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绝代谋臣之路B
在相对和平的时间里,司马懿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人的身上。有一次,他给曹操写信,指出当时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湖北淅川南部)傅方,一个是横征暴敛,一个是挥霍无度,不像忠臣良将,不应该守在边境地区。曹操为了大局的安定,没有对这两个人加以惩罚。公元219年,关羽从江陵(湖北江陵)北上,进攻曹操政权在湖北的第一重镇樊城(湖北襄阳),还全歼了曹仁部将于禁、庞德率领的军队,曹仁难以抵抗,只好退入樊城死守,关羽一面猛打樊城,一面又派人包围和樊城隔着一条汉江的襄阳,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司马懿所弹劾的胡修、傅方不仅没有救援曹仁,反而痛痛快快的就投降了关羽,使得曹仁本来面目全非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受到关羽的影响,原本是曹操大后方的中原地区,自许昌以南,纷纷背叛曹操去响应关羽,可以这么说,关羽的攻势,是自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政权面临的最大危机。而与此同时,曹操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精力已经严重不足,最后居然想把都城从离关羽战场很近的许昌迁到黄河以北的邺城去。在这个时候,又是司马懿力站了出来劝住曹操,同时,他出了一条改变日后三国形势的绝妙计策。
司马懿说:“于禁等人的部队被大水击败,并不是战略战术失策,这种战败,对于国家大局并没有致命影响,但是如果轻率的迁都,不但是向敌人示弱,而且会造成中原地区的连锁崩溃。孙权和刘备两个人,表面上亲近而内心早已反目成仇,现在关羽获得胜利,孙权一定不高兴,我们可以联系孙权,让他在后方绊住关羽,那么樊城的围困也自然就解除了。”
司马懿的计策,是围魏救赵之计的经典再现,最为难得的是,他的思维居然这么有跳跃性,能够在自己一方被一个死敌逼得发疯的时候,想到去和另一位死敌去联合。要知道,自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就把孙权、刘备列入必杀名单,因为正是这两个人毁灭了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在11年的战争中,曹操和孙权大打小打十几场,损兵折将无数,甚至孙权本人都差点儿被曹操的军队杀死。但是,司马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冲破11年的政治惯性,快速上升到绝对理性的高度去思考重大问题,这才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特有的头脑。最终,同样是杰出政治家的曹操一听司马懿的绝妙好计,立刻和另一位杰出的领袖孙权快速取得了和解,在两大军团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全军覆灭,刘备一方永远失去了荆州。曹操自赤壁之战之后同时面对刘备、孙权的艰难局面一举改变。
大战虽然过去,但曹操仍然惊魂未定,总是难以忘记许昌以南一起背叛的场景,晚年的他,猜忌多疑而且有仇必报,为了确保中原的安定,曹操认为,应该把许昌以南的所有百姓全部迁走。
这是一项荒唐透顶的规划,如果真的实施,立刻就会再次引起大规模的动乱。因为关羽事件已经表明,曹操虽然貌似强大,但他并不是那么得人心,即使他统治中原已经将近二十年,希望变天的人仍然很多。如果强行迁移,无异于火上浇油,恐怕刘备、孙权还没打过来,中原就已经再次暴发起义了。
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又出现了,他对曹操说:“荆州这里的人民风彪悍,容易搞事儿还不容易安抚。关羽被击败以后,各种心怀叵测的人仍然躲在暗处观望,如果不论是否无辜都一律迁走,不仅伤害了平民的心,也让那些隐藏在平民里的坏人再次作恶。”曹操不愧是一个杰出的领袖,虽然经常犯浑,但只要一听到正确的意见,立刻就能改正过来。在官方的安抚之下,老百姓很快摆脱了大战乱带来的动荡,很多当初因为起事而逃跑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回到家乡,重新做起正常人的生活了。
根据《晋书》记载,曹操虽然重用司马懿,可是对他总是非常防范,甚至几次都想要杀掉他。说起原因来,就是擅于观察人的曹操发现司马懿的志向过大、能力过强,渐渐就对他心存戒心。后来有人造谣,说司马懿走路回头的样子很像一头狼,只转脑袋不转身子。那狼是什么东西呢?历来是象征残忍、狡诈、没良心的动物。说司马懿是狼,明显就是害他。曹操听说以后,还专门把司马懿叫来,让他走路的时候回一下头,结果司马懿果真就像狼一样,身子冲前,只转过个脑袋看着曹操。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只能说明司马懿脖子长,并不能说明其它问题,可关键是曹操从此就相信了司马懿不是个好东西。
据说到了后来,曹操又梦到了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古人认为梦能预示未来,曹操认为这个梦里的马就是司马懿,草就是曹的意思,这不就是司马懿将要吃掉曹家的意思马?曹操对他的继承人曹丕说,司马懿恐怕不甘心只做大臣,将来咱们的基业恐怕要会在他手里。司马懿把曹丕伺候的很舒服,曹丕就总是给司马懿说好话,而司马懿自己本身就很小心谨慎、勤勤恳恳,曹操对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我倒认为曹操非常重用和信任司马懿。司马懿的老爸司马防,就是曹操的老上司,而他的大哥司马朗,又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封疆大吏。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大部分时间都跟在曹操的身边,像曹操这么猜忌人的人,如果把司马懿看做是个祸害,又怎么会一直让他呆在自己身边,并且对他的意见那么重视呢?而且最能看出曹操喜欢司马懿的一件事儿,就是他让司马懿一直跟随继承人曹丕混事儿,如果曹操敌视司马懿,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他呢?
曹操死的时候,司马懿只有41岁,这种年龄差距,相当于老子辈儿和儿子辈儿,对于拥有许多优秀人才的曹操来说,司马懿年龄相对年轻、加入时间又晚、加入态度又不积极,所以不管是他的经验能力也好、还是资历人望也罢,都不可能在曹操这个时代就超越那么多优秀的老前辈们。而且,曹操手下又那么多的人才,也不可能单单对当时还算是老小伙儿的司马懿那么重视甚至忌惮。《晋书》因为写的是司马家族,所以难免吹嘘了一下司马懿,弄得他好像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连曹操都把他放在眼里不敢拔出来。
曹操在他的人生后期,先后杀掉和罢黜了很多大臣,说起根本原因,其实是这些人或明或暗的不支持他走到最后一步,篡夺汉朝的江山。虽然说全靠曹操,汉朝的那张皮才又勉强的挂了将近三十年,但很多曹操手下的大臣,却仍然对汉朝念念不忘,当然,也可能确实是有感情,也可能是利用支持汉朝的名义来反对曹操。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却明确的支持曹操称帝,虽然曹操因为各种原因一笑而过,但他已经在心里把司马懿划入亲信的阵营里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曹操把司马懿介绍给了他事业的继承人曹丕,正是借助曹操的恩惠,司马懿才有机会成为曹丕的亲信,成为了谁都不敢小看的、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
关羽事件,耗尽了曹操最后一丝精力,在关羽死后不到两个月的公元220年1月23日,这位左右中国形势长达三十年的绝世英雄,就在洛阳与世长辞了。曹操时代结束不久,他的继承人曹丕就把汉献帝赶下了台,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称王,司马家族也随着他的铁上司曹丕,正式步入了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