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分清“阮”“余”,送老大年节团聚
2016年1月,距离大年初一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乡镇上,每家每户都开始忙着筹备新年的年货。
阮家大女婿送礼来了,他顺便给身体不太好的大舅子买了一件羽绒服。“正太,你穿上试试。”说着他把羽绒服递给了大舅子阮正太。年近90岁的老丈母娘高兴地说:“快,穿上试试看。这个颜色真好看。”丈母娘称赞着。一向不太爱说话的阮正太接了过来,看了看。“好,我现在的正好旧了。”阮正太看着新衣服也很高兴。
“今天别走了,吃好饭再回去。”老丈母娘给大女婿说。
“我回去还有事,马上就要过年了,还会来呢。”大女婿回答。
大女婿执意走了。
话说着,时间也已到了下午4点。
在老家做生意的阮正太弟弟回来了,问了一句:“妈,谁来了?我哥呢?”“哦,你姐夫来过了。你哥出去一会儿了,该回来了。”老母亲回答。
晚饭时间到了,天也逐步变暗。
“这个正太到哪里去了?怎么也不回来吃饭?”老母亲不禁问了一句。
令阮正太一家意外的是,那天晚上他竟一夜未归。无论家里人怎么寻找,从那天起,阮正太没影了。
马鞍山市,曾记得当年闻名遐迩的马鞍山钢铁厂,就坐落在安徽省长江边上这座著名的城市,属于我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
马鞍山是全国文明城市,横跨长江两岸,其港口属于长江重要深水港。毗邻江苏省省会南京市。马鞍山如今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起来,据说人均收入在省内名列前茅。
一个傍晚,警察将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送到了马鞍山市救助站。
负责接待的老刘问了来人一些问题,开始得到的回答似乎比较明确。
“我叫余真太。”
“老家在哪里?还有什么人?”老刘问。
结果,这位自称叫“余真太”的人说的话,就没再理出头绪,还嚷嚷着头痛。
老刘无奈,给来人办理了进站手续后,就直接对“余真太”的姓名进行了核查,结果为查无此人。“余真太”却一直说自己头痛。
天一亮,老刘就请示将其送到医院就医检查。医生告诉站里,“余真太”患了脑积水,需要住院治疗。
情况立即被报到站长申贵琼那里。“有病就得治疗,先治病。其他情况都搞清楚了吗?”他问。“现在就是说了一个名字,其他的我们听不懂。”接待科小荷说。“抓紧核实一下他的姓名,只要符合救助条件,我们要全力以赴。”遇事沉稳,善于研究政策的申贵琼站长说。接着,他又安排道:“如果医院认为,他可以出院了,就先安排护理,甄别工作随时跟上。”“好的。”小荷答应到。
令人遗憾的是,马鞍山市救助站通过核查,却没有查出叫“余真太”的人。寻亲工作变成了甄别“进行式”。
马鞍山市救助站把“余真太”的材料上传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又经过DNA比对,一系列可以使用的寻亲甄别手段都用了,但是,还是毫无消息。
春天来了,申贵琼站长拿起电话:“老刘在吗?”接待厅小荷马上回答:“站长,我这就去叫他。”“你给他说一声,等五分钟后,我下来,我们一起去护理院。”“好,申站。”小荷答应道。
五分钟以后,老刘和小荷在楼下车旁正等着他们的站长。
路上,申贵琼问了一下老刘,站里的受助人员在护理院的情况,他还特地问了一下那位“余真太”现在情况怎么样。小荷说:“他现在情绪比较稳定,人比以前好多了。”他们说着,车子已经到了护理院。
申贵琼等三人来到“余真太”的房间。“他们在外面晒太阳。”打扫卫生的阿姨告诉申贵琼。
申贵琼三人不约而同朝楼外操场上看去。
“余真太”正和几名中年男子在操场上漫步。“我们出去看看。”听了申贵琼站长的话,三人一起来到操场。
几名流浪受助人员见救助站来人了,有的向他们点点头,有的叫“刘师傅好”。看见申贵琼也来了,都笑一笑。
