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专文
重要讲话
校长胡海岩在“争创一流”计划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月23日)
1月15日,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和综合改革工作会议,部署了相关工作。今天,学校部署“争创一流”计划建设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推进规划编制和综合改革工作。我代表学校,介绍这两项工作的相关背景,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一、高水平推进“争创一流”计划
1.计划背景和工作回顾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认真总结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决定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争创一流”计划,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该计划对入选“985工程”的39所高校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其他入选“211工程”的高校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整个计划将“总体规划、分段实施”;2014年是计划正式启动前的过渡期,2015年到2017年是第一阶段,2018年到2020年是第二阶段。
2014年3月,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要求和建设思路,启动过渡期建设工作。我们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明确了建设重点。相关学院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提出需求,相关部门按照大学治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国际化、公共服务等7个专项进行论证,并将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统筹安排到各专项之中。经过3个月的论证,大家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更加关注绩效评价等建设理念基本形成共识,为规划和实施“争创一流”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今天下午各部门的汇报看,过去一年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同时清醒地看到,建设工作还存在若干薄弱环节和问题。例如,有些项目论证不切实际,经费需求过大,批准建设后突击花钱;有些项目论证没有真正聚焦到“一流学科”建设上,依然存在照顾情面、“撒胡椒面”等现象,未能集中使用;在有些项目执行中,部门间还缺乏有效沟通,统筹不足等。在今年的工作和“十三五”建设计划制订中,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2.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是瞄准“十三五”规划目标,落实综合改革的任务。学校的“争创一流”计划建设,要紧密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围绕综合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来谋划,将人才培养机制、学术科研机制、人事分配机制、资源分配机制等改革任务融入其中,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积极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各部门、各学院要通过“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综合改革,系统全面地确定“争创一流”计划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在建设目标上,既要突出国防科技特色、两化融合特色,还要明确学科在ESI中的位次、外籍教师数、外国留学生数等国际可比指标,真正体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建设目标确立后,必须用综合改革的思路来提出实现目标的途径和举措,着力汇聚卓越人才队伍、打造学科高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着力增强科研实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提高建设整体实效。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一流大学,资金短缺是最突出的问题。为此,学校将借鉴兄弟高校的经验,加大顶层设计和统筹力度,根据相关各渠道资金性质及支出范围的不同,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谋划和建设水平高、受益面宽的公共平台,如大规模科学计算、理化分析测试、研究型学习教室等平台,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今年的“争创一流”计划建设经费分配,将统筹各方面经费情况进行编制。对于各专项建设内容,则要兼顾发展和急需两个方面来编制。发展规划处将在学校顶层设计与整体统筹下,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争创一流”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学院的建设积极性,学校鼓励基础较好的学院进行综合论证,提出到2020年的学院建设目标、具体建设方案、综合改革措施、建设资金需求等。经过学校评审和批准,学院可获得各分项打包后的建设总经费,开展先行先试。
三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加速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科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单元,学科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科特色也是大学办学特色的体现。当今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学科竞争。学校将以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争创一流”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科体系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建设。
各专项负责部门、学院在制订和论证方案时,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紧密围绕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提升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水平。在讲话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部分,还要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四是瞄准凝练的重大问题,形成新的学科优势。本学期以来,学校组织了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凝练工作,主要目的是聚焦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开辟新的学科前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解决学校发展不聚焦的问题,打造学科新优势。对于已凝练成熟的重大问题,学校将在“争创一流”计划建设中给予支持。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校党委已通过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方式研讨了两化深度融合问题;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还要邀请军队、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学,使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了解国家安全、装备建设的需求,拓宽谋划未来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对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的凝练。负责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工作的部门,应着重做好策划和协调。我们要通过“争创一流”计划建设,大力促进学科前沿的开拓,大力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打造学科新优势,为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注入新活力。
在上述思路基础上,我们要抓紧启动今年的建设工作。近日,国家已下达2015年首批经费额度1.1亿元。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消息,首批经费额度约占全年经费的60%,因此预计全年经费额度为1.83亿元。学校将参照2014年预算编制超计划10%的做法,按照2亿元来进行2015年度预算论证。请发展规划处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统一布置,抓紧开展论证。
二、认真准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1.增强责任感,高度重视合格评估工作
教育部为了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文件和举措,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合格评估是其中之一。合格评估分为两类,对于2009—2011年获批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部组织专项评估;对于其他学位授权点,教育部在学校自我评估基础上进行随机抽评,抽评比例一般不低于20%。随机抽评的结果分为“合格”“限期整改”“不合格”三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根据合格评估结果和处理意见,分别做出“限期整改”或“撤销学位授权”的处理决定,处理决定将向社会公开。
这次合格评估是认真的、严肃的,绝不因为被评估对象是“985”高校、“211”高校或历史悠久的学位授权点而走过场。凡是学校有学科被限期整改,就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学术声誉,影响到其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如果学校有学科撤销,则不仅成为该学科的灭顶之灾,也对学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多年前,某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被撤销,曾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上级主管部门责成学校进行深刻检查,校领导甚至提出引咎辞职。
学校高度重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党委常委会认真研究了此项工作,决定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我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已召开了两次会议,研究如何做好合格评估工作,并对2009—2011年获批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部署了专项评估准备工作。我们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各相关部门、各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学院院长要直接负责这项工作,将其作为学院近几年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学科负责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落实好这项工作。
学院领导要善于引导广大教师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变为“有意思”的工作,进而充满热情、积极行动、责任落实、紧密配合,圆满完成合格评估工作。对合格评估工作重视、评估结果好的学院和学科,学校将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合格评估结果不好、甚至是被撤销的学科,将追究学院和学科的责任、严肃处理。
2.强化以评促建,建设优势学科为主的学科体系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这次合格评估覆盖所有学位授权点。教育部学位中心还计划于2016年年初,开展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工作,该评估同样覆盖全国所有高校的所有学科。此外,教育部还将于2015年启动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水平评估工作。
如果说合格评估关注学科的质量底线,水平评估则关注学科的相对地位。前者关系到生存,后者关系到发展。2012年,教育部组织了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此后便将该评估结果作为分配办学资源的重要依据,包括“争创一流”计划经费和大学内涵发展经费。同样,教育部会将2016的水平评估结果作为2017年“争创一流”计划中期考核和投资调整的重要依据。
从我们了解的信息看,今后的学科评估将有如下特点:一是强制性的全覆盖,而不是过去的自愿报名或随机抽查;二是有更多样的分类,按照学科门类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三是更加关注学术贡献;四是将对在校学生质量和毕业学生质量进行调查;五是将力争使资源性与成果类指标协调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更加适应社会、行业需求,更好地起到正确导向作用。
为了做好以评促建,学校已根据学科综合实力和以往评估结果,将全校38个一级学科划分为4个梯次,分别含有8个、10个、6个和14个一级学科。学校将在此基础上实行规模控制,动态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学科布局结构,不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建成若干国内引领、国际知名的一流学科,形成以优势学科为主的学科体系。
对于第四梯次的学科,学校将选择必须保留的若干学科继续予以支持和建设,使其尽早达到第三批次的水平;同时关停并转若干与学校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水平不高、发展前景不好的学科,进而消除第四梯次学科。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但只要大家认同“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能够逐步取得共识,就能够下决心推进。
最近学校教务处委托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3届全体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回收的上千份问卷看,毕业生对第四梯次的若干学科和专业评价很低,而且影响到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对第四梯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调整,就是从“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出发思考问题,从广大学生是否受益和满意出发去进行改革。被调整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应该服从这个大局,并相信学校、学院会妥善安排好教师的转型和分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与车辆学院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率先决定撤销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和相关的硕士、博士学科,重点建设机械工程学科,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学校要求各学院向机械与车辆学院学习,利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契机,认真思考今后五年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思路,统筹规划、理性分析,有所为、有所不为,尽早提出关停并转方案,集中精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对于经过论证后确定继续建设的学科,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和建设,真正推动内涵发展,高质量通过合格评估。
3.积极参与国际评估,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
为了调动各学科参与评估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提出由学科自行申报评估方式,然后学校进行统筹。从第一轮征求评估方式的意见汇总来看,大部分学科没有选择国际评估,而是选择国内同行专家评估。这与建设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目标相差甚远。
近年来,尽管学校的办学国际化进程明显加速,但与同类高校相比仍有显著差距。例如,今年我校留学生刚达到1209人,而卓越联盟中的同济大学留学生已达5225人,是我校留学生数的4.3倍;同为军工院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学生已达1704人,是我校留学生数的1.4倍。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差距,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对开展国际评估的信心不足。
然而,开展学科国际评估就是要以评促建,促进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努力提升建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国际评估将邀请被评学科领域的5~7位国外知名专家,采用通讯评议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对学科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工作条件、教育质量、研究水平等要素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无疑将大力促进学科的办学国际化进程。
近几年,管理与经济学院为了提升办学水平和影响力,先后主动申请参加AMBA和EQUIS国际专业认证。在专家组来校进行认证的过程中,我作为校长分别接受了评估专家组的面谈,深切感受到国际评估带来的压力,感受到国际评估对办学水平的推动,尤其是办学国际化的促进。管理与经济学院也正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作用下,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办学国际化明显加速,在校留学生人数超过300人,连续多年入选A类学院。
在“争创一流”计划建设中,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打造学科高峰、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任务,而学科国际评估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希望第一梯次的所有学科、所有理学学科、有志于向国际水平看齐并加快国际化的学科积极参与国际评估。对于参与国际评估的学科,学校将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倾斜支持。
老师们、同志们,希望各学院、部门将“争创一流”计划建设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作为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和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精心谋划、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局面。
瞄准一流大学目标 全力推进改革攻坚
——校长胡海岩在学校七届八次教代会和十二届八次工代会暨2015年学校工作会上的报告
(2015年3月9日)
受校党委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2014年度工作总结;二是阐述学校建设的目标内涵;三是2015年度工作部署。
一、2014年度工作总结
(一)科学谋划,统筹全局,推进完成重点和专项工作
圆满完成校党委年初确定的推进“2011计划”、启动“争创一流”计划等重点工作。尤其是精心组织和全力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资金管理与分配等新机制,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牵头组建的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认证。与此同时,还完成和推进了以下专项工作。
1.完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
在中央第42督导组指导下,聚焦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整改;完成42项整改、11项专项整治、25项制度建设任务。整改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对校领导评价“较好”以上比例为95.9%,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评价“较好”以上比例平均为92%。
2.完成党建创优工程(二期)工作
高度重视,以评促建,系统梳理和优化各级党组织建设工作,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
3.通过一级保密资格复查
精心组织保密资格复查筹备工作,建立奖惩制度,推进以评促建,认真改进工作;高水平通过专家现场复查,成为新标准颁布后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一级保密资格”复查的全国第一所大学。
4.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
