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三笑徒然当一痴
和小丫头一起吃过午饭——确实差不多是用午饭的时候了,而刚刚萱儿又去厨房咋呼了一通,所以这午膳就早早地送来了。好家伙,鱼、豆、蛋、奶、坚果一应俱全,整个一补脑大宴。
只是李意卿指着一盘子“火花金银果”满头黑线:“这盘烤腰子是谁让送来的?”
萱儿想了想:“好像是夫人让送来的,说肾气益脑。”
李意卿觉得自己无话可说。
总之吧,刚一吃过午饭,李意卿就带着小丫头朝着杏林居而去。他要把刚刚创造出来的功法交给郑爷爷掌掌眼。
不过萱儿一听到要去郑老爷子那里,小脸就白了几分:“少……少爷?我也要去吗?我……锅上还炖着汤呢……”
李意卿暗自好笑,这丫头估计是被训怕了,但脸上还是一本正经:“那汤药自有别人照看,可是这一次必须得有你和我一起去才行。”
“哦,哦……”
李意卿挥挥衣袖,微微仰起头,似是看天上云卷云舒。其实他是怕脸上忍不住的笑意被别人看到……
两人这般各怀心事(?)地来到杏林居,便看到郑宏业正在书房奋笔疾书。不用怀疑,他就是在给李意卿编写教材。对于这个孙儿兼唯一的徒弟,他可是非常上心。
更何况,在这三天里,他发现自己这个孙儿在医道上的天赋真的是非常惊人。不仅各种典籍倒背如流,医道上的知识也是应用自如,而且为人还很谦虚,总说自己什么也不懂……
这简直是完美的徒弟啊。
所以说的俗气一点,这几天他是做梦都会笑醒……
看到李意卿来了,郑宏业不等他行礼,就笑道:“卿儿来了,你那练功房还满意吧?不过你大可以修炼几天再过来的。毕竟医道虽好,修炼也不能放下啊。”
看来郑爷爷是误会自己太醉心于医道了,李意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也不敢说破,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这个,郑爷爷,我推演了一部功法,练起来感觉挺不错,想拿给你看看……”
“胡闹!”郑宏业一下就收敛了笑意,脸色严厉地道:“我是怎么叮嘱你的!你既知道实验功法是万分冒险,怎敢亲自以身犯险!你这娃子真是不知好歹!”
李意卿也不急着辩解,只是安静地听着训,还亲自为郑爷爷倒了一杯茶。等到郑宏业的怒气过了,他才解释道:“郑爷爷教训得是,这一次我确实太过心急了,所以只让萱儿尝试一下之后就忍不住自己尝试了一下。下次我必然会注意的。”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既是干脆地承认了错误,又为自己做了辩解,也能让郑宏业消去怒气而不失面子,一举多得,唯一的缺点就是谎话连篇。还好之前他已经给萱儿洗过脑,那傻丫头现在已经想不起这事了。毕竟这是长辈的关心,怎么也不该顶嘴的,何况这是郑爷爷也不是他老爹……咳咳咳!
郑宏业闻言,也的确消了些气,嘴上还兀自说道:“爷爷也不是说你,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这道理你也是知道的,不要总是让我们这般担心。好了,把功法与我看看吧。只是你不要有太高期望,毕竟这是你第一次……什么!”
郑宏业簌然起身,眼睛盯着李意卿刚刚递过来的纸张,脸上的震惊已经到了惊骇的地步。李意卿不由得恶意地想到,如果不是郑爷爷素养好,他会不会高声叫出一句“卧槽”?
好容易收住脸上的惊骇之色,他直盯盯地看着面前温文尔雅的李意卿,眼中震惊、生气、欣喜、疑惑等等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
最后,他长出一口气,叹道:“卿儿,你可知这功法意味着什么?”
“千秋之美谈,万世之功业。”李意卿平静地回答道。
李意卿怎么会不知道呢?不说别的,当这《七十二周天星辰决》出世的时候,他之前学习的《吐故纳新调气法》瞬间就从八级掉到了六级。
然而功法本身还在其次,这些窍穴和引气入窍的法门才真算是一把金钥匙,可以说大半的第一境功法都可以借此一飞冲天,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医道也会借此前进一大步,对尚未达到“通窍”境界的人也有了“以气渡穴”的方法。
郑宏业定定地看着自家孙儿,最后竖起三根手指:“我不再问别的,只有三个问题,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用回答。”
李意卿只是淡淡地一笑:“孙儿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一,”郑宏业的声音无比严肃:“这功法究竟是何人所创?”
