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框架
转基因农作物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由多个微观个体和宏观经济主体构成。微观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工农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三类;宏观经济主体主要涉及政府和国外部门两类。各类主体在农产品商品市场、相关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平台上交融与博弈,使得微观经济个体的局部交互行为形成了宏观经济的规律性,宏观经济的动态又对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尽管经济学者对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间的双向反馈早就有所论述,但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影响研究过程中,还不能全面来完成这个系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均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其主要理论前提条件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完全理性假设和经济系统的均衡假设。二是转基因农作物带来的复杂影响广泛而深远,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在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生存世界的不确定性。三是一直缺少研制这种复杂动态模型的数量化方法。四是难以获得相关的充足可靠的数据。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完全理性假设和经济系统的均衡假设。完全理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所有经济主体愿意并能够极大化他们的预期效用(或利润);二是所有经济主体都具有关于其他经济主体将如何行动的相同和正确的信念。均衡意味着通过价格的自动调整,商品的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市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系统结构的过分简化,经济学者应用数学模型,如回归分析、数理分析和运筹分析等,即可派生出经济分析的结果。然而,这些数学模型仅能勾画出现实经济的大体轮廓。
但是我们从前期的研究中发现,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过程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转基因农作物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图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复杂性意味着: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主体构成的一个网络;这些主体的活动自然形成了系统的动态累积行为;累积行为的描述可以与个别主体的细节知识无关。适应性意味着:环境中各主体的活动在一定的时点上可以被赋予一个特定意义的值,如经济意义或政策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的行为趋向于使该值变化。
按照上述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观点,转基因农作物经济系统是由多个主体构成的。转基因农作物经济系统的主体包括家庭、工农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政府和国外部门等。各主体又被组织成群体或等级结构,如由家庭和农业生产企业以及生产资料供应企业共同构筑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接下来以转基因农产品的经销企业为主连接消费者和以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形成交换环节,并且各主体在重要的方面有所不同。各主体为适应环境,必须从实践中学习或自然选择,造成主体的状态和行为随时间而变化。主体的各种变化是反馈的结果,宏观层次行为从微观层次的相互作用中自然产生。
家庭在系统中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家庭是转基因农产品的消费单位,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作为消费者,家庭在购买和消费转基因农产品时,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决策和实施的,同时家庭具有共同的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农村,家庭也可以是转基因农产品的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对转基因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技术选择与采用、产品销售与经营管理等形成系列经济活动过程,如教育和广告效应、价格调整、购买或销售、通货膨胀和失业等。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经济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经济主体的适应性导致经济系统的进化性。因此,本书将有限理性与经济进化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主体技术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把经济模型转化成由一系列相互作用主体构成的进化系统,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经济学体现。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本书设计了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1.2)。

图1.2 转基因植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是新兴的研究领域,与传统产业相比,在研究的对象、依托的技术手段、产业化的条件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本书的研究将在广泛吸收和系统综合相关技术产业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生物技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系统地描绘当前植物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并以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了完成研究目标,根据研究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系统分析方法。本研究是将转基因番木瓜放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来研究它的投入和收益问题,包括转基因番木瓜技术从研究、推广、产生效益,再到成本和收益的估计,测算其收益率。另外,本研究还要考虑生产区域资源布局,不仅涉及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机构、农户,还要涉及技术的推广单位、国家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等,这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第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转基因番木瓜总体经济效益总是以一定的数量指标为基础综合反映出来,同时也要考虑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研究转基因番木瓜经济效益问题必须有大量的数据和计算的指标值,并以此为基础,对转基因作物经济影响的相关问题,包括与常规的番木瓜品种相比较转基因番木瓜的投入情况如何、资源如何配置可以达到更好的产出效益等做出定性说明和判断。
第三,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转基因番木瓜经济效益评价的测算是在宏观计量层面展开的,而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成本收益计量又必须在农户微观层面展开,因为目前还没有宏观的统计数据。相应地,总体经济效率研究要在宏观层面展开,而利益主体的调查要在微观层面展开,将微观方法和宏观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研究顺利展开。
第四,统计资料与实地调查收集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科技统计资料以及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等,并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问卷调查表,弥补现有资料的不足,对各农户随机抽样调查,对转基因研究单位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对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
第五,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转基因生产者采用转基因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线性概率分析、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等二元选择模型;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意愿分析采用有序逻辑斯谛选择模型;转基因番木瓜经济影响分析采用损失控制函数模型和经济剩余分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