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谋划顶层设计,制订工作方案,构建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职能部门配套专项规划为衔接,院级规划为实施着力点的规划体系;推动办学数据分析论证,为开展“十三五”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5.全面谋划综合改革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八次会议精神,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综合改革,确定工作方案;各工作组召开20多次研讨会,到40多个基层单位调研;在全校征集对改革方案的意见,修改形成了改革方案初稿。
(二)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1.学科建设
全面启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促进学科结构优化和内涵建设,关停并转部分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遴选产生新一届责任教授小组;成功推荐10位专家入选新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在3个组实现成员数零的突破。
2.队伍建设
在引培学术带头人方面,实施人才强校“2132”工程,推进“拔尖青年学者引育计划”,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新增3位“千人计划”教授,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国防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3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改革绩效津贴组成结构,突出贡献激励、分类激励;进一步加大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的投入力度;创新多模式聘用机制,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实行年薪制和聘期目标考核。
3.人才培养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完成专家评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设立数理基础实验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改革立项4项;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新增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4门“慕课”课程,15种教材入选“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获批国家级“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促进学生科技创新,2件作品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十佳”的第一名、第二名,学生创新团队被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获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奖数量并列全国第三;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MBA教育通过AMBA国际认证,博士生不断发表高水平论文,研究生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金奖、银奖各1项。
在招生与就业方面,本科生入学成绩在21个省份进入“985”高校前15强;硕士生生源中来自“985”高校的比例达45.1%,接收推免生人数增长47%;本科生就业率达96.79%,研究生就业率达98.20%;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部门和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1.69%,各项指标稳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4.科学研究
在科技产出方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获国防科技奖一、二等奖的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获专利授权620余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197篇,被SSCI收录41篇,1篇论文入选“2013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获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爆炸监测检验与物证分析平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研究中心”分别通过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立项建设论证。
在基础研究方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1项,经费达1.51亿元,经费数再创历史新高;再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973”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3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在国防科研方面,获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4项、技术基础项目2项,探索一代重大项目4项、火炸药科研专项2项;作为总师单位承担型号研制项目5项,首个作为总师单位完成的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定型批复。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海军装备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IBM公司、中海投公司等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成立北京理工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学科性公司;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5.办学国际化
在重点国际合作方面,与莫斯科大学、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联合创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积极推进学校筹建工作。
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首次长期聘任2位非语言类外籍教师,聘请长期外籍专家人数同比增长20.5%;执行高端专家项目2项,“外专千人计划”1项,聘请专家教授391人次;1位“外专千人计划”专家获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在教育教学国际化方面,采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达到86门;本科生海外交流人数达到773人次,研究生达596人次;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超过1200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总额进入全国高校前10位。
6.条件保障与服务
在基础建设与资源调整方面,完成良乡校区三期土地征地工作,三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已批复立项;国防科技园、机电实验大楼、留学生公寓已封顶;完成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学院机关整体搬迁工作;开展科研条件项目建设统筹,大力推进京外实验基地建设项目。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办公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建成以“迎新网站”和“i北理”微信公众号为主的“数字迎新”平台;实现主要教学和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出口带宽大幅提升;优化调整图书馆馆藏资源,满足两校区办学需求,承建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馆获得好评。
7.党建与思政工作
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作为中央组织部遴选试点高校,开展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党员先锋工程计划,深入推进学生党员先锋工程蓬勃开展;深入推进学生红色“1+1”党支部共建活动,2个支部荣获北京市三等奖。
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建成中关村校区艺术馆;编写学校文化建设丛书,制作的系列专题片多项获奖;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德育答辩”等六大品牌活动,推进“德学理工”计划。
8.和谐校园建设
在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积极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等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召开教代会提案“面对面”答复暨通报会,实现教代会提案网上公示和答复;关注学生权益,推出学生权益信息中心权益热线。
在服务师生方面,坚持为师生办“实事好事”,年初确定的计划全部完成;将附属小学委托附属附中管理,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为全校45岁以上教职工进行肿瘤筛查;为1200多个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为400余户离退休职工安装了“一键式”家庭医生服务终端;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在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方面,支持民主党派发展建设,民盟支部被民盟北京市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推进工会建设,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光学精密仪器课程群研究型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积极发挥离退休教职工作用,提高离退休教职工生活补贴标准,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合格老干部之家”“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明确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
2015年,学校除了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工作,还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制订“十三五”学校事业规划,确定综合改革方案。其中心任务是确定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通过综合改革,加速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
创建一流理工大学是几代北理人的梦想和抱负。2009年召开的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分三步走,建设国内一流理工大学、亚洲一流理工大学、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愿景。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已朝着这个愿景前进了一大步,并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愿景的认识。为了完成上述中心任务,需要运用战略思维来观全局、谋长远,尤其是要明确到2020年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内涵,找准关系到全局性、长期性成败的深层次问题,通过综合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实现建设目标。
(一)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实施的“争创一流”计划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到2020年建成若干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因此,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应具备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时代特征等基本要素。
首先,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中国一流大学必须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一流大学必须赢得国际竞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一流大学必须加快提升自身整体实力、国际合作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学术水平与社会贡献等方面产生重大国际影响,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争,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国家层面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发展,深化改革,一批重点建设大学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跃上新台阶。“争创一流”计划突出强调“强化目标、明确标准、分类支持、突出绩效”。一方面引入国际通行的评价体系考核高校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尊重各高校办学历史和特色,鼓励各高校有所侧重、集中精力,汇聚若干学科高峰,避免千校一面。
从我校发展看,近年来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国防特色,促进理工融合,扩大开放办学,办学水平显著提升。面对国家和人民对一流大学的殷切期望,既要紧紧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出自身特色;又要敢于“亮剑”,与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同台竞争。因此,我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包括解决国家急需和跻身亚洲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两个方面。
(二)解决国家急需的目标内涵
一是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培育出杰出人才。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中心的迁移与大国崛起息息相关,一流大学培养的杰出人才在政治经济博弈、科学技术竞争、文化传承创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持久强劲的人才动力,只有能持续培育出杰出人才的大学,才称得上是一流大学。
对我校来说,持续培育杰出人才是建设一流理工大学的首要目标,其内涵包括:将立德树人牢牢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术为基、育人为本”作为第一价值追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方法,营造杰出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大学文化等。
二是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已发展步入“新常态”,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而且是“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央提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建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多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多的智能等方面彼此交融,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难题。
对我校来说,提升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是建设一流理工大学的重要目标,其内涵包括:敏锐把握“新常态”下面临的新任务、新机遇,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构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的高水平政策法规研究等。
三是面向新军事变革和未来作战方式,切实提升创新能力。自20世纪末起的新军事变革以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空间多维化等为显著特征,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演变以及国家战略布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已从跟踪追随向比肩发展转变,要在新的起点推进武器装备建设,关键就是要抓住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
对我校来说,提升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一流理工大学的重要目标,其内涵包括:瞄准我军未来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需求,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特色发展路径,建设若干引领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干学科,打造若干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成果荟萃的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提升服务国防现代化的能力。
(三)跻身亚洲一流的目标内涵
世界高等教育界并没有统一标准来界定一流大学,但常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办学指标来评价大学。我们基于国际公认度很高的评价工具ESI来分析我校与6所著名理工大学在学术研究绩效方面的差异,进而阐述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
这6所参照大学分别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IT)、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IT)、韩国先进科技学院(KAIST)、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IITD)、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IITM)、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它们不仅是所在国家的一流理工大学,而且对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作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看总体水平。在进入ESI的学科数量上,GIT以17个位居首位,我校仅有5个位居第6位,仅优于IITM。GIT在ESI的总排名进入世界前200位,代表了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水平;TIT、KAIST进入前500名,亦即ESI排名前10%,代表了亚洲一流理工大学水平;HIT很接近上述两校,我校、IITD和IITM尚处在1000位左右。结合三个最著名世界大学排行榜——QS、TIMES、ARWU来看,上述结果基本反映了7所大学的办学水平。近年来,我校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迅速提升,但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大约是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2/3,仅是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1/2。今后,我校要全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学术产出质量。
二看办学规模。我校全日制学生、本科生、硕士生等数量均高于国外的5所大学,但博士生、博士后、留学生数量处于中游,全日制学生中的博士生占比仅高于IITD和IITM;表明我校应控制学生规模、调整结构。我校全职教师数明显高于国外5所大学,但学术产出总量尚有差距;表明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不强。我校年度总经费和研究经费均已超过TIT,接近KAIST,占地面积略低于GIT、KAIST,比TIT多一倍左右,总建筑面积甚至比GIT也多出一倍;表明我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今后,我校要控制办学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提升人均学术产出。
三看主干学科。这7所大学均以工程学科群作为主干学科。目前,GIT、KAIST、TIT、HIT的工程学科群已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HIT作为国防科技特色高校,在工程学科群的基础研究方面已比肩GIT;尤其是该校近5年的论文总数、被引频次都迅速提升,有望在2020年前后赶超GIT,跻身世界前万分之一行列。值得指出的是,HIT取得如此业绩并非单纯因为其工程学科群的教师规模大、论文数量多,而是单篇被引数、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学者数名列前茅,表明其工程学科群的原始创新能力强。我校在ESI各学科排名中,工程学科群的权值最重,覆盖航天、力学、兵器、机械、动力、光电、仪器、信息、控制等主干学科,拥有学校最优质的办学资源,直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今后,我校要提升工程学科群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力争其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
