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热区农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国热区农业区划布局

世界热区是根据温度进行划分的,区域温度是由气候带决定的。气候带是一种自然现象,纬度高低差异和太阳入射角度不同,制约了地表获得热量的多少,从赤道到地球两极呈现出各种气候带。热区主要指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以赤道为中轴,地处赤道两侧南北纬23°~26°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同时还包括南北纬23°~26°之外区域,但气候特点与热带、亚热带相似的河谷、丘陵等区域。中国热区主要包括台湾、海南的全部区域,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大部分区域以及贵州、四川等省的一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51. 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2. 49亿。

中国热区一般被理解为中国境内的热带地区和南亚热带地区,包括海南全省、我国台湾地区、福建南部、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与西南部,四川、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贵州南部的低热河谷地带,湖南南部郴州、永州市以及江西赣南地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刘海清等认为,中国热区陆地范围自西向东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海南、台湾这9个省份的347个县(区),陆地面积(不含南海诸岛)为629133平方千米。其北界线自西向东经过云南省的腾冲、保山、凤庆、南涧、景东、楚雄、双柏、峨山、石屏、建水、开远、蒙自、屏边、马关、麻栗坡、富宁等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林、凌云、凤山、东兰、河池、环江、罗城、融水、融安、鹿寨、荔浦、平乐等县区,广东省的怀集、阳山、英德、曲江等县区,江西省的全南、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区,福建省的武平、上杭、龙岩、漳平、安溪、永春、仙游、永泰、罗源等县区以及台湾的台北。目前中国热区的划分存在部分争议,在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福建等省份热区范围划分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主部区域较为清晰,热区“飞地”存在一定争议。

一、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区划

农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因而成为空间形态变化最明显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地区差异,大至全世界,小到一个地方,都是客观存在的。农业类型是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农业变化结果。农业区划是按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农业区,是研究农业地理布局的一种重要的科学分类方法;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

农业区划,又称农业区域划分,即农业的分区划片。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类型、农业区域的认识过程。农业区划研究不同类型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研究其形成过程及区域特征,按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来分区划片。我们首先对影响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各种自然、技术、经济进行单项考察和分析,提出有关单项农业区划,如某种作物区划、某种牲畜区划,并将其作为整个农业区划的基础,然后把各单项区划综合起来分析。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和劳动力等。

农业土地差异的划分在很早之前就已出现,但把农业区划真正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术语进行研究,并指导农业生产,最早源于18世纪的西方国家。

18世纪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地理学家、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等,较早采用农业区划理论和方法,相继进行有关农业区划的研究。德国经济学家屠能(J. H. von Thunen)提出屠能圈理论,即按照最大利润原则来配置农业的理论和环状生产分布的构想;19世纪末,德国学者恩格尔·布雷希特提出和运用农作物和畜禽及其农林牧渔部门在地域内的优势来划分农业区;不久之后,美国人贝克·O. E. 也采用这种方法划分农业区;20世纪初,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布林克·T. 曼提出了按照农业经营制度划分农业地带的学说;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英国斯坦普·L. D. 以土地结构为主要依据,参照农业中的优势部门,划分农业类型。

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农业区划的思想萌芽。《禹贡》一书中在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同时,对各州的地理位置、山川走向、土壤质地、税赋等级、农田产量、交通运输等情况都做了具体记述,提出了根据色泽、质地、地形分辨土壤的方法,并将九州田地按地力差异分为三等九级;西汉时期,司马迁把国土划分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个区域,又细分十一个小区并分区记述了山川、物产、交通、人口、农业、牧业、商业等,提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观点;元代的王祯,将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同江南水田农业做了对比,并按地域、土壤适合生长的农作物编绘“农业地域图”;20世纪30年代,农业区划一词开始出现,中国的一些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运用西方的农业区划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农业区域进行了划分,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并运用于实践。

农业区划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对农业的主观需求与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这就必须在分析由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诸多要素复合而成的区域农业资源有机整体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构筑农业生产力的合理空间格局,以深化农业区域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归根到底是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合理配置和布局。

