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范蠡经商义中取利
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话题,在商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或者可以说更具有实际效应。在这方面,范蠡的经商活动,当属正确把握义利关系的典范。
范蠡,春秋末楚国宛邑三户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商业理论家。他经商注重义中取利,曾三散家财,是我国儒商的鼻祖。
义利观是商业活动的价值论,是商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经商赚钱“见利思义”则成功,“见利忘义”则失败。在这一方面,范蠡可以堪称是“商人的楷模”。
范蠡致富不忘百姓,慷慨散财济民,传授致富经验,表现了一代儒商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
范蠡帮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变官服为一袭白衣,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随后来到齐国。在齐国,范蠡父子治产,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时间不长,就创造了巨大财富,致产数十万。
齐王闻听了范蠡的贤名,将范蠡请进了国都,拜其为相国。范蠡居官3年,认为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终觉“久受尊名,不祥”。
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春秋末越国国君。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来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等待时机,在范蠡等人的辅佐下,发愤图强,终于灭吴兴越,一雪前耻,成为强国。
于是,范蠡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将所有财产分于知友乡党,悄悄地离开了齐国。一身布衣的范蠡迁徙定居在陶邑。
范蠡到了陶邑后,自称“陶朱公”,按照好友计然的经商之策,父子治产,种田地、养牲畜、做生意,辛勤劳作,没有几年,果然又“资累巨万”,富甲天下,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人们说起富有的人,没有不说“陶朱公”的。
猗顿 战国时魏国人。猗顿是其号。他曾经向范蠡讨教致富之策,范蠡建议他发展畜牧业,果然大成。他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范蠡居陶经商19年,在此期间,他富而行德,3次致富,又3次散财,将财富分散给当地的朋友和百姓。被时人誉为“富好行其德者”。
范蠡靠自己的经商实践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但他思想开放,绝不保守,想方设法把致富经验传授于人。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百姓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生财之道。
鲁国有个人叫猗顿,“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靠贩盐为生。他听说“陶朱公”致富有术,便来求教致富的方法。
范蠡教他说:“你要想致富,我建议你发展畜牧业,渐渐繁衍壮大,日久即可致富。”猗顿按照范蠡的指点大畜牛羊,后成富翁,与范蠡并称“陶朱猗顿”,驰名天下。
范蠡在陶邑时,发现这里低洼多水,便教百姓凿池养鱼。他告诉百姓,“致富之法五,养鱼第一”。定陶县城内现仍存有一大池塘,传说是范蠡当年教民养鱼的地方。
后来,范蠡在总结民间养鱼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养鱼实践,写出《养鱼经》一书,对传播养鱼技术、帮助百姓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商致富靠的是无损于民的商业道德,不搞损人利己的经营技巧。范蠡秉持这一经商大“义”,童叟无欺,公平交易。范蠡在陶邑经商时,当时市场上很多货物的交易都是估计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于是,他便设想制造一种能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
桔槔 古代常用的吸水工具,它是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即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水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这种简单的吸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一天,范蠡用桔槔从井中吸水时受到启发,急忙回家模仿桔槔做起实验来。他用一根细直的木杆,一头拴上吊盘,用以盛装货物,一头系一斧头作为砣,再用木桩把木杆支撑起来。
范蠡在实验中发现,吊盘的货物越多,斧头就要移得离支点越远,才能保持木杆平衡。他把货物的多少与斧头移动的距离一一做了记录,而且在木杆上刻出标记。
为使用方便,范蠡把一只斧头的重量定为一个“斤”的单位。但是,比斧头轻的东西怎样秤量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一天夜里,范蠡夜观天象,天空星宿的排列又给他带来灵感。于是,他便将秤杆上一斤的距离平分为13份,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13颗星代表一斤。为表现它的公平,他就给它起名叫“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这种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
范蠡刚开始发明的这种秤必须把木桩固定在地上使用,对于坐商还可以,而对于行贾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于是他又对秤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秤杆支点上钻个小孔,小孔穿上麻绳,用手来提。这样一来,秤的使用和携带就方便多了。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会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又决定把秤再做改进,警告奸商用秤要公平心正。
范蠡改秤杆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16两为一斤。
范蠡告诫商人,经商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这样一来,即使是唯利是图的奸商,卖东西时也不敢缺斤短两了。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2000多年,直至今天。
在经商过程中,范蠡将“义”与“利”两者的关系看得很透,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制宜,做到了义中取利,利人利己。
范蠡之所以选择在陶邑定居经商,其实就像他当初选择越国成就霸业一样,在这里又一次显现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他认为陶邑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业商中心,是可以致富的好地方。
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商品交易十分活跃。陶邑处于中原腹地,再加上水陆兼备、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自然成为全国各地商品交换的必经之地。
在陆路交通方面,陶邑为午道之所在。所谓“午道”,就是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是经商活动的黄金地段。
当时促进陶邑繁荣的交通道路,不仅有陆上的,更有水上的。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了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运河,即菏水。菏水的开凿使当时的江、淮、河、济得以互相联系起来,使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道交通联结成网。而陶邑处于菏水和济水会合的地方,也就正处在这个水道交通网的枢纽。
陶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品交易,当时北方的畜产品,南方的羽毛、象牙、颜料,西方的皮革、毛织物、牦牛尾,东方的丝织品、鱼、盐等,都可以在这里买到,陶邑很快发展成为“天下之中”的经济都会。当时成为一方经济中心的经济都会有很多,唯独陶邑被称“天下之中”,可见陶邑的繁荣程度。
所谓“天下之中”,不仅是区域经济中心,更是包括当时诸侯各国在内的经济中心,即全国性的经济都会。
可以说,是陶邑的繁荣成就了范蠡的事业,而范蠡选择陶邑经商也使“定陶”更加扬名。由此可以看出,范蠡定居陶邑的经商战略和措施,最终结果是利国,利人,利己,获得了多方共赢。
范蠡思想开放,知进退,识大体,看得透事物本质。他放得下高官厚禄,能伸能缩,能上能下,自强不息;他重义轻利,行善积德,屡散家财,周济贫困,开创了道德经商的我国儒商传统。无怪后来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阅读链接
定陶县城南柳河北岸,有一座范蠡的庙宇红兰寺。定陶民谣唱道:“红兰寺,朱漆门,堂上坐着大财神。大财神,出凡尘,三聚三散越王臣。越王臣,富贵身,手里捧着聚宝盆。聚宝盆,天下闻,财源滚滚满乾坤。”
据说,范蠡感悟人间正“道”,晚年大彻大悟,便将毕生心血与感悟,凝练于一方至宝之中,取名“聚宝天下”,这就是后来的聚宝盆。宝物炼成后,范蠡最后一次散尽他的百万家财,怀重宝仙升而去。从那以后,天下就有了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