四看基础学科。除工程学科群外,我校还有4个学科群进入ESI排名,按照ESI Top指数高低依次为化学、材料、数学、物理。其中化学、材料学科群位居进入ESI的学术机构前50%,数学、物理学科群则分别位列83%、92%,已基本实现了对IITD和IITM的超越。我校这4个学科群的共同特点是,近年来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引用频次正逐步接近亚洲一流理工大学水平。从7所大学进入ESI排名的学科分布看,这4个学科群是一流理工大学必备的基础学科,不仅代表学校探索科学前沿的能力,更决定着学校发展后劲。我校上述学科群的教师规模不大,能进入ESI已属不易。今后,我校要做大做强这4个学科群,进而推动理工交叉、融合发展。
五看发展潜力。在时间尺度上,我校2009年前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偏低,之后迎来一段提升期;近几年,GIT、HIT同样提升较快;KAIST处在平稳增长期;TIT、IITD、IITM则出现停滞甚至衰落。我校可望很快全面超越IITD和IITM,逐步接近亚洲一流理工大学水平。在学科宽度上,我校的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是为数不多、可望通过努力进入ESI的学科群。计算机科学是我校最接近ESI门槛值的学科群,也是当代一流理工大学的主干学科群;我校生物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数量距离ESI门槛值还很远,但论文质量呈现一定的竞争力。今后,学校要加强这些学科群的建设,尤其要提升其创新能力。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为了实现到2020年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我校必须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形成基础学科提供动力、新兴学科位居前沿、主干学科跨入一流的新局面。
值得指出的是:解决国家急需和跻身世界一流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对目标。从表面看,跻身世界一流的目标内涵似乎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水平,而解决国家急需的目标内涵似乎更加侧重应用研究水平。但从本质看,国家急需,尤其是与世界军事强国博弈产生的国防科技急需是原创性研究的“源头活水”,能引发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此同时,只有面对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才能通过协同创新,培育杰出人才,解决国家急需,引领社会发展。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漫长进程中,只有将“解决国家急需”和“跻身世界一流”这两大目标内涵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放眼全局、而不是局部,瞄准长远、而不是当前,着力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获得局部的、暂时的、表面的小胜,才能早日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为迈向世界一流理工大学铺平道路。
三、2015年度工作要点
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精心筹备和召开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瞄准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来谋篇布局、统一思想,通过综合改革来提升“解决国家急需、跻身世界一流”的能力。
(一)重点工作
1.筹备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
精心筹备并召开党代会,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新时期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奠定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编制学校“十三五”规划
在党代会确立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基础上,强化统筹和协调,编制好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子规划;建立健全规划阶段检查、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
3.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依据国家“争创一流”计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需求,组织开展“综合改革、争创一流”大讨论,制定综合改革方案及各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综合改革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先期推进共识度高、需求迫切的改革举措,鼓励改革基础条件好、主动改革的学院和单位先行先试。
4.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工作
全力做好“安全与防护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运行工作,力争通过国家认定;进一步完善“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机制;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集聚作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主要工作
1.聚焦主干、谋划长远,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一是做好学科建设专项规划。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推进“争创一流”计划的实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关停并转”,将资源向优势学科和有发展潜力学科集中;完成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凝练,凝聚学科方向和发展重点,提升解决国家急需和跻身世界一流的竞争力。
二是准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坚持以评促建,推动学科内涵发展,确保高质量通过合格评估;按照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标准,进行学科国际评估试点,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
三是做好各类学科协调发展。通过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理科建设;研究和制定政策措施,促进理科与工科密切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和创新;谋划和建设精品文科,支持文科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开展政策研究和咨询,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2.引培并举、优化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2132工程”确立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卓越学科带头人发展计划”,汇聚高端人才;积极做好院士增选和“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的组织申报工作;统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关系,兼顾好高端引领和整体推进的关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狠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结合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预聘制”等举措,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教师;要将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作为引进和补充教师队伍的标准,提高拟入校教师队伍人员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推进“人才特区”筹建工作,确定其组织构架,组建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试点筹建“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做好“人才特区”的资源投入和运行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深化岗位分类管理,筹备新一轮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适度调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程序;建立岗位分类设置标准,全面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职员评聘制度,激励管理干部潜心做好本职工作。
3.全员育人、革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营造良好的育人条件和氛围。科学制订本科教学计划、硕士和博士培养方案,使课程计划纵向贯通衔接,横向交叉融合;加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成绩与学籍管理、教学成果与奖励等教学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建立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网上评教制度,严格实行教学质量公示和问责制。
二是推进本科教学改革。通过增加小班教学比重、增设高端交叉课程、引导研究型学习、探索“慕课”教学、加强创业教育等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推进课程改革,增加研究性课程,减少重复性、常识性和缺乏深度的课程;以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依托,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
三是做好研究生培养改革。在人才培养类型与模式、导师责权机制、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充分调动导师主动教和研究生主动学的积极性;继续做好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工作。
四是继续提高招生和就业质量。精心实施本科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大类专业招生和国防特色专业招生改革,探索跨学院大类专业招生;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招生资源配置挂钩机制改革;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维护和拓展就业渠道,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五是强化立德树人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化德育工作内涵,强化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实施“德学理工”计划三期、“中国精神”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健全本科生学业辅导工作体系,探索专业培养、生活实践、党团活动联动的学风引导机制,塑造优良学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及条件建设,设立学生综合素质必修学分和评价标准,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承办好全国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
六是深化继续教育改革。促进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融合与发展,积极发展职业学历教育;加强远程学历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建设,优化继续教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明确职能、制定规划,推进国际教育学院的建设。
4.优化结构、交叉创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科技工作新常态,激发创新潜力,提高科技投入,增量增质;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增长点;巩固和强化国防科技优势与特色,力争在科研条件能力建设和国防重大重点工程任务上取得新的进展;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组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开放的、民主的、争鸣的学术氛围。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平台的整体布局和管理创新,厘清国家级平台与学院、学科间的关系;在宇航、生命、制造、管理等领域以及地面无人平台、信息数学表征等交叉领域谋划新的创新平台;做好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北京市高精尖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整合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设高水平智库。
三是促进高水平科技产出。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激励教师从事前沿性、原创性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保证重大项目任务的落实,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积极拓展与军工集团、著名国际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动适应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5.量质并重、提升内涵,推进办学国际化
一是提升办学国际化能力。积极推进学院和学科的办学国际化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对办学国际化的认识;做好引智与培训工作,大幅增加外籍教师数量;继续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平台、科研与学术交流网络平台等建设。
二是加速办学国际化进程。重点推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申报筹建工作;启动与英国里丁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海外培训的规模和水平,支持教师申请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大力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赴世界名校从事毕业设计和合作研究;积极争取资源,大力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
三是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和留学生教育趋同化管理;进一步开拓海外高层次招生平台;继续扩大在校留学生规模,不断优化结构,扩大学位生比例。
6.完善体系、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关于党委全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党群工作会的有关规定》的修订以及综合改革方案,组织研究实施细则;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章程》对已有制度和文件进行梳理、修改、废除等。
二是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组织召开第八届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促进依法治校;探索校长办公会主要内容公开、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综合改革、规划编制等重要工作中的作用;做好董事会向理事会转型,完成换届工作。
三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二级单位关键绩效评价激励制度,完善学校评价学院绩效、学院评价教职工绩效的分级评价机制,营造争创一流、不甘落后的文化氛围;改进考核办法,简化程序,表彰激励先进,警示敦促后进;构建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学术研究评价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逐步将评价标准纳入人事制度改革;鼓励条件成熟的学院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试点改革;做好卓越大学联盟本年度轮值主席工作,深化与联盟高校间的合作,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7.全力推进、突出重点,加快条件保障建设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完善各校区的办学规模、功能定位、学科布局、校区规划;完成良乡校区土地整理和三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国防科技园、机电实验中心、留学生公寓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中关村校区锅炉房升级改造,加强节能平台建设;开工建设良乡校区工程训练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完成良乡校区“文科组团”和中关村校区医院建设设计方案;推进京外火工品实验区征地、规划、建设计划及西山实验区综合楼建设论证计划;统筹协调,科学配置房屋资源,优势资源向人才引进、重点项目倾斜,全面实行成本核算。
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制定全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资源集约、平台统一;整合校园一卡通数据,推动学校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数据集中共享;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促进科研和学科建设;建设基于移动环境的学校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学校信息与服务整合;继续推进学生“一对一学业辅导”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学生学业辅导工作;提升部门信息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为决策部门和学院学科建设提供定制化服务,搭建科研信息管理和科技评价平台。
三是加强各类服务保障工作。加大财政资金的争取力度,推进预算执行;重视教育基金会工作,积极做好筹资工作;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继续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加强图书、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宣贯保密认证新标准,整改认证复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保密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建立常态化保密检查机制;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继续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建设高效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8.齐心协力、凝神铸魂,抓实党建思政工作
一是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模式改革;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建立管理队伍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改进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
二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落实上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审查和处置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重点领域的监管。
三是加强宣传文化工作。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认真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育人文化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丰富实施平台和抓手;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挖掘、凝练和宣传徐更光院士的崇高精神;提升办学国际化宣传能力,进一步完善校级英文网站建设,推动全校二级学院英文网站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统战、群团、离退休等工作。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大力支持工会工作,推动教职工之家建设;深化“信仰·青春·阳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校友、服务校友、凝聚校友的工作,做好75周年校庆工作。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今年是我校创建亚洲一流理工大学进程中极其关键的一年,也是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一年。作为北理人,让我们胸怀北理情,放眼全局、志向高远、激情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北理梦!
金书波在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5月26日)