(二)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亦称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力配置。农业布局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各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生产习惯等的差异,对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和各部门内部的生产门类、种类和数量进行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农业生产布局的一般原则: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实行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在地区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地区内部经济的综合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在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但是,具体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还必须有适合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适合各个地区具体情况的农业布局原则。这些比较具体的适合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农业布局原则,往往体现在国家对较长时期的农业发展方针和长期规划上。

研究农业布局,首先要进行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分析、评价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其次进行“条条布局”,即在纵向上布局某一农业部门,在分析农业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农业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规模、水平、分布与增产途径;最后进行“块块布局”,即在横向上布局各农业部门,与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类似,以地区为基本单位,确定区内农业主导部门和次要部门,建立合理的农业部门结构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

农业布局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劳动力及其他农业资源和生产设施的潜力。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结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的潜力;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农民增收。即是说,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三)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的原因

1. 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由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而形成,地域差异非常显著。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的自然条件,即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生态、气候等千差万别,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第二是农业生产门类的差异。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项门类繁多、层次多样、极其复杂的庞大系统。人类在认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时,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条件、特点和分布规律,逐渐形成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产业部门,各自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彼此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第三是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生产技术措施的不同,才能克服自然条件的影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第四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是形成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性,而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得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人是第一生产力,人口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民族分布和生产生活习惯、历史文化传统、交通运输状况、国民经济需要等都决定了农业生产内容的差异,形成农业区域的差异性。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性特点决定了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的客观必然性,要搞好农业生产,就必须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和规划农业生产,就要求做好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

2. 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投入经济周转的速度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大大加快。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要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区划进行合理布局,以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大农业生产。为了有效地发挥现代化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管理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结合农业资源条件对农业布局的适宜性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我们要对农业资源及其利用问题及农业区域经济进行更周密的研究。具体来说,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对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四点。

(1)通过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摸清“家底”,能为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按农业区划研究贯彻执行农业生产方针,实行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能在较大的地区范围内,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把农、林、牧、副、渔和各种农业生产安排在适宜的地区,使各地区有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

(3)在农业区划中按农业区建立各种农业商品基地,能促进农业生产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过渡,能大大发展商品生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4)按农业区划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现代化措施,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加快农业发展,做到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已有农业区划中的热区农业分区

(一)中国农业区划

从行政范围划分,农业区划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县乡级、镇级等多个级别。程沅孜(2016)认为,现有的农业区划主要基于全国性、地区性的视角,而从省域和县域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还较少;从农业部门类别来看,农业区划有种植业区划、畜牧业区划、林业区划、渔业区划等类别。种植业区划还可以细分成粮食作物区划、瓜菜区划,林业还可以细分成水果区划、经济作物区划等,以此类推。目前我国对种植业的生产布局研究较多,而对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生产布局研究还很少;按照农业层次划分,农业区划可以分为传统农业区划、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区划、生态农业区划、可持续发展农业区划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有农业区划总体上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这段时期;二是改革开放初期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可以称之为农业区划的考察期与谋划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着力进行农业区划,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3—1955年,当时大部分的省(区)已初步完成省级农业区划,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出了全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1956—1966年,主要对农业区划进行考察评估。1963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把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第一项任务,先在江苏,后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1978—1981年,全国农业区划完成期。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又把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08项任务中的第1项,中央和各省都成立了农业区划委员会。1981年完成全国农业综合区划,也是至今唯一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把全国分为10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

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农业区划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发展。1985年年底,我国首次形成了国家、省、县纵向层次的农业区划体系。1986—1995年,我国围绕农业区域开发,制定了不同层面的农业区域规划,成立了多种形式的试点项目,形成以《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2003年2月12日,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确定了11种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布局;2007年7月19日,农业部颁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2008年9月3日,农业部颁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将优势品种扩大到16个,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涉及2100多个县级行政单元;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构筑“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2012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中国农业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农垦规模化农业区的率先实现区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七区二十三带”的重点推进区域;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的稳步发展区域。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大致将中国分为四个发展区,分别包括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的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优先发展区。这类地区要提升重要农产品生产力(包括西北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区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适度发展区);这类地区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业的规模(包括青藏区、海洋渔业区的生态脆弱的保护发展区);这类地区要重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热区农业分区

