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77/7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认真踏实,永不生锈螺丝钉

毕业时分配工作,由于比我们早半年毕业的77级学生里已经有十几个人进到了640专业最权威、最理想的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所以对于我们78级起重运输专业的毕业生,北京起重所就几乎没有留什么名额。那年上海的分配情况还算好,当时深圳蛇口招商局正好来招人,所以也有去深圳的。我身体不太好,自己觉得膝关节肿疼是潮湿引起的,所以我选择回北方。但北京去不了,山西也回不去,刚好河南有几个名额,系里领导找我谈话,我就服从分配到了河南。交大640专业被分配到河南的总共四个人,两位去了713所,一位去了洛阳石油部第一建设公司,而我则是本专业首个被分配到邮电部设计院工作的交大人。

其实毕业那年,我作为学生干部还可以留校,但条件是接下来几年不能考研究生。我本来打算先工作,再复习去考研究生。结果我到了单位工作刚一年,有一个去德国邮政进修的机会,邮电部在全国组织考试。而我第一外语学的刚好是德语,就很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机会。在德国进修期间,我看到了国内外邮政行业的差距之大。现在想来挺有意思的,所在行业越落后,你工作起来的成就感就越大。从德国回来,我发现自己是真的爱上了邮政这个专业。之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也相应获得了很多荣誉,就被领导注意到了,先后被提拔为邮政处专业室室主任、邮政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1998年邮电分营,国家邮政局成立,需要很多干部。局长亲自点名,把我调到北京,在国家邮政局科技处任副处长,后来升任处长,主管全国的邮政科技工作。由于国家邮政局没有科技司的编制,所以我负责的科技处就承担了科技司的职能,在内部直接接受分管副局长领导,对外直接对口国家科技部。在这个位置上,平台大了,眼界宽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8年间,在局领导的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科技兴邮”战略得到确立和贯彻,邮政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中国邮政的整个科技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8年后,邮政政企分开,根据国家局领导统一安排,我留在了企业——中国邮政集团,担任了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副院长,后来又兼任了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以及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邮政局科技咨询专家组成员等职务。2016年,集团领导又安排我到现在这个中日合资的环宇邮电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这属于类金融行业,对我来讲,跨度也特别大,来之前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是,我认准了,就是应该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要说77、78级这批人身上有什么特质,我觉得就是认真、踏实。前面我谈到,毕业后64081班的薛金宝同学被分配到了洛阳石油部第一建设公司。他报到后,人事部门一看他是交通大学毕业的,就要给他分配到汽车队,后来他反复表明自己是起重运输专业,这才给转到起重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一步一步地让领导群众认可他,现在成为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了,原因我觉得还是认真、踏实。这一点,在我们班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像我们班长袁东方同学,他无论从政、经商,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他的事业已发展到全国各地,可以用“商业帝国”来形容他经商的成功。卜方同学在国家专利局工作,担任过自动化部、通信部等多个重要部门的部长职务。杨勃同学曾担任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副总裁。我们班上的同学还有很多成为教授、博导,很多同学都比我成功。所以我之前说,我只是一个循规蹈矩、干事比较踏实的人,就是组织让做什么,我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什么。交大给我们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这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