值此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同志的委托,我代表部党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奋斗目标,注重内涵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有效国防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抢抓机遇,积极推进良乡校区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和环境,为今后的发展尊定了基础。校党委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批典型,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学校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教工委、市教委等各部门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志们,这次党代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将全面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署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对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主要任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第十三届校党委的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和纪委领导班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一流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新要求。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在全面审视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发展成为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到2040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远景目标,这是把北京理工大学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我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希望学校新一届党委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改革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朝着远景目标奋力前行,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做出新贡献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70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传承延安精神,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同步,与时代脉搏共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全校师生秉承“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大力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开拓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会更美好。我们正处在一个春和景明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寄予很高期望。希望学校新一届党委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按照部党组提出的“质量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铸校”的要求,紧紧盯住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努力推动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聚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式发展。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推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积极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师生活力,努力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中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课堂教学和科学实验的有机结合;瞄准科学前沿,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把北理工打造成为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和国防科技的创新基地、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需要的人才聚集高地,为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做出新的努力!
三、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希望学校新一届党委继续发扬党建工作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听党的话跟党走。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打造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团结进取、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好人用好人,努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特别是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严格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加强廉洁校园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学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北京理工大学政治生活和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于确立今后五年及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思路和目标任务,对于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牢记使命、把握机遇、不负重托,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光辉业绩!
预祝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圆满成功!
苟仲文在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5月26日)
经过认真筹备,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2009年11月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工信部党组和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大力实施学科优化战略、教育创新战略、科研提升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理工大学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构建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推进了“党群零距离”“德育答辩”等品牌活动,积累了一批好经验,2010年学校第三次获得“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向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全党全国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际召开的一次大会,也是在总结“十二五”、谋划“十三五”这个重要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大会。开好这次党代会,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谋划新时期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代表认真履行神圣职责,把这次大会开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大会,发扬民主、求真务实的大会,振奋精神、促进发展的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对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党委提三点希望:
一、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学校党的建设,为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要理念、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中央和市委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去年下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三次做出重要批示,中央印发两个重要文件;郭金龙书记明确要求,北京高校要高标准落实高校党建各项任务。希望新一届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使命上来,切实增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自觉。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理论武装,积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三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决策规则和选人用人机制,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水平。四要统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五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带校风促学风。六要认真研究落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七要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的学校党建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推动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的协调统一。八要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健全责任体系,推动责任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新一届党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认真落实《北京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抓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把握落细、落小、落实的原则,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二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政课纳入体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强化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健全评聘、考核和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思政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三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发挥“德学理工计划”“德育答辩”等品牌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和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四要深入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有针对性地做好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史、国史教育,帮助新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五要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六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北京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的重要作用,为实施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工程、提升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做出更大贡献。七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加快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当前,北京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四个中心”的新定位,深入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北京市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北京高校在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创办以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和首都航天、兵器、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和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希望新一届党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大局,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更好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首都的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首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培养首都改革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瞄准首都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和协同创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相信,在工信部党组和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北京理工大学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北京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改革发展,努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最后,预祝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凝心聚力 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校党委书记张炜在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5年5月26日)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本次党代会,是在学校进入综合改革、争创一流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抢抓机遇,知难而进,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一、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的五年,是我们朝着目标愿景不断迈进的五年。全校师生员工争创一流的意识、努力拼搏的精神、干事创业的劲头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学科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实施学科优化战略,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特色发展路径,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促进交叉融合,努力打造学科高峰。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11个,在数量翻番的同时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新增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专业1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在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工科继续走在前列,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蝉联第一,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实施“理科振兴计划”,实现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统计的全球学术机构前1%;特色文科建设有较大发展,MBA项目通过了AMBA专业学位国际认证,管理学院通过EQUIS国际认证;数字表演与仿真、光机电微纳制造等6个交叉学科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重点专业12个。
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推动实施强师兴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汇聚高端领军人才、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建设创新团队,努力营造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设立“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一批支持计划,重点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学校教职工总数增加到3536人,其中专任教师2105人,比2009年增长9%。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名师15人,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逐步建立了教师分类分级聘用和评价制度,实行了绩效津贴总额核算、学院分配管理,不断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科研活动。
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实施教育创新战略,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激励创新、德学并重”,加强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以基于学习成效的教育方式为标准,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实践教学的“四融合”特色体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施“明精计划”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以国际等效的专业认证引领高水平专业建设,不断创新校企联合培养工科人才的模式。大力推进网络化教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展迅速。加强新教师培训,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获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规划教材59部。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批建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入选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五年来获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年会“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9项,大学生的各项实践创新学科竞赛成绩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第13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位列团体总分第二。半数以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在近三年的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3%以上。
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生源中来自“985”和“211”大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坚持分类培养,加强基础、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多位研究生的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高被引论文。博士生获国际工程光学学会顶级奖学金、我国控制理论界最高水平的青年学术奖项——关肇直奖等,在国际竞赛中获重要奖项的数量不断增加。在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取得突出成绩。
