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狂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附近的人

三中不是所寄宿制学校,所以大家都需要每天晚上走读。在这个被QQ对话框串联的时代,青涩的少年们总爱用跳动的企鹅头像编织情谊。

沈听澜却鲜少点开那些闪烁的图标——她的QQ好友列表里,除了开学时与慕呦互加的好友,其余空白如未启封的信笺。

附近的人?沈听澜没用过几次QQ,开学才和慕呦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来慕呦把她拉到了班级群里。

这个“附近的人”功能,她还从未用过。鬼使神差地点开,就找了个资料最简洁,看起来又是同龄段的人。

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迟疑片刻,最终落在一个天蓝色头像上,那是片被晚风揉碎的海浪,波纹里藏着细碎星光。

Listener:你好!我是你附近的人

等了十几分钟,对面才缓缓回复

初雪祈冬安:?

对方只一个问号,也没有示好。这简短的符号像根小刺,扎得沈听澜耳尖发烫。

她盯着对话框里不断闪烁的光标,喉间似有千言万语,却又被莫名的窘迫堵得发慌,最终只能红着脸退出来,点开慕呦发来的消息。

食野之苹:澜澜,刚刚拉你那个群是班群,班长会在群里发消息,注意查收哦

沈听澜脑海里浮现出班长的模样:总戴着细框眼镜,眉眼间浸着温润的书卷气,比起卫祈风和他那个咋咋乎乎的同桌,倒像是从水墨画卷里走出来的少年。

想了半天印象里也没有班长的名字,又点开聊天框问了“食野之苹”。说到“食野之苹”,在原野吃着艾蒿。这可真不是什么好听的昵称。

慕呦却认为,这昵称能凸显出她的文化情操,谁要是没背过这首诗,可是猜不到她是谁。

沈听澜暗暗心想:背过了也不一定能想到吧……。总之,慕呦就是一脑子古灵精怪。

说起成绩,沈听澜的成绩单就像打翻的调色盘:英语116分的鲜红与数学29分的刺目形成惨烈对比。

班主任望着这张偏科到离谱的成绩单,却看到了潜藏的璞玉,大手一挥让她当了数学课代表。于是,被班长许清晏设为了群管理员。

她在群里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每天晚上七点发布一道数学题,在九点截止提交,再公布正确答案。若是错误人数太多,她就需要弄清题目的解答过程。第二天破晓时分,她又会提前半个小时踏入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工整的解析——晨光爬上字迹的瞬间,或许真能让那些晦涩的公式,深深烙进少年们尚未苏醒的脑海。

班主任美名其曰:清晨是脑子最空的时候,第一眼见到的题目会记得更牢固。

那位叫“初雪祈冬安”的同学,指尖仿佛流淌着数学的灵韵,每逢数学课代表沈听澜抛出难题,他总能如惊鸿掠水,第一个交出答案,正确率之高令人咋舌。

这日,沈听澜发布的是一道高考真题,对这群刚踏入高一不久的少年而言,宛如横亘在求知路上的险峻高山。

彼时互联网尚在萌芽,高考题与解析如散落星河的孤星般难觅。这道题是她辗转多方才寻得的“珍宝”,可手中仅有一个标着“B”的答案。

她望着屏幕,心里明白“初雪祈冬安”绝非蒙对,而自己明早还要绞尽脑汁为同学们撰写解析,此刻竟无一人能解这燃眉之急。踌躇再三,她终于鼓起勇气发送了好友申请。界面上保留着两条前几天的消息。

对话框里静静躺着两条几天前的消息——“你好!我是你附近的人”,简短的问候后跟着一个带着冷意的“?”,那股窘迫感如潮水般再次漫上心头。

窗外月色渐浓,沈听澜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下:“你好,在吗?”

而此刻,手机那头的“初雪祈冬安”正懒洋洋地半倚在沙发上,指尖悬在手机屏幕上方,刚要点开外卖软件。

“有事?”回复简短得带着几分疏离。沈听澜攥紧衣角,内向的性格让她有些怯场。

对方接连冷淡的语气,更让她觉得这人如同冬日里难以靠近的寒冰。

可想到同学们的期待,她咬了咬唇,再次鼓起勇气:“我是咱们班的数学课代表,今天晚上布置的这道题有些难度,你可以给我讲一下过程吗?同学们大多都错了。”

“初雪祈冬安”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得他眼底的促狭愈发明显。

他想起前几日那个被自己气得腮帮子鼓鼓,却又倔强不肯发作的可爱身影,恶作剧的心思瞬间涌上心头:“怎么给你讲?打电话吗?”

沈听澜望着屏幕,原本忐忑的心突然雀跃起来,生怕对方反悔,忙不迭地应道:“好的,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呢?”

窗外的月光悄然爬上她泛红的脸颊,一场关于数学与青春的故事,正随着这通即将到来的电话,缓缓拉开帷幕。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