“‘余真太’,你最近感觉怎么样?”申贵琼站长问道。
“好,不饿。”“余真太”有答没答地回答。
然后,申贵琼和老刘又问了些有关情况。正在这时,护理院的负责人过来了,又逐个介绍了眼前这些人的情况。
“最近,快过年了。我们准备再一次集中对他们进行甄别,尽快帮他们找到家。”申贵琼两手背着说。
2018年2月,又是人们喜迎大年的时候。马鞍山市救助站,再次通过“今日头条”将“余真太”的照片等资料推送上去。
这次推送后,仅仅半天,就有了令人惊喜的情况反馈。
一个为了方便家庭成员沟通而建立起来的“快乐一家亲”微信群,晚上却因一条消息让全家人夜不能寐。不是因为群里大家散发了十多个红包,也不是因为作为群主的大姐要请客吃大餐。
事情还得从小弟弟阮正天说起。
每天忙碌于安徽无为市和合肥市之间的阮正天,别看他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但是在家里却是名副其实的好丈夫、好男人。
那天临近中午,他突然在手机上看见一位十分像自己哥哥的照片。心里顿时泛起一阵激动的涟漪。为了避免误会,他先与马鞍山市救助站取得了联系。“马鞍山救助站吧?我叫阮正天,今天我在‘今日头条’上看见一张照片和寻人启事,情况和我失踪好长时间的哥哥有点像。我想过来核实一下。你们看好不好?”“你都看清楚了是吗?他不姓阮,姓余啊?”老刘说。“是的,我看清楚了。”阮正天肯定地回答。其实,他内心多少还是虚的,可他想,如果不亲自看看,也不敢说就一定是。
次日,已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夜。
一辆乘有两男一女的轿车停在了马鞍山市救助站内的路边上。刚停稳的轿车里,很快下来一名女性,她就是阮正太住在合肥从那里赶来的姐姐。
马鞍山救助站的老刘查看了阮正天和他姐姐的身份证明以后,就通知其他人员陪一名叫“余真太”的男性受助人员来到接待厅。
就在“余真太”走进接待厅的那一瞬间,阮正天差一点张嘴叫了出来,那不正是自己的哥哥吗?然而,他还是牢记刚才救助站老刘的那一句话,“一定要沉住气”。马鞍山市救助站的老刘是一位从事多年寻亲工作的“老把式”了,见过不少前来认亲的人。由于多年没见,一见到看似很像的亲人,就激动万分,结果仔细一看,竟全然不是,导致双方都很难堪。
两人接近了,阮正天走到“余真太”的脸前,“余真太”轻轻地说了一句:“你怎么来了?”话音刚落,听得仔细认真的阮正天大声喊了出来:“哥哥是我,我是正天!”

阮正太与家人相认
见此情景,无疑,“余真太”毫无疑问就是阮正太。前来确认阮正太的姐弟三悲喜交加。
他们姐弟三人今天来接“阮正太”回家了。
虽在安徽一个省内,却有着语言上的很大区别,安徽北部、中部和南部都有许多差异,就连省会城市合肥,以前就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区别,犹如“从肥东到肥西,除了骨头就是皮”。阮正太被救助时,他的话音使救助站工作人员把“阮”听成了“余”,所以阮正太就变成了“余真太”。

阮正太家人为救助站送锦旗
而今,在马鞍山市救助站的护送下,阮正太的姐姐和救助站两辆车开到了阮正太居住的无为县刘渡镇。
人们奔走相告,走失了两年的阮正太回来了。这让快要过大年的小镇喜上加喜,阮正太家门口百米之外噼里啪啦的鞭炮接连不断。
阮正太的姐夫搀扶着90岁的老岳母站在门口等候着。阮正太下车了,他已经换上了本应该两年前,过年时要穿上的羽绒大衣。他下车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和马鞍山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握手致谢。而后,他在姐弟们的陪伴下走向已有两年没有迈进的老家。
当看见老母亲站在门口时,阮正太快步走上前去,拉住了母亲的双手。母子相见,喜极而泣。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