科技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实施科研提升战略,国防科研优势进一步凸显。五年科技投入经费共计90亿元,年均增长13.6%;与2009年相比,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长2倍,国家社科基金大幅增长,横向科研经费翻番。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6个,“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不断完善军工科研生产保障机制,顺利通过了新一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一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复查。作为总设计师单位承担重点型号项目6项,首个作为总师单位完成的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定型批复。牵头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有效国防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智库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政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与各军工集团的全面合作,扩展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为加快构建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推动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办学,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发起建立了两个国际大学联盟,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签订校级国际合作协议229项,伙伴学校增长30%,合作建设了两所孔子学院。获批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建设全英文教学本科专业4个和研究生专业14个。外籍教师人数稳步增长,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研究活动人次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达到了每年500余人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占在校生比例超过20%,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和实施学术交流较五年前增长3.6倍;外国留学生规模超过1200人。
现代大学治理更加科学。推动实施深化改革战略,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民主集中制,推进依法治校。制定完成《北京理工大学章程》并获教育部核准。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形式,完善学部制度,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创新教代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问题决策听取教职工群众意见制度、通报情况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探索实施职员制,开展职称学院评审试点,扩大基层单位在经费使用和岗位分配上的自主权。
办学基本条件日臻改善。坚持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年度总收入大幅增长,2014年达到38亿元,是2009年的2.2倍;学校资产实现翻番。完成了良乡校区的征地和规划工作,新建基础设施41万平方米。通过资源调整和信息科学实验楼等相继投入使用,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学院等陆续进驻良乡校区,初步缓解了办学条件紧张的局面。成本核算体系不断完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成“数字校园”。校友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大学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合力。成功举办建校70周年校庆。积极推进学术文化、人才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凝练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明确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建成校史馆、徐特立纪念馆、艺术馆等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挥论坛、校园媒体、校园景观等资源的文化承载和传播作用;编撰学科专业史丛书;以艺术节、演出季等为主线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校大学生足球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佳绩。
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通过了北京市“平安校园”验收。关心教职工生活,坚持每年为师生员工办十件实事好事;重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组织团购良乡1252套商品住宅,积极促成委托理工附中承办附属小学;实施“健康工程”和“温暖工程”,积极开展对困难学生、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在职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收入不断提高;通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校园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党建思政工作再上台阶。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开门整改、群众监督,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实施“党群零距离”“五个三比”等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坚持立德树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德学理工计划”,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本科生班级制度。德育答辩工作成效明显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和交流轮岗。提出并推进调动辅导员及老中青干部队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党委不断加强对工会、教代会、团学组织及统战工作的领导,并注重发挥其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中组部遴选试点高校,开展了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学校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称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建创优工程(二期)评估验收中获得优秀。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校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离不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几代北理工人艰苦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向学校老领导、离退休教职工,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方向。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人民满意的一流大学。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这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是学校党委必须认真履行的第一责任。
——必须坚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只有始终将学校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着眼于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前沿,才能不断奋发有为、不断迎难而上、不断追求卓越,才能攀上世界高等教育之巅。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紧跟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势和浩浩荡荡的教育大潮,才能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才能不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坚守特色。只有始终坚持延安精神、军工文化,坚守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品格,弘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必须坚持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只有坚持学术为基,才能集中资源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营造一流氛围;只有坚持育人为本,才能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坚持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只有始终相信群众的智慧、基层的力量,才能激发所有师生的聪明才智和无限才干;只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才能攻坚克难、梦想成真。
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与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师生员工的期待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学科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亟待深入凝练,学科实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地、信、天”集成、工理管文协调发展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需创新和完善。
——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的实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需进一步调动,管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意识尚需进一步强化,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需完善,教风、学风建设还需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础研究依然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研经费筹措及创新平台集成能力有待加强,高水平论文和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学校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新增建筑面积相对减少,存量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公共平台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尚未从根本上取得突破。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尚不够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以及激情进取、争创一流的劲头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思路和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不仅是几代北理工人的共同梦想,更是当代北理工人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建设发展目标和“6+1”发展战略,我们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从国际竞争、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区域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中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抢抓战略机遇,赢得发展先机,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继承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学校发展成为亚洲一流理工大学。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较为完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支撑条件更加完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批顶尖人才活跃在世界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若干学科专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达到亚洲一流理工大学水平。
到204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学校治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成就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一批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达到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力争达到:
——学科布局结构更加优化,面向国际前沿的新兴方向不断拓展,学科水平大幅提升。进入全国前2名或前10%的学科达到15个左右,其中5个学科达到全国第1或前5%;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进一步增加,工程学科群进入全球前1‰行列;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国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主干学科专业通过国际评估认证。
——教职工总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结构合理。汇聚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20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100名学术领军人才、300名青年学术骨干、20个卓越教学科研团队。外籍教师人数超过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术经历的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生源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实践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基地更加完善,形成纵横贯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国际化课程、全英文教学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比例达到60%以上,到2020年授予博士学位数达到6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2600人。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平台更加完善。五年科技投入经费超过120亿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以上,力争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建成20个以上校级涉外及港澳台联合学术机构,主办或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超过100次。
——办学经费筹措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新增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中关村校区成为以工科为主的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国防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基地。良乡校区成为以理科、文科、新兴交叉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同时逐步成为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基地。西山实验区成为以车辆与动力工程、阻燃材料、含能材料与毁伤技术研究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秦皇岛校区成为以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为主的教育教学基地。珠海校区成为以服务于珠三角为主的人才培养基地。怀来实验区(筹建)成为以“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工程与技术”为主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国家实验室为长远目标。
三、主要建设任务和措施
面向2020年的发展目标,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全局工作的领导,运用战略思维观全局、谋长远,加强统筹集成、综合协调,推进内涵发展和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
(一)强化特色、拓展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聚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施“争创一流”计划为抓手,以国际一流学科为参照,加强学科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积极凝练和拓展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背景下的学科方向,努力建设重交叉、有特色、入主流的优势特色学科。确保“兵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一和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巩固和提升优势工科的竞争力。鼓励理工交叉融合,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活动,形成理科支撑工科提炼和解决科学问题、工科支持理科特色发展的理工融合的格局。引导、促进管理和人文社科特色发展,打造精品文科。
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认真进行学科评估,积极探索国际评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强特色鲜明、优势彰显的重点学科,培育国家急需、富有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促进缺乏影响、贡献不大的学科为主干学科发展服务,使学科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协调。
(二)培引结合、分类管理,汇聚高端人才队伍培育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实施“卓越学科带头人发展计划”,遴选支持具有重大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实施“杰出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培育一批学术造诣精湛、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实施“教学名师计划”,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育人、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学骨干;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在师德、职业道德、教学法、课堂讲授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教学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
深化教师队伍分类管理。进一步深化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强化岗位意识。突出岗位聘期目标业绩和质量导向,明确各类岗位的业绩标准,完善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教师评价和奖惩体系。建立岗位流转和退出聘用制度,形成增量稳步增长、存量合理分流,早期重竞争、后期重稳定的教师长效晋升流转机制。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薪酬增长科学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体系,关注薪酬的保障功能,重点强化并充分体现绩效工资对优秀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业绩的激励功能。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元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
