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7月27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做了一个“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7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值得一提的是,在BBC 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号召其读者把马克思从候选名单上拉下,希望读者选休谟。但英国公众得出了自己的决断。很多人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的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的当选,可谓实至名归。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深深地植根于现代社会实践中,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举世公认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哲学学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哲学能如此迅速地掌握亿万群众的心灵,如此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历史。它像“明灯”一样,将世界照亮,为人们指出前进的方向。学习和掌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也是每一名军校学员立身做人、矢志军营的现实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学说分成了两个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彻底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世间万物既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又变化万千、奥妙无穷。那么,谁是这个大千世界的主宰,谁又是这个世界中万物万象的操纵者呢?人类对于这个问题探索了几千年,争论了几千年,迷茫了几千年,也困惑了几千年。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大都将物质的某一种具体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将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完满的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有形的物体到无形的精神、从自然现象到社会活动都统一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列宁概括当时科学的新成果,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物质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和意志;二是物质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直到当代,仍有一些学者未能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实质,仍然拘泥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提出了如“物质变成了能量”论,“反物质”论、“物质的湮灭”论,试图证伪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际上这都是因为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所造成的误解。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有了人类,便有了意识。千百年来,奇妙的意识现象曾引起无数哲人智者的赞美与评说,恩格斯就指出,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这最美丽的花朵是如何成长,怎样绽放的呢?是上帝的先天置入或随机启发,先验存在,还是任何物质与生俱来就都具有意识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了正确的回答: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理解。现代自然科学揭示出,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高等动物的心理,再到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形式——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是一块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的极其精密、极其复杂完善的思维器官,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意识虽然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意识本身并不是物质,而是与物质有着质的区别的精神现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人脑就像一个加工厂,客观世界就是被加工的原材料,没有这些原材料,是不可能加工出任何产品的。我们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世界,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书写自己的绚丽人生。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人能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呢?你或许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在没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之前,且慢回答这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亚里士多德认为它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事实上,不是赫拉克利特犯了逻辑错误,而是亚里士多德把人类语言中的逻辑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辩证法混为一谈了。19世纪的黑格尔进一步悟出了万物变化的辩证规律,却被其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窒息了。唯有马克思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才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辩证图景及其运动规律,才正确地回答了前面那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似乎不相干,却被一种食物链联在一起。三色堇属于兰科植物,是依赖熊蜂传递花粉而繁殖的;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跟田鼠的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不可分。这样,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之间就有了生死攸关的联系。这只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实例,事实上,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世界普遍联系的生动写照。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还是运动发展的。在辩证法中,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不断更新过程。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辩证规律,它们主要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数有正数和负数,力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磁铁有阳极和阴极,如此等等。大千世界中,共存着截然相反的事物,而且这些事物的存在还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他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对立统一规律通常又称为矛盾规律,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而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不同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是一事物所固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突破度的界限,导致事物发生质变,质变后的事物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又进行量变,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又发生质变,如此不停地发展下去。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基本规律。它具体说明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事物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总趋势。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讲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充满信心,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同时也要看到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要做好遭遇挫折甚至失败的思想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如何产生,又是怎样发展的呢?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我们思想认识上的是非曲直?这些都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正确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探索真理的宝典。
认识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认识的长河滔滔不绝,知识的大树万古长青。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言:“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费尔巴哈讲得更为形象,他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这就是说,世界可以被人不断认识。而问题在于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认识又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呢?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水”之源头在何处、“树”之根基在哪里,正确解决了认识的本质和发生发展问题。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动反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反映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反映论的局限,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现实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正如毛泽东所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①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② 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不断为认识积累新经验,不断给认识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如经验材料的提供,使思维的“机器”有可炊之“米”,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工具的应用,延长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器官,从而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实践还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过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可以说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说明。认识发展过程有两次飞跃。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对于事物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一飞跃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飞跃,是实现认识目的的飞跃,因此比第—次飞跃更重要。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对此,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做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① 这一概括,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四)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正确解读社会历史的理论指南。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路奇亚诺·坎弗拉指出:马克思是19世纪资本主义的最伟大的阐释者。而且,他以天才的洞察力总结出,迄今为止的西方历史都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史,因而也是对立阶级不断冲突的历史。他让所有的人——反动的、保守的、进步的、革命的以及研究古代和现代的学者——明白了历史的运动是变化过程中的形态。任何历史学家都不能撇开马克思。年逾九旬的意大利哲学家博比奥说:“如果我们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学会从 ‘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历史,并获得一个新的人类世界的广泛视野,我们就只能或者在内在的孤岛上修补学说,或者服务于旧的主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指的是一定社会的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状况及增长速度等,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第二,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变化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一方面,社会意识维护或批判社会存在;另一方面,社会意识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控社会存在。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规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由此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紧密联系的又一对矛盾。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在历史长河的画卷中,既有英雄豪杰的华丽篇章,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怀。那么,谁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呢?唯物史观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指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一切社会进步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