他不能不怀疑。这功法不是天资聪颖就能创出来的,这就跟一个从来不知道化学是什么的人一觉梦出整个元素周期表一样扯淡。也不是任何高手能创造出的,圣人也不行,因为只要过了“通窍”这一境界,就再也不可能有之前举步维艰气不入窍的难处了。
所以他只能猜测,要么是有狠人抓了几百个能引气入窍的天才来做实验,要么就是李意卿身上有大造化,能无视引气入窍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然而李意卿想都没想就开口:“此法是我入梦之后,梦中圣人所传。”
不同于外人,李意卿自家的人反而更相信李意卿梦中有圣人这件事。因为他在谈及这些圣人的时候,不像是在讲述一些妄想的人物,而更像是在讲述一段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外界只知他梦中有文圣,却不知他梦中还有兵圣、法圣、道圣、医圣、武圣等等人物。虽然哪怕是在家中,他对这些也大都避而不谈,但偶然间的只言片语也能透露出其中的底蕴,那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天资聪颖”就能解释的。
所以用这个借口简直是完美。
这个理由让郑宏业微微一愣,他没想起还有这种可能,但这也确实“有理有据”,所以他也算信了六七分。接着他便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此法何用?”
他问的不是这功法能用来干什么,而是李意卿要怎么用这个功法。坦白说,这功法的价值之大,足以让一个亲王乃至一个王朝覆灭——如果这个王朝足够脆弱的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有了此法,稍稍弱化一些之后就能用于在更短的时间里培养出更加强大的军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对此李意卿也早有考量:“交给爹献与陛下,保我大秦千秋万代,保我李家鼎盛不衰。”
于公而言,交给秦皇可以强盛国力巩固国防,也能传出次级版本惠及天下——顶尖版本自然要被抓住,但哪怕次几级的版本也比现在大多数烂大街的货色强几倍了。不用再说别的,这两项就是大功劳。
于私而言,这可以让李家和皇家的关系更亲密。虽然因为修炼之中有“明志”这一境界(明志是由天道作评判,心怀恶念的人在这一关都会原形毕露,而皇帝又都会修炼,毕竟他们是最想多活几年的),一般来说选择出来的都是开明贤德的中兴之主,不会太过猜忌,但是谁敢作死?何况李家本就和皇家关系密切,几代都是亲家,而先辈留下的功绩又还没被遗忘,交出去也无非是从左手转到右手,不会损失什么。
再说了,交出去李意卿反倒有更多好处。他藏在手里能干嘛?训练一批亲信人马吗?可他除了法门之外,既没有钱财也没有渠道,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前提下完成这件事,长时间的话,先赚钱再招兵这事没个几年苦功夫别想。但是只要他一惊动家里人,他就不可能这么干了——除非李家要反,家里人都支持他。而相对的,只要他交出去,秦皇不会吝啬封赏吧?他也能光明正大地直接要来一批人作为自己的力量了吧?就是这批人估计不会太多,但是省事吧?
郑宏业听了李意卿的回答,原本皱着的眉头舒展了不少。他没有评论,只是接着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卿儿志在何方?”
毫无疑问,只要李意卿将这个功法献与秦皇,那他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封赏。如果他志在朝堂,那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可如果不是,那便最好要了金银财宝就急流勇退,毕竟朝廷那地方……
李意卿倒没想到自家郑爷爷居然会问这个。不过从心而论,他本来也不希望自己从修仙玩成了升官,所以便直抒胸臆:“孙儿只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罢了,并无为官之意。若凭我自由去,愿只做狂人,不谓侠!”
“好!好一个只做狂人,不谓侠!”郑宏业抚掌哈哈大笑起来,“我的孙儿有见地,也有志气!既是如此,那我便依你,将这东西送到你爹那里去,必然给你讨些好东西来。”
还不待李意卿高兴,他又说道:“只是有了这等功法,那之前给你送去的那些就有些上不得台面了。卿儿你这么有出息,爷爷我也不能落了面子,待会儿就让你娘把它们全数搬走,我来给我孙儿弄些配得上身份的!”
李意卿先是一愣,然后就是惊喜:这下子接下来的功法就有着落了!自己也能空出时间好好修行了。
相谈甚欢的祖孙二人丝毫没注意在场还有第三个人。
一旁的萱儿:“诶~哦~啊~嗯?少爷和郑老爷子究竟在说什么啊?我的汤是不是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