(三)强化基础、提高素质,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规划适应多种人才成长目标的多模式、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知能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建立模块化、高弹性、纵横贯通的课程体系;完善系列化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拓宽课程资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加大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继续实施以基于学习成效的教育方式理念为统领的专业提升计划,加强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开展国际等效专业认证,显著提升各专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形成个性突出、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为依托,以高质量研究型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课建设,增加科研方法论课程,形成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和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以“双导师”制为保障,以工程博士培养为牵引,推动以案例式、实践式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增进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探索科教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通过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提升研究生国际竞争力。
确保优质师资有效投入教学。加大教学激励投入,设立徐特立教学奖,激励教师投入足够精力用于教学;强化研究生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力,深化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鼓励导师跨学院、跨学科招收录取优秀学生,强化导师对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形成各类资源向培养质量高、培养条件好的单位和导师倾斜的政策导向;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特色和水平。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坚持“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育人目标,营造“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打造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加强建设和集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平台,推行职业生涯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完善学生发展工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引导和支持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建设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学生综合事务的集中式服务,提高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协调发展、交叉融合,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做好顶层设计。组建战略研究团队,建设研发平台,提高研发能力,组织动员广大师生投身创新,扩大学校在国家、行业层面的话语权;认真组织做好装备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研条件建设“十三五”规划论证与编制工作,做好面向国家各部委、行业集团、地方政府区域等的科技规划,组织策划和实施一批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项目。
完善评价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结合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基于成效评估,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交叉研究、成果转化和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
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巩固和强化国防科技优势与特色,培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学术成果,实现增量增质。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建立国防特色鲜明的高端智库,增强服务国家社会决策的能力;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交叉合作,促进“地、信、天”集成发展,满足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发展和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拓宽服务面向和研究领域;聚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把握战略机遇,增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的能力。
发挥平台效益。优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布局和管理创新,改革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和重点加强“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安全与防护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力争新增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加快技术转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持续巩固已有的合作领域,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推进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实质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学科性公司等多模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
(五)拓展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条件保障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实现各校区发展科学定位,基本形成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京外实验区科学有效的空间合理布局;继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条件;加快推进良乡校区基本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富有特色的良乡校区运行保障机制,实现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资源总量与人员总量的配比均衡与协调发展。
提升办学资源筹集能力。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学校自主创收能力,以国防科技园、开放办学、捐赠等为增长点提升多元化、全方位的筹资能力,扩大办学资源总量,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保障改革发展所需的财力供给。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激发校、院两级的筹措资金热情,做好校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提升基金会运作的专业化水平。
推进资源拓展与优化配置。坚持资源的拓展与优化配置相结合,努力扩大增量、优化调整存量,科学定位、优化布局,支撑保障办学能力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和使用建设经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行成本核算,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学院在资源配置、调节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资源配置、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推进校、院两级公共平台建设,建立起资源共享共用、有偿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有偿使用,以成本补偿提高房屋资源使用效益,以资源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结果引导资源配置方向,以增量资源为带动,统筹保障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与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后勤等服务保障工作。
提升信息化办学水平。加强全校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信息服务能力。
(六)加强集成、统筹协调,打造高水平学术基地
建设“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顶级学术创新平台。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针对凝练出的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问题,统筹各类资源,实行人才、学术、资源配置特殊政策,集成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汇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队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系统实施先进组织管理运行制度等多种功能,形成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在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学术发展平台。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按照“独立运行、动态开放、任务驱动、机制创新”原则,探索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育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实施“评价国际化、职务聘任制、待遇协议制、考核团队制”,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培育、考评与退出机制,鼓励整建制模式引进高水平团队来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打造综合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加强统筹集成,集中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主体地位相呼应的综合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人员管理机制,建成若干规模性、现代化、开放共享式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平台。
(七)量质并重、提升内涵,加速办学国际化进程
完善学生国际视野培养机制。加强师生国际化的融合,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国际认证,显著提升学科、专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扩大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毕业设计、实践创新等国际教育合作,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幅度提高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学习机会,把学生推向国际竞争的学术大舞台,拓展学校在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
提高教师在国际学术舞台的竞争力。采取积极措施,引进国际教育资源,聘请国际著名大学和产业界学者加盟学校教学、研究队伍,组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大幅提升教师参加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承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能力,支持教师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重点组织、支持在产出ESI高影响论文和国际专利、开展科研合作及成果转化、举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
做好外国留学生工作。合理配置学术与保障资源,加速构建留学生教育体系,为扩大留学生规模提供教育与生活保障。进一步深化留学生海外生源基地和招生平台建设,完善来华留学奖学金多元化体系建设,拓展优秀生源。建立留学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
建设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统筹国际化资源,加强师生一体国际化项目管理,多渠道多层次构建办学国际化新格局;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竞争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为多元文化背景的师生创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发挥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产学合作的重要使命;完成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一期建设,办学初具规模并进入常态运行。
(八)问题导向、制度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以《北京理工大学章程》为依据,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会议制度和议事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学院领导决策管理和教代会参与管理等制度。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发挥学部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的作用,推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分离。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理事会(董事会)的社会联系和合作机制。发挥好工会、学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切实完善监督方式,健全重大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深化校务公开,认真落实“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着力推进综合改革。围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党建文化等目标与任务,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主动听取和了解各方面意见,着力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注重在系统层面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严把综合改革方案质量关。在各项改革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目标统筹、任务统筹,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统筹协调全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任务落实到位。优化机关职能部门设置,强化协同,规范和简化工作流程,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鼓励学院在综合改革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激发学院办学活力。积极推进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和成效业绩为依据的目标考核评价,强化责权利统一。进一步完善合作办学模式和机制。
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
实施思想引领计划。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学校党建的首要任务,继续完善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支部学习“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把“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建设政治过硬、师德高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课堂讲坛风清气正;坚持建好网、用好网、管好网,筑牢网络宣传思想阵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开展并持续创新“德育答辩”工作,丰富“德学理工”内涵,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学理工计划向纵深化发展。重视和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和师德建设,完善校院两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努力形成讲理想信念、讲精神追求、讲道德风尚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领导能力建设,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学校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牢牢把握治校理政重心,集中精力抓方向、抓改革、抓制度、抓班子、抓基层、抓作风,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推进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营造校园和谐氛围与民主氛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形成同心协力谋发展、激情进取干事业的强大合力。努力维护学校稳定,建设“平安校园”。加强对工会、教代会、团学组织的领导,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充分汲取老干部、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引导离退休教职工把为人民教育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价值取向,促进学校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
实施领导能力锻造计划。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办好学校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工作激情、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成效业绩。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三严三实”成为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教育和鼓励干部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要有理解包容、主动协同、甘于配合的胸襟,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着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快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定并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风教育及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培训。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激励约束机制。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打造北理工特色党建品牌。深入实施党建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的“双轮驱动”。提升党建研究实效,着力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挖掘“党群零距离”“五个三比”等党建品牌新的内涵,建设基层党建新的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固本强基计划。统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促进党支部在深化综合改革中的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充实党务干部队伍。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引导和支持基层党组织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坚持党组织联系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的“双联系”制度,推进师生党组织共建,完善院士、名师给学生作报告和座谈交流制度。规范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提高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
建设高质量党员队伍。突出政治标准,抓实思想入党,重点做好在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制定党员分类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对流动党员、出国(境)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探索建立资源分配中的党员干部谦让和自律机制。
