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我們會寫這本關於人格障礙的書,是因為大家對這一類型的病患者都很關心,包括學者、犯罪學家及精神健康專業人員都想幫助他們。
本書適合那些從事精神健康工作或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士閱讀,包括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員、醫生、老師、家長及病患者本身。在不同的章節內,我們會透過個案研究來介紹如何利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去有效地幫助這班被診斷有人格障礙的病患者改善他們的狀況。有關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精神科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1所作出的。在本書中,我們不會討論太多是否標籤或不標籤病患者;與此同時,我們只會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而不會從醫學的角度去分析各種人格障礙。
在此強調,出版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你知道身邊有多少人是人格障礙的患者,亦不是令你能辨別出你的伴侶、家人,抑或是朋友,有哪一位是患上了其中一種或多種人格障礙。因為每個人都擁有某一些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這些特質仍是正常健康運作,並未發展至病態(pathological)或功能失調(dysfunctional)的程度,所以我們希望提醒讀者,請千萬不要利用本書的資料,隨便給身邊的人或自己亂扣「人格障礙」的帽子。我們希望本書能協助讀者更加認識和了解人格障礙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反應和行為,以及當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出現某些症狀時,除了鼓勵他們接受診治外,你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我們會就每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提供一些基本相關資料,再透過個案研究去演繹以不同的治療方法去協助患者。如果個案主角令你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懇請大家明白這只是巧合而已,所有人物名稱都是虛構,他們只是存在於世界的一角罷了。
本書共有十章,詳細解釋其中某些類型的人格障礙患者,其所面對之困難和其他人可如何協助他們。第一章將介紹人格障礙特質的概念,從具適應性(adaptive)的人格,至缺乏適應功能的人格運作(maladaptive personality functioning),並舉例解釋其線性發展。第二章將解釋各種人格障礙的定義、類別、理論和治療方案,包括將在第九章延伸解釋心理病態性(psychopathic)的人格障礙。
在第三章中,我們將以不同的理論來分析孩子的成長發展、培育、教育,以及創傷經歷,對其性格發展的重要性。我們會列出可行/不可行的事項供讀者參考。兒童時期的經歷,會影響青少年期身心健康的發展。在第四章我們將特別解釋青少年欺凌行為的理論和處理方案。
其他章節將引用不同的個案來勾畫出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的特徵及其治療途徑和手法,其中包括:反社會型(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自戀型(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強迫型(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邊緣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及心理病態型的患者(psychopaths)。
在最後一章,我們將反映整體情況,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作出一些總結,並且提供建議來協助讀者處理人格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