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思维:写给淘宝天猫美工看的设计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专业数码单反摄影基础知识

其实想拍出一张“层次”丰富的照片并不难,通过一些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拍摄方式,就可以让你的照片非常有层次感。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些专业数码单反摄影的基础知识。

3.1.1 光圈、快门、感光度

拿到相机后,首先我们需要选定拍摄模式,然后根据具体的场景来设定光圈、快门、ISO(感光度)。

(1)光圈

① 光圈可以看似一扇窗户,大的时候进光量多,小的时候进光量少。

② 光圈在相机里显示为“f/xxx”,如f/16。

③ “f/xxx”中显示的数字越小代表光圈就越大,如f/2是大光圈,f/16是小光圈。

(2)快门

① 快门越快则进入的光线越少,快门越慢进入的光线越多。

② 高速快门在相机中显示为1/xxx s,如1/500s、1/2000s。

③ 大多数相机的快门最快可以设定为1/4000s或1/8000s,最慢可以设定为30s。

④ 用B / Bulb快门可以代替超过30 s的快门。

(3)ISO(感光度)

① 感光度就是相机底片/感光器对光的敏感程度。

② 通常ISO设置得越高,越利于在暗的环境里吸收光线,或者是在相机快门快,光圈小的情况下使用。

③ 相机设置的ISO越高,噪点越明显,相片质量就越差。

④ 通常相机的ISO可以设置为50~12800或更高。

快门、光圈和感光度这三个参数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下图来对比理解。

(4)拍摄时设定“光圈、快门和ISO”的步骤

在理解了上面的三个基本概念后,我们在实际拍摄时又需要怎样思考相机的设定呢?简单来说,通常我们会按以下的方式来思考。

① 假定“手持拍摄”。

② 设定拍摄模式,如光圈优先(A/Av-Mode)。

③ 确定拍摄的题材,如产品静物相片。

④ 上面设置了光圈优先模式,所以要根据需要设定光圈值和ISO值。

通常先设定ISO值。

①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低的ISO值来保证相片质量,如ISO50、100或200。

② 当光线不充足时,可以设置适当的高ISO值,如ISO800、1600、3200等。

然后设定光圈值。

①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应使用小一点的光圈,通常设置为f/8~11的最佳光圈值,但不要使用最小光圈值。

② 在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大一点的光圈,如设置为f/2.8~4。

③ 在拍人像时需要拍出浅景深的效果,可以放大光圈;拍风景时可以缩小光圈。

再设置快门值。如果拍摄时快门偏慢(如1/2s),应根据情况提搞ISO值,或者放大一点光圈,直到快门达到安全水平。

最后按下拍摄按钮。

3.1.2 摄影构图

摄影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构图问题,构图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摄影作品的成败。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许多共通的地方,通过绘画构图的学习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摄影构图能力,其中有些东西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只有将摄影构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熟练,才能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如鱼得水”。本节总结出摄影大师的9个常用构图技巧。

1.三分法

三分法就是将被摄主体或者重要景物放在如图所示的“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主体的最佳放置位置就是图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通常会选择右上方的交叉点为最佳点,其次是右下方的交叉点。但这种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下图的荷花就选择了左下方的交叉点作为最佳位置。这种构图方法会使主体成为视觉中心,比较符合大众的视觉习惯,突出主体,构图简练,表现鲜明,并使画面整体均衡。

2.引导线

引导线就是利用照片中的一些特定线条去引导人们的目光,让人们的目光最终汇聚到照片的焦点上。当然,引导线并不是专指画面中具体的线,也可以是画面中具有方向性的或者连续的内容,这些都可以作为引导线。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河流、桥梁、道路、整齐排列的树木或者建筑构件的阴影作为引导线来使用。例如,下图就是将桥梁的通行路线作为引导线来使用的。

3.对角线

对角线就是把拍摄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利用画面中的对角线来统一画面中的元素,同时也可以使客体与主体产生直接关系。

如下图所示,通过对角线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感、活泼,容易使线条产生汇聚趋势,并吸引人的目光,从而突出画面主体,使画面不至于呆板。

4.框架

如下图所示,选择框架式的前景构图,能够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建筑物,突出建筑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画面的纵深感。通过框架将主体包围起来,可以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如同一个人从暗处窥视某个事物或者地方。

框架式的构图可以赋予画面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并将主体内容和背景融为一体。拍摄者需要仔细观察景物,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框架元素,比如门、拱廊、窗口、洞等。

5.前景与纵深构图法

如下图所示,有时候为了表现照片的纵深感,达到层次丰富的效果,可以使用突出前景这种常用的拍摄技巧,这种构图方式也有助于吸引观者的目光,并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通常,画面中的花朵、栅栏、石块、小溪等都可以成为前景。

6.填充画面

下图所示的这种填充画面的构图方法就是尽量靠近拍摄主体,让主体填满画面,而主体周围留很少空间甚至不留空间。这种构图方法既可以营造视觉冲击感和压迫感,也有助于观者完全关注拍摄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并且还能够让人们尽可能地看到主体的细节。

7.对称式构图法

如下图所示,通常在表现对称的建筑物或者主体对象时可以采用对称式构图,这种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统一的特点,其缺点是过于呆板、没有变化。

8.寻找纹理、重复元素

花纹、浮雕、建筑构件、拱门、廊柱和窗户的形状及纹理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将这些作为画面的视觉主体,然后搭配光影效果便能表现出特别的质感。

如下图所示,通过纹理及重复元素可以给人一种次序感,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让观者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画面中最好有一些对比元素,可以是人、物或者色彩的对比。

9.黄金三角形构图法

如下图所示,黄金三角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中左右两边形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画面的主体元素放在交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