(四)加强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折不扣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因公出国等规定,坚决查处公款吃喝、旅游和送礼等问题。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拓展延伸活动成效,努力把师生员工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作风建设新常态下干事创业的践行者。高度关注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不断完善教职工收入随学校事业发展稳定增长的机制,落实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推动改进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机关作风测评机制。选树一批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使作风建设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加强干部选拔、人员评聘、科研经费、教育收费、国有资产、基建项目、各类采购、各类招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廉政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发现违规问题坚决整改,发现腐败问题坚决惩处。学校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协助学校党委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
(五)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完善党建制度体系。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相互衔接、务实管用、系统完备的党建制度体系。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
优化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探索二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明确基层党政班子职责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二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职责。抓好基层党支部制度规范建设,促进作用发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目标责任制度、工作运行制度、监督保障制度。
(六)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传承弘扬北理工品格的大学精神。传承延安精神,秉持国防特色,恪守校训、校风、学风,用优秀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发挥学校在延安精神研究、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军工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对学校办学历史、治学理念、学科和专业发展史的研究,续编《北京理工大学志》,挖掘和整理一批在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传记。在师生中强化“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大力倡导“志在超越、敢为人先”的精神。
大力提升北理工人共同价值归属感。弘扬“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优良学风,营造“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勤勉乐学”的育人氛围;弘扬科学精神,营造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学术氛围,引导师生激情进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争创一流;弘扬人文精神,增强人文情怀,营造开放包容、尊重人才、关心教师、爱护学生的良好氛围。传承和创新一批北理工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凝聚师生和校友力量,提升北理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营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氛围,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满足专业兴趣、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工作场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讲好北理工故事,传播北理工声音,不断提升北理工的社会美誉度、正能量和影响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只争朝夕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凝心聚力,深化改革,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锐意改革 奋发图强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校长胡海岩在2015年教代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25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该方案将“985工程”建设的大学整体列入建设方案,进行滚动支持,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此前召开的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已明确了学校的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目标,部署了五年的主要任务。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落实党代会的工作部署,讨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思路和综合改革方案,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进入亚洲一流理工大学行列,为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主要分析自2007年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以来学校的发展态势、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汇报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重点工作,尤其是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深刻认识学校的发展态势
让我们从七个方面来考察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分析学校的发展态势,进而更科学地思考和规划未来发展。
(一)学科建设方面
近年来,学校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路径,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促进交叉融合,努力打造学科高峰,“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新增博士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7个,学科结构明显优化。
在学科水平提升方面,通过分梯次学科建设、理科振兴计划、促进交叉学科建设等工作,重点学科保持原有优势,化学、物理、数学学科进步显著,“光机电微纳制造”等新兴交叉学科显现良好发展态势。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工科整体得分位居全国高校第15名。在进入美国ESI统计的全球学术机构中,学校的工程、材料、化学、物理、数学学科已位居前1%行列;工程学科则从全球425名提升到208名,进入到前千分之二。
然而,在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位居全国前列的学科不多,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则更少。在部属“985”高校中,我校在ESI中排序进步速度正在减缓。
从整体看,学校的学科布局不够优化,优势学科的研究方向比较陈旧,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向过于分散,学科建设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不高,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高。
(二)师资队伍方面
近年来,学校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汇聚高端领军人才、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建设创新团队。学校的专任教师规模、教师中的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比例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若干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进入了国内一流水平。
与2008年相比,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名,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名师15名;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
然而,在部属“985”高校中,我校的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数量只位居第三,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任职的数量较少;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数量差距非常明显。
从整体看,学校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数量太少,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过低,青年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
(三)人才培养方面
近年来,学校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激励创新、德学并重”的培养理念,实施“明精计划”等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网络化教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展迅速,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学校的11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大学生实践创新竞赛成绩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第13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获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年会“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12项,在国际竞赛中获重要奖项的数量不断增加;多位研究生的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ESI高被引论文;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总体较好,近60%的本科毕业生赴海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到航天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已位居全国高校第二;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3%以上。
然而,在部属“985”高校中,我校拥有的国家级教学平台数量较少,精品教材、规划教材也较少,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数量则过少。
从整体看,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依然明显,教授上讲台的比例一直过低,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转化的渠道、机制和方式尚有差距,教育教学质量还需大幅度提高。
(四)科学研究方面
近年来,学校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实现了向型号研制和产品转化。
自2008年以来,学校科技投入经费共计112亿元。作为总设计师单位承担重点型号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同比增长5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大幅增长,横向科研经费翻番。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牵头建设的“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量迅速提升,同比分别是3.33倍和4.88倍,尤其是国防专利授权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自2008年以来,在“高速运动体交会测量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然而,在部属“985”高校中,我校拥有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数最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经费、横向科研经费、专利授权数、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均位居第三,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则最少。在ESI中国大陆大学排名中,我校论文总数名列第33位,篇均引用数则名列第99位。
从整体看,学校的基础研究规模过小、水平不高,能代表国家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科研经费筹措及创新平台集成能力有待加强,高水平论文和重大科技成果与经费投入之比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五)办学国际化方面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发挥实效的全球性交流与合作网络、强强合作区域性平台。发起创建中国—西班牙、中国—俄罗斯2个大学联盟,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创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北美、非洲分别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外籍教师人数稳步增长,教师、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学术交流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3倍和3.6倍,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占在校生比例超过20%,在校外国留学生增长迅速,已超过1500人。
然而,在部属“985”高校和卓越联盟高校中,我校除了在本科生派出方面居于前列,在研究生派出、招收留学生、教师海外学术交流、聘请海外专家学者、主办/承办国际会议数量上均与兄弟高校有差距。
从整体看,学校推进办学国际化的速度不够快,在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同类高校,教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比较薄弱,缺乏国际影响力。
(六)办学资源方面
近年来,学校坚持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年度总收入大幅增长,资产实现翻番,新增仪器设备13亿元人民币;大力推进良乡校区建设,已完成良乡校区的全部征地工作,新建基础设施总计41万平方米,包括中关村校区信息科学实验楼,良乡校区工业生态楼、留学生公寓和3栋大学生公寓,基本建成国防科技园、机电实验大楼;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学院整体迁入良乡校区,初步缓解办公用房紧张局面。
今年年初工作会已将学校办学资源与部属“985”高校作了对比,我校的公用房面积偏低。但与国外同类型大学进行对比,我校年度总经费和研究经费均已超过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占地面积比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多一倍左右,总建筑面积比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也多出一倍,资源利用率不高。
从整体看,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比较慢,办公用房依然紧张;与此同时,办公用房、大型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依然存在突出矛盾。
综上所述,从纵向与自身对比看,近年来全校师生员工激情进取、努力拼搏,学校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主要办学质量指标大幅进步,与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在英国QS教育集团自2009年起发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我校从第146名上升到目前的第79位。但从横向与同类高校对比看,我校前进的步伐不够快,办学水平不够高,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要在短短五年内超越20~30所名校,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激情进取,找准关键问题,实施综合改革。
二、深刻剖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根源
明确学校所处的发展态势之后,我们要清醒地、客观地分析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根源,进而在综合改革中找准方向、清除障碍、推动发展。经过一年来全校范围内的综合改革大讨论,大家日益认识到,制约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两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上的小农意识,成为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沉疴顽疾
几个月前,《中国科学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累死干部也扶不起典型”为哪般》。作者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实施“包产到户”后的成就与困惑。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村民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全村一年解决温饱。然而,单干的力量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生产力面前日渐微弱,小岗村步入“一年跨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的迷途,只能依靠政府拨款等维持样板村形象。其原因在于,村民们没走出小农经济的桎梏,满足于温饱有余的生活,症结就是小农意识。科技和教育界的主流报纸为何刊登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国大学的改革进程有类似之处。大学内部曾引入类似“包产到户”的竞争机制,在短期内提升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产出效率。然而,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小岗村的村民一样,大学教师单干的成效很快释放完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崭新要求面前,由于缺乏长远奋斗目标、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作,大学的产出很难与之相适应。例如,有些教师说,自己的理想就是“三学分的课、三个研究生、三十万元的横向课题经费”。因此,许多教师要么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要么精心盘算、实现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在校内发现如下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些干部对学生缺乏关爱,所在部门、单位面向学生的服务质量不佳,致使学生多次投诉;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持应付态度,不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部分导师将研究生视为劳力,忽视对研究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将导师称为“老板”。
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些干部只关心本单位利益,对协同创新比较消极;部分教师小富即安,不关注国家重大需求,满足于用现有技术解决工程问题;部分教师得过且过,满足于跟踪国外研究,缺少国际竞争力和实质性创新。
在队伍建设方面,有些干部对引进人才缺乏积极性;部分学科只关注传统研究领域,多年未引进优秀人才,导致学术水平日益下滑;部分学科缺乏开放、公平的学术氛围,引进的人才难以发挥作用。
在资源分配方面,有些干部的本位思想严重,重视拥有资源,但不重视发挥资源效益;部分团队、教师视国家、学校资源为“私有”。由此导致学校不断新建用房、购置设备,而资源缺口却越来越大,资源调配和共享成了老大难问题。
上述问题的根源就是小农意识,并由此导致本位主义、缺乏协作、近亲繁殖、故步自封。长此以往,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沦为空谈,正在谋划和推进的综合改革也必然举步维艰。综合改革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迎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破题之处就在于勇于自我革新的群体意识。我们只有先从理念上动动刀子,在思想上拧成绳子,具备强烈的图强意识和社会责任,改革才能改在要害、革出光明!
