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40年历程形成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城镇化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2013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5年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新起点上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就开展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规划措施。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2016年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在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证明,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成果。

(三)坚持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叠加发展的过程,要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我国工业化为城镇化注入了强劲动能,城镇化为信息化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空间,信息化为城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动力,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支撑。

(四)坚持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实践证明,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群,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适应,有利于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五)坚持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进程中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解决好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才是群众认可和向往的城镇化。

(六)坚持传承文化,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和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源泉,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实践证明,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市是文化融合的平台,只有尊重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差异,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保留多样化城市风貌,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保存文化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散发文化温度。

(七)坚持改革创新,保持长久健康发展的内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推进城镇化要注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实践证明,城镇化既是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也是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才能推动城镇化驶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