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九二七年
【第一封】 一九二七年七月三日 夏承焘致谢玉岑

署款:六月初五
用笺:红格八行笺,二页

释文:
玉岑词宗:
客腊片羽往复,遂疏执讯,比惟动定安胜。
弟春间以友人之招,辞十中[1]教职,从省防军及水警厅幕[2]。数月曾周流台甬杭沪一行,韶濩[3]爰居[4],终非习性。时局变后,复弃之入教育界,执教甬上第四中学[5]一学期。日前以学生干政,被公安局政治部接收,偕诸同乡返温。兹奉上俚作数章,使故人知浪游踪迹一二,并乞和什。
孟楚[6]从政南京,与曹君民父[7]时过从。郑曼青[8]在杭,闻新任沪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主任。各有通讯否?
府上军事以后想已安谧,下学期当仍振教上海南洋学校[9],有新作当不靳示我。
敝乡诸友无恙,十中迭遭变故,下学期开学未定。蔡雄[10]以共产嫌疑惨死。弟下季燕关息居,未作他图。风便乞时时赐书,慰兹离索为祷。
即承兴居,不次。
弟夏承焘顿首 六月初五
今按:
此信写于一九二七年夏间,当时二十八岁的夏承焘刚辞去宁波省立四中教职,回到故乡温州。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加剧了对共产党的清剿,一时政局动荡。
此信仅署款六月初五,据先生生平可推断写于一九二七年。夏承焘写信很少署阴历年款,一九二七年(丁卯)阴历六月初五,为当年阳历七月三日。据夏承焘夫人吴无闻所编《夏承焘教授学术活动年表》,一九二七年六月末,夏氏“离甬经沪返温”。由此可进一步证明,此信写于阳历七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