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五章

注解

①不仁:无所偏爱。

②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祭祀时使用。

赵孟頫所书《老子》

听老师讲

无为的智慧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五章,大意是:天地无所偏爱,圣人也无所偏爱;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就像人们对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祭祀完毕,也就扔掉了,不会去顾惜它,而是任其自生自灭。

这里的“不仁”倒不是不讲道德的意思,而是说天地是公正无私的,万物生成纯属自然。孔子也说过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万物茁壮地成长,可是天并没有说什么居功的话。

老子还说:天地产生万物,却不占有它们,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万物都奉天地为楷模。圣人也是这样,他们与世无争,所以天下就无法和他们相争。

这些话听起来很深奥,其实道理并不难懂,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早就运用这些原则了。汉朝初年,战乱刚刚结束,刘邦和开国丞相萧何制定了一套发展生产的政策,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后来萧何去世了,接替他的是曹参。曹参上任后,天天喝酒,什么都不干,这让新即位的汉惠帝很不高兴。他叫曹参的儿子去问问他父亲有什么打算,谁知曹参不但不回答,还把儿子打了一顿。

汉惠帝就叫来曹参,问他到底为什么。曹参说:“先帝和萧丞相制定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老老实实地奉行就好,不要再搞新花样去折腾老百姓了。老百姓希望安安稳稳地耕田过日子,咱们越不做事情,老百姓的负担就越轻,所以还是清静无为比较好。”

曹参的这种“不仁”,其实正是“至仁”,因为他的这种执政方式,汉朝初年才有了一个经济恢复的时期,为后来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这个故事正印证了老子的另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国好像煎小鱼一样,有时要翻动一下,可是不能不停地翻动,翻动多了,鱼会烂。这种清静无为的原则被用在很多方面,是中国人保持平静、安定、有为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