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汤一介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非常重视用人文精神来进行教化了。所谓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那么,人文精神从何而来? 照《周易》看,它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用人文精神对人们进行教化的宝贵经验,这些无疑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当受到珍视。例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修养德性,不讲究学习,听到符合道义的话而不能跟着做,有了过错而不知、不改过,这些都是孔子所忧虑的。孔子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我国古代人文教化的很好的总结。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我想就是孔子说的要讲道德、讲学问,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句话:受教育,学知识,首先要学会“做人”。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注意到,科学技术虽然可以造福人类社会,但也可能严重地危害人类社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科技的利用(甚至它们的发展)并不都能造福人类,例如克隆“人”的问题,生化武器用于战争,等等。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科技的发展呢?这应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金钱和不正当权利的诱惑,当前存在着严重的不顾“道义”的乱状,用非常不道德、损人利己的手段“争权夺利”,致使人们失去了理想,丧失了良心,使人类社会成为无序的、混乱不堪的社会。我想,当前我们必须用人文精神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这可能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我国历史来看,孔子的“仁学”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代表。他的“仁学”当然是包含了上面所说的“修德”“讲学”“徙义”“改过”等。但我想,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爱人”的精神。

那么,我们从何处去了解、体会孔子的“爱人”的人文精神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读《论语》。《论语》不仅记载了孔子的言论(他的思想),而且可以从中看到他的为人行事。这里我只想说一点我对孔子“爱人”的人文精神的体会。《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从何而来?在《中庸》里有孔子的一句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出发点,是基础。但“仁”的“爱人”精神不能停止于只爱自己的亲人,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笃实地(实实在在地)爱自己的父亲,这只是爱;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仁”。又说:“孝之施,爱天下之民。”对父母的孝心要放大到爱天下的百姓,才叫“仁”。这就是说,孔子儒家的“仁学”,必须要由“亲亲”(爱自己的亲人)扩大到“仁民”(对百姓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做什么都要“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爱”精神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有的学者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行的两个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是说只有在“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解释,我认为很有意义,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是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仁”是人自身内在具有的品德,“礼”是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是为了调节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出乎人的自觉的“仁爱”之心(内在的真诚的“爱人”之心),这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仁爱”之心,“制礼作乐”只是一种形式,甚至可以是为了骗人的,它是虚伪的。所以,孔子认为,有了出自真诚的“仁爱”之心,并把它按照一定的规范实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会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我们把《论语》中这种“仁爱”精神,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阅读文化典籍,使之了解中国文化精神,而且要对孔子儒家思想“仁爱”的内在精神产生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诵读一些古典名著的名篇、名句非常必要,最好能背诵。诵读可以起到“以情化理”的作用,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准则,这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的过程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和发展的趋势等能做出认真的思考和反省,我认为这非常重要。而“文化自觉”也许最主要的就是通过阅读或诵读文化经典才能得到。例如我上面举的孔子“仁学”的例子,我们必须读孔子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典籍才能得到“仁学”的真精神。我想,阅读我们的文化经典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决不能把它和阅读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经典分割开来。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古代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世界大环境之中,世界已经连成一片,像是一个地球村。因此,我们也不能不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而且对我们自身文化精神的了解也离不开对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能从“他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而更加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我们自身文化的不足,使我们能够自觉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滋养我们自身的文化。因此,在提倡诵读我们自己的文化经典的同时,也应该引导青年学生诵读一点其他民族文化的经典。我们可不可以让学生读一点柏拉图的著作,例如柏拉图《理想国》的片段?柏拉图认为:“善的生活里表现出来的特性是:(1)适度;(2)均衡,美,完整;(3)理性与智慧,亦即真理;(4)知识,技术,正确的判断;(5)不伴有痛苦的纯粹快乐,以及适宜的食欲满足感。”这样的思想可能对我们有启发。我们也可以读一点《圣经》,例如耶稣的“登山训诫”(见《马太福音》第五章)。当然还可以选读其他一些西方经典片段,也可以选读一些印度经典(如《奥义书》和佛典)和伊斯兰教《古兰经》的片段等。有些经典最好读英译本,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我们应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眼界开阔一点,用一句套话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祖国的繁荣富强要靠青年人的智慧眼光,世界的前途也要靠青年人的智慧眼光。而这些都要求我们的青年学生有“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一定要通过对文化经典的掌握,才能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应是我们做老师的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