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孙文明二胡曲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终于付梓在即。作为这本“全集”的编写者,总想把它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等一一做出详细说明。思考再三,觉得在此之前,还是应当首先谈谈我与孙文明的因缘际会,让读者能够对这位在二胡艺术领域甚至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早该被“熟悉”的“陌生人”有些许了解。
知晓孙文明,是我作为录音工程师在上海音乐学院录音室工作期间。很偶然的,在一次为龙音唱片公司处理母带时,我听到了孙文明演奏的9首二胡曲录音。洞箫、马头琴、潮尔、军号、行军、火车发动……,这一系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声音,让我几乎不敢相信就是二胡发出来的,太不可思议了!惊奇、震撼、喜悦、激动……在一瞬间交织、升腾、迸发,颠覆了我对二胡声音和二胡音乐的一贯认知,更激发了我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孙文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怎么会创作并且演奏出如此“不可思议”且又无比“神奇”的二胡音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答案,从此,便踏上了“孙文明二胡音乐”的探索之路。
随着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愈发觉得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就像是一个有着无限引力的“宇宙黑洞”,深不可测,却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步步前行,在一遍又一遍的四下寻觅、重新审视中,去发现和挖掘蕴藏其中的艺术特质、审美价值和无穷奥妙。
孙文明(1928-1962),浙江上虞人。4岁时因病失明,幼年丧母。少年时流浪他乡,靠算命糊口,学习二胡的初衷只是为了更好地算命挣钱。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有趣,这样一个我们所谓跑江湖讨生活的“民间艺人”,却为中国的二胡艺术宝库做出了令人惊叹的贡献。
他一生创作的二胡作品有《弹乐》《四方曲》《流波曲》《志愿军归国》《人静安心》《夜静箫声》《杜十娘》《送听》《送春》《二琴光亮》《春秋会》共11首存世(实际应有12首,其中《昼夜红》因孙文明搬家时不慎丢失,至今再未找到)。
这11首作品风格迥异,充满着新奇独特的创意,开创了二胡演奏的许多“绝技”。例如:取意评弹风格,结合江南丝竹,大胆发明无“千斤”演奏的《弹乐》;结合运弓与按指的虚实,利用实音与泛音的“边际效应”,发明了类似“洞箫声音”奏法的《夜静箫声》;运用一个手指奏出的评弹吟唱《杜十娘》;巧妙利用二胡定弦与千斤和琴弓的构造,创造出用一把二胡演奏出两把二胡同时演奏效果的《二琴光亮》等。这些作品,无不展现出孙文明在音乐创作和表现上的开放性、创新性和纯粹性,尤其在二胡的音色追求、技术开拓、形式多样等方面,达到了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的造诣。
这位对中国二胡艺术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和价值的艺术家,创造了太多的第一,甚至唯一,把那些我们认为不可思议和不可能做到的事,一一变成了现实。然而,这样一位充满着奇思妙想的二胡艺术家,却由于种种因素被历史淹没,没有像刘天华和阿炳(华彦钧)那样为人们所熟知。实际上,孙文明的二胡艺术,无论在创作还是演奏技艺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研究和传承意义。为此,我将这11首作品重新记谱编写成集。
这本“全集”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大量采访考察和反复实验,经过多年的沉淀、学习、实践和研究,将《志愿军归国》《送春》《二琴光亮》这三首只有录音没有曲谱且已经失传的乐曲的演奏“绝技”复原,并记录成谱,填补了半个多世纪来的遗憾和空白。同时,还将《弹乐》这部作品未曾问世的另一演奏版本记录成谱,使记录孙文明现存于世的11首二胡曲的“全集”成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全集。
本“全集”有以下编写特点:
其一,所有乐曲均严格按照孙文明的演奏录音忠实记录弓指法,包括调高、定音、速度、强弱等。其中《流波曲》的第二份曲谱,是以我对孙文明乐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演奏技术、音乐风格等方面的研习和再分析为基础,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而编定的弓指法记录而成。同一乐曲两份曲谱,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以谱相会、超越时空的对话,既了结我多年夙愿,也使读者能够有所比较、有所思考。
其二,列出了孙文明二胡演奏的所有技法符号,并进行了标注和详解,便于读者练习、演奏、研究。
其三,对每一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曲体结构、演奏技法、风格特点和音乐表现等,做了全面介绍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加完整透彻地理解孙文明作品的艺术内涵,更精准地把握和诠释其作品的风格与精髓。
《孙文明二胡曲全集》,是我对孙文明二胡艺术的思考、理解、体悟的结晶,饱含着我希望它成为广大二胡演奏者全面了解、学习研究孙文明二胡艺术的优秀版本的拳拳之心。而我也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以期为孙文明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贡献。囿于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方家指谬。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