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定西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定西市扶贫开发的历程与实践

定西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在国家扶贫工作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扶贫工作特点,定西市扶贫开发的历程可归结为以下五个阶段。

1.“三西”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9年秋,从定西市渭源县祁家庙乡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定西地区全面推行,历史性的体制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定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以后定西贫困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12月,国务院召开甘、宁两省区农业建设和扶贫专题工作会议,针对生态破坏严重、农民饥寒交迫的状况,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以定西地区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河西地区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列入“三西”农业开发建设范围,每年发放专项拨款2亿元,连续支持20年,狠下决心解决贫困问题。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定西地区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倾斜扶持,定西地区六县一区全部被列入“三西”建设重点县,共投入各类资金53.40亿元,其中“三西”专项扶贫资金7.19亿元,财政扶贫资金11.75亿元,天津帮扶资金0.36亿元,以工代贩资金13.94亿元,信贷扶贫资金20.16亿元,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定西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建设方针,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水利、梯田、农电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幅度改善,为实现基本温饱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还创造性地探索出“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了从上游到下游、从梁峁到沟道,分层设防、综合利用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良好示范作用。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于20世纪末提前一年实现整市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过渡的阶段性跨越。

2.开发式扶贫启动阶段(1986—1993年)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凸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发展差异开始显现。因此,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成为“需要特殊对待的政策问题”。1986年,国务院正式成立扶贫和开发领导小组,致力于协调大型的农村扶贫计划。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省份也相应成立扶贫领导小组,进而全力推进农村扶贫工作。自此,我国农村扶贫开始转入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确定开发式扶贫方针、成立专门扶贫机构、制定专门优惠政策、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核定贫困县、目标瞄准特定地区和人群等”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时期。

定西市针对农村异常突出的燃料、饲料、肥料短缺和饮水困难问题,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一户“一个集雨场、两眼水窖、一亩庭院经济”的“121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不断创造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与1982年相比,到1993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5元增加到423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70万人下降到85.43万人,绝对贫困而由78%下降到35%。

3.“八七”扶贫开发阶段(1994—2000年)

经过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开发式扶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但是,由于贫困问题的持久性和复杂性,新的贫困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东南沿海地区。为实现共同富裕,1994年3月,国务院公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集中大量人、财、物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年底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绝大多数贫困户的人均年纯收入达500元以上。甘肃省也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于1994年研究制定《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全省4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定西市7个县区全部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扶贫工作开始迈入新的阶段。定西市按照实际,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工作思路,提出“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和“调整结构+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安定区就开始实施“洋芋工程”,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定西积极推广这一经验,在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在渭源县、漳县、岷县推广中药材种植,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将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地膜粮作、马铃薯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节灌“四大工程”和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果菜“四大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1999年年底,全市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存活向基本温饱过渡的实力型跨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定西的这种温饱是建立在单一的粮食产量增加的基础上的,要是遇上天灾人祸,有大部分农村群众又会返贫。

4.集中扶贫攻坚阶段(2001—2013年)

在我国基本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之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进一步缩小并集中于西部地区。但是,西部的剩余贫困人口相对分散于不同村庄而非集中于贫困县。如果政府继续以县为扶贫开发的主要单位,则有许多农村贫困人口不能享受政府的扶贫政策。因此,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和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就21世纪初的中国扶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重新调整扶贫工作重点县,进一步将中央扶贫重点放在西部集中连片地区,虽然依然保留了贫困县,但贫困村开始成为扶贫瞄准的新对象。同时,扶贫资金的投放也有针对性的覆盖到非贫困县中的贫困村。而且,新的扶贫纲要更加强调贫困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建立贫困者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基本单位的综合开发和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针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定西市将参与式整村推进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和全省草食畜牧业大市,使定西市跻身于全国马铃薯、中药材主产区,成为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揭开了定西市加快发展的新篇章。这一时期,定西市在扶贫开发方面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其中,2004年在全球扶贫大会上,定西市以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方式作为生态型反贫困模式案例,代表中国政府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2005年,定西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智力扶贫模式在全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成果,也作为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2010年,按当时标准,定西市农村贫困面下降到15.5%。

5.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2013年至今)

2012年,定西市以全市7县区全部纳入国家六盘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模式,整合配套各类资源,统筹兼顾解决突出问题,突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打造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试验示范区、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以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启了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良好局面,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全市创新推进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小微业态,实现了对有发展能力贫困户的产业全覆盖。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每年培训输转贫困劳动力13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达2万元。通过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三变”改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建设扶贫车间、开发新型农业补贴险种等举措,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户“旱涝保收”。全市75%的农户依靠发展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所有贫困村都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针对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短板,全市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电网改造提升、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全面落实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着力加强控辍保学、健康扶贫工作。如今,全市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改造农村危房20.04万户,26.13万贫困群众实现“挪穷窝”,所有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动力电,97%的行政村通了宽带网,15万户群众用上了卫生厕所。全市千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贫困村都有了村卫生室和文化活动中心,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能看病、有学上。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模式,在所有贫困村建立了农村金融工作室,开发了陇药通、金薯宝等金融产品,为贫困户投放精准扶贫贷款65.95亿元。6.11万户21.55万农村低保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实现了困有所帮、弱有所扶、老有所养。

2018年,定西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紧盯攻克深度贫困,精心组织“四季攻势”,大力实施“片区作战”,分区域、分层次、分阶段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有效集结各类资源资金精准投入,推动脱贫工作不断向前。到2019年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年底的84.24万人减少到4.16万人,累计减贫80.0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7%下降到1.58%;98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退出比例达89.2%;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通渭县、岷县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三保障”任务。


[1]陇中是一个文化概念,相对于陇南、陇东、河西等而言,主要区域在甘肃定西市、临夏州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