1981年出台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西南区和华南区是中国水稻以及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中国热区主要处于这一区域。热区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育种基地和热带种子资源基因库,热带丰富的生物资源将具备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

华南区属于热区的区域有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广州市、肇庆市、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深圳市、汕头市、云浮市、江门市、茂名市、阳江市、湛江市全境,以及河源市(市辖区)、紫金县、清新区、清远市(市辖区)、英德市(地级市)、佛冈县、丰顺县。该地区农、林、水产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是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和柑橘等的主产区,更是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珠江三角洲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甘蔗、蚕丝、淡水水产的生产基地。华南区分为5个二级农业区,分别为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粤西桂南农林区、滇南农林区、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和台湾农林区。

西南区包括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及贵州、四川低热河谷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属于北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也是热带水果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贵州、四川低热河谷地区也满足热区生产的条件,有甘蔗、芒果等热带作物。

三、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布局

(一)热带作物的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开展热带作物资源考察和大规模开垦,建立了一些规模不等,以橡胶为中心,包括咖啡、椰子、油棕、腰果、剑麻、香茅、胡椒等在内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由于大多数区域地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热带作物生产发展缓慢。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速热区资源的开发,1986年中央领导同志专门指示成立“国务院发展南亚热带作物指导小组”,后改为“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大规模开发以来,热带作物事业发展迅速,热带作物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以来,我国热带作物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芒果等优势产区和其他特色热带作物产业带初步形成。与2006年相比,2014年我国热带作物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种植面积由1.20亿亩增加到1.42亿亩,总产量由1.60亿吨增加到2.08亿吨,分别增长18.76%和29.73%;热带作物总产值由2006年的1332.97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3140.7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31%。各主产区根据当地实际,积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热带作物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例如香蕉、芒果等已实现全年供应,荔枝供应期大幅延长。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企业+科研单位+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截至2014年年末,已有国家级热带作物龙头企业84家,省级龙头企业601家,专业合作社31201个,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培育了“海胶”“绿水江”“攀枝花”等若干知名品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热带作物产品的不断开发,热带作物产品市场需求总体将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一方面,天然橡胶、木薯和棕榈油等资源类产品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对热带水果、香辛饮料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热带作物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尽管热带作物产业相对而言已属高效益产业,但随着科技、生产、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天然橡胶、棕榈油、咖啡等与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产品,其经济效益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

(二)优势农产品布局

2003年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将高产、高糖甘蔗(“双高”甘蔗)作为热区发展的优势农产品,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广西、云南、广东等3个省区的18个地市48个县市,对其余地区未有所涉及。

此外,该文件还将广西沿海、广东沿海、海南省、福建沿海等热区区域作为优势水产品发展区域,重点发展鳗鱼、对虾、罗非鱼、大黄鱼等水产品。

2008年颁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基本上是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际情况的检验与经验总结,将优势农产品扩大到16个,热区农业区划布局基本不变。2011年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构筑“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其中要建设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产业带,海南、云南和广东的天然橡胶产业带,以及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产业带。2012年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到发挥农垦规模化农业区的优势,建设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提升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6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到,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建设国家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巩固海南、广东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巩固云南天然橡胶和糖料蔗生产能力,稳定广西糖料蔗产能,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在华南沿海地区建设海洋渔业优势产业带等。

(三)特色农产品布局

2007年出台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特色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各类农产品布局更加清晰,其中覆盖热区的特色农产品也更加丰富。在特色果品布局中,该规划将龙眼、香蕉作为特色果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

该规划将荔枝、腰果、椰子作为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海南、云南等小部分地区的特色果品。

此外,尽管菠萝、椰子的种植面积不如香蕉、荔枝等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大,但仍是一大特色。其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海南小部分地区。

