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随笔蠹鱼文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与方介堪大师的殊胜因缘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榘,后改名岩,字介堪,笔名方岩,斋名玉篆楼、晚香堂,浙江永嘉人。方先生是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曾任上海艺专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先生长我二十六岁,故我与先生为忘年交。我于先生人品艺品敬仰有加,只是当年温绍两地交通不便,故少亲近求教。“文革”结束以后,我首次去了温州专程拜访方老,值方老卧病在床,我向方老请安并祝早日康复。为了不影响病人的休养,我不敢久留,告辞时,我们亲热地握着手。谁知这初次的晤面,竟成最后的诀别,这是何等意料不到的伤心事!

回家不久,蒙方老厚爱,他托人带来一个元书纸包的小方包,上面写着“沈老”两个毛笔字。揭开纸包,又有一层用油光拷贝纸包着,再揭开这一层,使我惊喜的是竟有一叠方老手镌的印章蜕片,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细数竟有46枚之多。另有一张较大的边款蜕片,曰:“篆此并题万象逢春,开四化和平,建设乐融融,明分利弊,严风纪,永暖民心庆大同。八十三叟介堪方岩识。”我急觅印文,刻着“万象逢春开四化”,朱文,秀挺绰约,渊雅合度,确是名家精品。欣赏之余,深感先生以耄耋之年,对国家和同胞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和美好的期望。

方老还附着一张小纸条,高仅14厘米,阔5厘米,却用毛笔写了四行蝇头小字,文曰:“奉上印蜕一份,请照次序剪贴立轴,便于展出,或编订印谱亦可。以上印章,在刻成时便寄到国内外去,边款仅拓一份留底,待有助手,当抄录一份寄上可也。介堪记。一九八三、十一、十三日晨五时灯下病后。”方老这张亲笔手记,给了我极大的感动。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这么小的一方纸上,写上这么许多字,而且条理清晰,文法又美,更难得的是方老作此记时是在凌晨灯下,还是抱病之身记成的。我非常感动,把方老此记当作方老晚年的一幅书法代表作。我于方老,何以言谢,何以报答!

从这只小纸包中,透视出方老做事的细致认真,纸包里除了印蜕、手记之外还附有一小张方老的好友大画家张大千先生的书照,文曰:“敬乞介堪吾兄赐刻:‘以放易庄、以简易密、闭门造车、有此山川。’以上之印一寸半左右,或二寸长、一寸宽,并乞朱文为感,□也。弟季爰叩首。”毕竟出于画家之手,小小字幅,章法书法,呈现美感。我也一一检读这四枚印章的印蜕。此外,方老还为大千居士刻了不少印章,足见两人的友谊之深。海内外求方老治印甚众,在这包印蜕中就有新加坡最著名的诗人书家潘受先生,台湾的著名作家台静农先生等所用之印。

行文至此,笔者自思与方老仅一面之缘,而方老如此厚我,赐赠众多的艺术珍品。佛家云: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大般若经》偈:“故无一法,而不从缘生。”我亲近方老,这是一段殊胜因缘。

(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