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移动通信网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作为一个商用网在中国开始建设运营,至今已经有27年的历史,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已经于2013年年底在我国正式发牌运营。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由于价格昂贵、用户少且没有竞争,对于网络建设质量指标的关注度不高、要求也较低。然而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开始,移动通信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且政府引入竞争机制,并在2008年扩大了竞争对手的数量。对于运营商而言,提升自家网络的各项指标,已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和建设特点,建筑内部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简称“室内覆盖”,下同)传播环境复杂、屏障严重,是移动网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然而,室内用户密集,是移动业务频发的区域,对竞争对手而言,室内覆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口碑,各家网络指标的优劣对比结果往往在室内场景下才能分出胜负。因此室内覆盖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室内分布系统作为一种手段长期以来被寄予厚望:一度被作为室内覆盖的终极解决方案来使用。客观来说,室内分布系统对于解决宏基站网络在室内的覆盖空洞(例如电梯、地下室、内部走廊楼梯灯区域)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在移动通信高速发展的今天,室内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补盲,而是要解决包括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和网络质量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单纯依靠室内分布系统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多年从事室内覆盖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并长期跟踪研究全国各地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总结了一套室内分布系统、宏网络和小基站多手段协同解决室内覆盖的经验和心得。在本书中,作者以 CDMA、LTE 和 WLAN 技术制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技术制式在室内多种场景下存在的网络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手段,并做出对比分析,可供无线网络规划、建设人员参考使用。
全书主体内容共分为7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和3种技术制式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室内覆盖的技术手段、规划方法和设计要求,并重点按场景分类介绍室内覆盖的策略、解决手段;最后对室内覆盖的新技术应用进行简要说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图标和实例分析,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室内覆盖解决方法、理解室内覆盖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步骤和过程。
本书由孔繁俊、张磊策划和主编,刘永洲、蒋晓虞和查昊负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的掌握和控制,孔繁俊、张磊、刘永洲、蒋晓虞、查昊、陈路、胡军、周建良、房玉龙参与了全书内容的撰写工作。
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以及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书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6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