破饮料而已,咱们随便就用食品厂原来的饮料配方,还能比他差不成?何况小商店的铺货渠道都掌握在我手中,他永远也别想铺货到小商店内。”

很快周秀梅的厂子开始生产,包装也使用了易拉罐,而且名字也挺山寨,就叫黑牛。

而且他的渠道商成熟,可以直接向小商店以及商场铺货,这样一来铺货量就要比唐宁的规模大得多,毕竟唐宁只有高端国营商场,购买渠道还是太少。

第二天,唐宁就启程,这一次不是武汉,而是青岛。

因为按照记忆中,这个年头,真正拥有商业头脑的冰箱生产企业就在那个地方。

到了青岛之后唐宁一路就奔向当地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这个时候全国林林总总大约有100多家冰箱生产企业,而是跑到青岛,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出现了日后一个全世界都有名的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

还记得那两个只穿着裤衩的小孩么,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是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小孩。

一路到了当地的厂子,到了门房直接打听。

“你好,我找张瑞敏厂长。”

这一次门房倒是没有为难,直接就带着唐宁去了厂长办公室。

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办公室内忙的焦头烂额的儒雅中年人。

“厂长,这位年轻人找您。”

张瑞敏抬头看了一眼,立刻起身将唐宁带到会客区,倒上两杯热茶,一点都不摆架子。

“怎么称呼?”

“唐宁,张厂长。”

唐宁自我介绍了一下之后说道:“我要购买冰箱。”

张瑞敏一笑。

“你这个年轻人倒是挺有趣的,开门见山,一点都不藏着掖着,不过我很好奇,你为什么选择我们。”

唐宁继续直来直去。

“因为只有你看到了未来的趋势,愿意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生产线,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你砸冰箱的事情全国皆知。”

按照前世的记忆,张瑞敏为了质量,在媒体的监督下一次性砸掉了76台冰箱,这一招营销策略让青岛电冰箱总厂全国出名,这在当时生产资料缺乏的时代是一项十分大胆的举动,毕竟76台冰箱可是不小的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