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爱斗蛐蛐的一代明君
在清代人对明朝皇帝的评价里,明宣宗朱瞻基,是好评不少的一位。
比如清朝人编修的《明史》里,就把他的“仁宣之治”看作明代历史的黄金时代。而在明朝年间,哪怕到了思想空前活跃,骂皇帝成风的明朝中晚期,对于明宣宗的好评,依然一抓一把。特别是晚明的许多学者,更把他看作明君的典范,并期待明末的皇帝们能够效仿。
当然,到了民间野史里,对于这位明君的话题也非常多,一个“污点”也被挖出——斗蛐蛐。甚至在很多野史故事里,明宣宗成了沉迷斗蛐蛐的昏聩帝王。
顶着“蟋蟀天子”名号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虽然犯下了严重挖坑错误,却奠定了明朝盛世江山的优秀政治家。
在讲他的优秀之处前,先得讲清楚他脑袋上的一个污名:蟋蟀天子。在明清的许多史料里,明宣宗玩蟋蟀的爱好造成了恶劣影响。明朝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里,就绘声绘色讲过明宣宗命大臣况钟去江南强征上千只蟋蟀的“恶政”。到了明清之交的野史《明朝小史》里,则衍生出了为征用蟋蟀闹出人命的悲惨故事。蒲松龄的小说《促织》,把这类为征蟋蟀害死人的恶劣桥段加工到无比虐心,在清初广泛流传。
可这类故事真实性如何?明宣宗喜欢斗蟋蟀不假,就连宣德年间流传下来的瓷器里,都有独特蟋蟀图案的珍品,可见确实是大爱。但有没有闹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记载内容最悲惨的《明朝小史》,距离明宣宗在位时已隔了三百多年,蒲松龄的《促织》更是百分百小说。一个直观的证据是,在各类笔记里为明宣宗强征蟋蟀的况钟却是中国古代史上出名的清官能臣,至今深受当地民众的怀念。都闹得“民不聊生”了,竟还流芳千古?
所以可以确认的是,明宣宗这个日常生活爱好,被后人特别是改朝换代后的清代笔记人为地夸大了。
比起这类被夸张的恶名,历史上真实的明宣宗朱瞻基,同样有一些足以羞煞后世许多帝王的“小事”,比如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这件低调事,古代很多帝王都喜欢尝试,但其中绝大多数人,尝试的后果都是鸡飞狗跳,明宣宗却是真正地低调。他曾经在祭陵典礼后回宫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装体察民情,跟沿途耕地的老农聊家常,听老农抱怨生活的艰辛和劳役的繁重,默默回宫后就立刻火速办公,出台各种惠民政策。这么一件后世某些帝王经常劳民伤财且常编成野史海吹的事,他只当做了解民情的窗口。
如这段低调却堪称伟大的微服私访一样,在他执政的时代,务实一直是他的主要风格。当然也因为这个风格,他在另一个领域给未来的大明朝包括他的宝贝儿子挖了国防问题的大坑。
虽说明宣宗的少年时代是跟在“马上皇帝”永乐大帝的身边,且亲自抄家伙和瓦剌铁骑血拼过,但登上皇位后的明宣宗,却十分爱好和平。他尤其崇拜战国名将李牧,还经常要求边关将领们学习李牧,不要为求边功乱开战。结果他在位时代,明朝边防一缩再缩,保守的国防战略终于给瓦剌崛起打开方便之门,还把宝贝儿子明英宗坑成了俘虏。
如果说拙劣的国防眼光是明宣宗执政年代的败笔,那么在更多方面他留给明王朝的却是闪耀历史的执政妙笔。
尤其影响明朝三百年的,是他开明的执政风格。不同于明太祖朱元璋立国时的高压政策,明宣宗大量废除严刑峻法,鼓励朝臣们广开言路。明朝的思想文化,也在他宽松的执政理念下蓬勃发展。轻徭薄赋是他十年来一直坚持的政策,他曾多次下诏书减免灾年的赋税并安排赈济。其仁政效果之好,恰如清朝人的服气评语: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相。
但千万别以为这位明宣宗是个烂好人。一直坚持“仁政”的明宣宗,对于惩治贪污腐败从不放松。但比起明太祖动辄杀一片的大手笔,明宣宗却更重监察作用。他执政后反贪的第一刀,就先砍向有监察大权的都察院,法办了恶名昭著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并大刀阔斧改革,确立了都察院与吏部互相监督的原则。从此明朝的监察体制战斗力更强。
比起之前永乐皇帝朱棣几乎乾纲独断的模式,明宣宗对明朝历史影响最深的正是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明王朝分权制衡的行政模式。曾经只是永乐皇帝身边小秘书的“内阁”,在明宣宗的苦心改革下提高了事权,内阁“票拟”的话语权从此开始。正是这全新的内阁模式,确保明王朝的国家机器有了更好的纠错与运转保障。哪怕摊上甩手掌柜似的懒皇帝,这套科学的行政体系依然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
就这个管理创意来说,在明朝三百年政治史上,明宣宗的地位就不在朱元璋、朱棣等强力帝王之下。
正是这一全新政治运转监察平台,使明宣宗强大的用人能力大展身手。他用人不疑的精神,确保明朝完成了多项重大改革,特别是江南赋税改革。这个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赋税大坑,到了明宣宗时已经举步维艰。但面对祖制的压力,明宣宗却力挺了能臣周忱,在不违背“祖制”的口号下推广了平米法改革,大明的国库这才盆满钵满。正是这强大的国力基石,才叫明朝挺过了多年后的土木堡国难。
在明宣宗这十年的呕心沥血下,大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不单是粮棉储备丰厚,强大的手工业也是发展迅猛,以苏州为核心的江南纺织业在明宣宗时期火热发展。冶炼业以“宣德炉”为代表,瓷器业以“宣德款”为代表,工艺规模更是突飞猛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几个标志技术几乎都云集于这一时代。如此治国成就,不负“明君”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