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现场6S管理推行关键点
一 消除对6S管理的八大误区
1.形象工程误区
错误认识:领导层人员认为推行6S是形象工程,其他人员跟着敷衍了事。比如,把看得见的地方搞得很漂亮,而看不见的地方则纹丝未动。
解决方法:解决领导认识问题。例如,让领导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培训,改变思想观念。通过培训让大家认识到形象工程的本质和坏处;通过外部的公开检查,发现问题本质,揭穿面子工程的假面具,消除错误认识。
2.过度规范化误区
错误认识:为了规范化,搞一刀切,结果把一些本不该规范的东西也实施了规范化管理。
解决方法:通过培训、学习让员工改变认识,理解6S管理的真正精髓;及时检查督促,早发现,早纠正,防止不良后果和影响;和个别比较偏执的企业管理人员谈谈心,对其进行纠正与启发,在纠正无效时换人。
3.形式检查误区
错误认识:把检查当灵丹妙药,频繁实施检查。检查前先规定好时间、对象,提前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做好准备;检查时按事先的安排进行检查,虽然检查比较细致,但都取得了好成绩。
解决方法:推进6S管理需要检查,但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督促。组织机构要开会交流,以消除人员的错误认识;管理层要发出倡议,成绩不重要,不以成败论英雄。
4.过时管理误区
错误认识:有一些人认为6S管理的内容是老生常谈的话题,6S管理早搞过了,而且搞过好多次,不需要再搞了。
解决方法:通过培训、参观的途径让人们改变认识。一是理解6S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活动,而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管理方法;二是了解同样推行6S,为什么有的人取得的效果与别人大不一样;三是从根本上认知6S管理的宗旨,即通过最基本的规范管理打造整洁的环境,建立井然的秩序,促使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提高素质。
5.快出效果误区
错误认识:一些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迫于某种压力或者自己求功心切,希望6S管理短期内快出效果,往往急躁冒进,在推行过程中采取很多过激的措施,结果却是揠苗助长。
解决方法:一是找出压力大的源头,然后分析其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及措施;二是由企业领导出面,疏解那些压力;三是企业在决定推行6S管理时,必须先策划与计划,然后号召全体人员按计划稳步推进。
6.自觉行动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自认为自己部门的员工素质高,只要把标准、要求等文件做好,员工便能自觉执行,自负责任地搞好6S管理,很少进行检查,也疏于督促。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戴明圆环原理(PDCA循环);二是制定制度,广泛贯彻,并现身说法,引导实施;三是选用敢于真抓实干的管理人员,从严要求地从自我做起;四是建立定期督导、检查机制;五是定期开会,评价效果。
7.以罚代管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认为员工素质太差,尤其是6S管理方面这些琐碎的事情,期待重罚见效。所以,制定了很多严厉的制度,大力处罚,而疏于培训、教育。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二是倡导人性化管理,让人人都树立“我很重要”的思想;三是借鉴优秀单位的做法,修改制度;四是派员学习考察先进单位,让他们亲身感受先进的成果。
8.全员参与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考虑到实际情况的特殊影响,对个别人员免除6S管理的具体事务,认为这样做不影响大局,从而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楷模;二是教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改正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错误做法;三是让重要人员起带头作用,引导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四是采取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措施,做到“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