该规划将番木瓜、芒果作为特色果品,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在特色蔬菜方面,该规划把辣椒作为热区特色蔬菜,但其种植面积对全国辣椒布局而言还相对较小。桑蚕作为特色纤维产品布局,亦是如此。在特色饮料区域布局方面,绿茶和咖啡是海南、粤南、桂东布局重点,咖啡、普洱茶、红茶是滇西南布局重点。

农业部农垦局专门针对主要热带作物发布过两项规划,分别是《主要热带作物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年)》 《主要热带作物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16—2020年)》。

《主要热带作物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年)》针对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7种热带作物进行布局规划。天然橡胶重点建设海南、云南、广东等3个优势区;木薯重点建设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等4个优势区;香蕉重点建设海南雷州半岛、粤西——桂南、珠三角——粤东——闽南和桂西南——滇南4个优势区;荔枝重点建设粤桂、闽南、琼中等3个优势区;龙眼重点建设海南——粤西南——桂南——滇南、桂中——粤中——闽南、闽中——闽东——泸州3个优势区;芒果重点建设海南——雷州半岛早熟芒果优势区、右江河谷芒果优势区、滇西南——滇南——滇中元江流域芒果优势区、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等4个优势区;菠萝重点建设海南——雷州半岛、桂南、滇西南、粤东——闽南4个优势区。

《主要热带作物优势区域布局(2016—2020年)》相较于上一时期规划,增加至17种热带作物,包括天然橡胶、香蕉、木薯、芒果、菠萝、荔枝、龙眼、火龙果、澳洲坚果、咖啡、八角、番木瓜、胡椒、剑麻、南药、菠萝蜜、辣木等。其中天然橡胶、香蕉、木薯、芒果、菠萝、荔枝、龙眼在上一时期规划已经提出。

在热带水果方面,香蕉重点建设桂滇南——滇西南、桂南——桂西南——粤西、海南——雷州半岛、珠三角——粤东——闽南等4个优势区。荔枝重点建设海南早熟、粤西——桂南部早熟、粤中——桂东南部中熟、粤东中晚熟、闽南晚熟、川南特晚熟、滇东南立体栽培等7个优势区。龙眼重点建设特早熟与反季节、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与季节性设施等6个优势区。芒果重点建设广西右江河谷、海南南部——西南部、四川——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云南怒江——澜沧江流域、云南红河流域、广东雷州半岛、贵州西南部、福建闽南等8个优势区。菠萝重点建设海南——雷州半岛、桂南、滇西南、粤中——粤东——闽南等4个优势区。火龙果重点建设桂中南、海南——雷州半岛、粤东——闽东南、滇南、云贵川干热河谷等5个优势区。番木瓜重点建设珠三角——粤东、桂南——粤西、琼西半岛(含琼南)、滇南和闽南等5个优势区域。菠萝蜜重点建设海南——雷州半岛、桂中南、滇西南等3个优势区。

咖啡重点建设云南、海南、四川等3个优势区。胡椒重点建设海南、云南2个优势区。八角重点建设桂东——桂东南、桂中、桂西南、滇东南等4个优势区域。澳洲坚果重点建设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等4个优势区。剑麻重点建设琼粤、桂南等2个优势区。辣木重点建设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干热河谷、亚热带内陆等4个优势区域。

在南药方面,槟榔、益智仁重点建设海南1个优势区;砂仁重点建设广东、云南2个优势区域;巴戟天、仙草重点建设广东、福建2个优势区域;白木香、牛大力重点建设海南、广东、广西3个优势区域;三七、石斛重点建设云南、广西2个优势区域;草果重点建设云南优势区域。

总体而言,已有的农业区划关于热区的农业区划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从研究视角来看,基本以各省的视角来制定农业区划,没有形成统一的热区的概念;从研究对象来看,专门针对某几类农业部门的农业区划多,综合性的农业区划较少,部分农业区划存在冲突;从研究方法来看,静态分析较多,动态分析较少,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