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人们认为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常把资源或生产要素分为三种,即资金、劳动力和土地,企业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有这三方面的投入。后来大量的实践证明,劳动力多、土地大、资金充裕的国家和企业并不一定富裕和效益好,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资源,有人称管理是企业的第四种资源,是一种能把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现实生产力的特殊资源。
在20世纪初、中叶,一些管理学家通过对管理职能的实效分析与研究,认为一个厂商可用来创造股东利润和员工福利的资源有5种,即人力、资金、原材料、机器设备、产销方法或技术。在以后的年代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又先后出现过企业资源的六分说和七分说,即在上面5种再加上时间和情报。直至现代,人们比较普遍的认定,企业的资源无论如何划分和深化,人才资源是最重要、最稀缺、最基础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只是劳动力数量的满足,而是具有一定质量基础上的数量占有、使用、培养和提高。
究竟什么是人力资源?广义上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上有多种定义,伊凡·伯格(lvan Berg)认为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知识。雷西斯·列科(Rensis Lakere)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人力结构的生产力和客户商誉的价值。内贝尔·埃里斯(Nabil Elias)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人员可提供潜在服务及有利于企业预期经营的综合。学术界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源尚无较统一的定义,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书所用的人力资源概念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具有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或资本,其总量表现为人口资源的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一般的被动的生产要素,它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动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动性。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创造性。这种特性从社会角度要求给与合适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有效地配置资源;从企业角度要求给予恰当的激励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从个人角度要求增加智力投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以使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最大化。
③两重性。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同时又能创造财富,或者说,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④时效性。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生命之中,它是一种具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⑤再生性。与物质资源相似,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是指人自身的疲劳和衰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无法抗拒的损耗。无形磨损是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与科学技术发展相比的相对老化,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与方法减少这种损耗。
⑥社会性。由于每一个民族(团体)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民族(团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通过人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所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就可能发生矛盾。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团队的建设,注重整体利益的协调。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人力和物力共同作为社会生产的两个基本的资源,物力资源是有价值的,同样人力资源也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形成的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物质资本是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同样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由于两者的差异性,在现代化生产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往往大于对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即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较高,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比一般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快得多,教育投资比物质投资更有利。据美国的经济学家预测,1900年一1957年,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利润增加3.55倍;人力资本增加3.5倍,利润增加17.55倍;1919年—1957年的38年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有49%是人力资源投资的结果。前苏联有的经济学家预测,1940年—1960年,在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0%是由于人力资源投资取得的。我国1952年—1983年,国民收入总额的9%是由于人力资源投资的结果。
所以人力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提高人的质量,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通把他的员工看成是能给公司提供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产。他说:“我们能赢得竞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人。这是任何人都拥有的唯一的资产。不同之处在于,公司的文化,你如何激励你的员工,如何给他们授权和如何教育他们。”([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改善劳动力的结构、加强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激发劳动力的积极性,以促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所以人力是新经济的源泉,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基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