(二)体制机制不能与时俱进,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沉重桎梏
纵观学校历史,我们的前辈曾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取得辉煌的办学成就,成功创建自然科学院,成功建设新中国第一所军工院校,成功实现改革开放后的“五个转变”。这些成功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大学必须面向国家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建设和改革内部体制机制,凝全校之力去办学。
今天,面对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需求,面对国家部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还很不适应这样的需求和任务,存在不少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被“计件工资”化,导致部分教师只关心工作量,不关心教学质量;研究生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关联度不高,导致部分导师只顾多招研究生完成任务,不关心培养质量。
在科学研究方面,缺少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部分教师乐于从事跟踪性研究,只重视学术产出数量,甚至出现几乎每周发表一篇论文的奇葩;缺少分类评价机制,导致部分教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面面俱到,从所谓“基础研究”直到“产品研制”,缺乏学术创新。
在队伍建设方面,考评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学院和学科缺少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紧迫感;职称、人才计划等评审注重前端把控、忽略后期监控,导致部分入选者“戴上帽子”之后就吃老本,缺少前进动力;对青年教师的入职评审标准较低、入职后考核不完善,部分新入职教师的学术水平不高,学术潜力与发展后劲不足。
在资源配置方面,资源使用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全面的办学资源投入与产出之比核算机制,公共平台开放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存在较大矛盾;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战、重复投入、低水平重复、信息不共享,学校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
此次综合改革,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现代大学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共同推动内涵建设,切实提升办学质量。
总之,思想观念的障碍、体制机制的藩篱,是制约学校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根源性因素,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思想观念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决定性的,而变化是长期缓慢的,必须借助体制机制的转变来打破;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思想观念提供深层次的内生动力,如果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作保障,改革即便一时成功,也很难坚持下去。实施综合改革,必须坚持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同时抓、同时改,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功。
三、坚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束缚,树立一流的价值取向
改革的破题之处,首先要建立与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加强全校干部、教师对一流大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全体干部和教师中,牢固树立起创建一流就要坚持“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追求一流应以培育人才作为第一价值追求
大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术共同体,大学之“学”始终是大学的本质。在价值取向上,大学既不同于政府、军队、公司,也不同于科研院所。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办学功能、服务面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价值取向上,都坚持以学术为基、以育人为本,其所从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间必须互动和互利,这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弘扬大学精神,以“学术为基、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是学校今后建设和发展的主题。为此,教职工代表大会已一致拥护将张德江同志的题词写入学校章程:“坚持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从奉献伟大祖国出发”。全校干部、教职工要真诚地认同、努力地实践这一理念,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厘定到人才培养这个第一价值取向上,共同引导和教育学生从教育消费者转变为学校的主人,成长为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因此,学校综合改革的思想起点,在于弘扬大学精神,在于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达到和谐统一,使培育人才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
(二)追求一流应以学术创新作为立身之基
在去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为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深刻分析。一方面,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国防科技领域也同样如此。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扪心自问,我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尤其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应如何占位?是与行业研究所较量,跟踪国外技术,解决技术或工程问题?还是超前它们,去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进而引领行业的发展?
回顾20世纪50—60年代,如果我们的前辈满足于已建立的常规兵器专业,满足于为当时的兵器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不瞄准国防科技工业的未来需求,创建火箭、导弹、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学校就没有今天的地位。当前,如果我们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不谋划未来的尖端武器发展,不打牢学术研究的基础,学校就不会有未来的地位。
纵览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其立校之根基都在于有放眼长远的学术规划、瞄准前沿的基础研究、不断探索中的新兴领域,进而才能引领世界科技革命的方向,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历史性贡献。我们经常谈到的美国Georgia Tech,其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学者比例、投入力度都远在我校之上,其学术定位是“通过研究和教育贡献,以帮助建立指导技术未来的科学、技术和政策”,强调“进一步发展已位居世界领先的研究领域,并走向新的领先领域”。
因此,学校综合改革的思想起点,在于弘扬科学精神,在于营造探索真理、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术创新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
(三)追求一流应以国际化视野解决难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乃大势所趋。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我们必须考虑学校的毕业生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跨文化思维,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近年来,我国一流大学无不努力推进办学国际化,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教师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资源和学习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工科优势高校,积极探索国内外联合培养人才,走出了成功之路。
回顾我校的办学实践,坚持自力更生和开放办学相统一,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创建国防科技专业,这无疑是在当时国情背景下对外开放的硕果。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新引进的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开辟了深空探测、智能机器人、飞秒激光制造、精密测量、生物力学、低维纳米器件、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新的研究领域,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了新的学术基础。
办学实践还证明,将自身发展融入国际格局、国际视野中,有利于通过内外对比发现差距,引发观念更新和改革思考。目前,我校年度科技投入已超过20亿元,远远高于韩国科技学院、印度理工学院等亚洲一流理工大学,但博士生培养质量、原创性科技成就尚不如这些学校。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在教师分类管理、办学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因此,学校综合改革的思想起点,在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于以国际化视野来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使“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在这次综合改革中,全校干部、广大教职工要实现“一破一立”:破除的是故步自封、小富即安、缺乏协作的小农意识,树立的是“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就是综合改革的主线。
四、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赢得发展先机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一年多的广泛研讨和深入谋划,学校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已经成形,并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总的来说,这次综合改革是基于“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办学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的谋划、设计和实施,从制度上、物质上、文化上调动全员积极性,加速建设亚洲一流理工大学。
综合改革的着力点是调动全员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学科建设长效,强化人才培养,推动协同创新。在改革路径和方法上,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四大关键问题进行改革。力求通过系统的改革,实现学校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升。
(一)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培育一流人才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聚焦于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比,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在改革举措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成才的需求,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完善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管理服务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成才渴求和学术志趣,培育拔尖创新领军人才以及高层次实践创新应用人才。
2.改革教育教学机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提高成才过程的自我选择为目标,深化本科教学机制改革;设置模块化、高弹性、组合配置的课程体系,满足各类人才成长的不同需求,促进人才培养多样化;改变以试卷考核知识点为主的考核方式,创建在过程中全面考核知识、能力教学效果的“知能合一”的评价体系;建立以研究型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
推进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改革,强化按以学术研究和原始创新为导向和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分类培养;分类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灵活的、个性化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标准,逐步落实研究生中期分流与淘汰制度,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确保优质师资有效投入教学,提高教学积极性加大教学激励投入,设立徐特立教学奖,激励教师投入足够精力用于教学;强化研究生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力,深化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鼓励导师跨学院、跨学科招收录取优秀学生,强化导师对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形成各类资源向培养质量高、培养条件好的单位和导师倾斜的政策导向;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特色和水平。
此外,将每年的科技工作茶话会改为学术茶话会,通过回顾年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鼓励和表彰在教学、研究一线的优秀教师们。
(二)通过深化学术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创造一流成果
学术科研机制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优化学科和科研组织模式,集中凝练科技前沿的重大问题,集中建设富有效率的交叉性科研大平台、大团队,解决高水平、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够突出的问题。在改革举措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重大问题凝练和研究支持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学校学术研究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坚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结合国防特色和学校的传统优势,坚持两化融合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凝练重大科学问题、重大技术问题和重大工程研究问题。通过长期支持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有效支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巩固优势学科地位,提升学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和服务国家社会决策咨询的能力,力争建成优势工科、前沿理科和精品文科。
2.改革国际学术前沿和重要高新技术的研究组织模式
设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学术创新平台,统筹各类资源,实行人才、学术、资源配置特殊政策,集成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汇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队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系统实施先进组织管理运行制度等多种功能,形成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在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学术发展平台。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按照“独立运行、动态开放、任务驱动、机制创新”原则,以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牵引,探索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育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培育、考评与退出机制,鼓励整建制模式引进高水平团队来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3.改革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能力
以创新质量、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参与、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国际国内影响力为重点,针对不同科研类型科研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现长效机制和考核周期的差异,并逐步将评价标准细化纳入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提升学术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的原创能力、战略需求服务能力,促进一流学科发展和一流科技成果产出。
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成效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共担机制,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释放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力。推进学科性公司等多模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
(三)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汇聚一流的人才队伍
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围绕学科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有针对性地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使学校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显著扩充,改善各层次青年后备人才短缺的状况;建立“人岗相宜”的合理流动机制以及评价激励、薪酬分配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和潜能,创建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改革举措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高水平人才引育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学科带头人发展计划”,遴选支持具有重大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实施“杰出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培育一批学术造诣精湛、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实施“教学名师计划”,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育人、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学骨干;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在师德、职业道德、教学法、课堂讲授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教学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
2.改革人事管理体系,深化教师队伍分类管理
进一步深化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强化岗位意识。突出岗位聘期目标业绩和质量导向,明确各类岗位的业绩标准,完善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教师评价和奖惩体系。建立岗位流转和退出聘用制度,形成增量稳步增长、存量合理分流,早期重竞争、后期重稳定的教师长效晋升流转机制。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薪酬体系
探索薪酬增长科学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体系,关注薪酬的保障功能,重点强化并充分体现绩效工资对优秀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业绩的激励功能。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元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
(四)通过深化资源配置模式改革,提供一流的发展支撑体系
资源配置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外部资源支撑不足、资金“自我造血”能力不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公共平台开放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在改革举措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办学经费筹集方式,构建多元化渠道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学校自主创收能力,以国防科技园、开放办学、捐赠等为增长点提升多元化、全方位的筹资能力,扩大办学资源总量,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激发校、院两级的筹措资金热情,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提升基金会运作的专业化水平。
2.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坚持资源的拓展与优化配置相结合,努力扩大增量,优化调整存量。统筹规划和使用建设经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行成本核算,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学院在资源配置、调节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资源配置、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推进校、院两级公共平台建设,建立起资源共享共用、有偿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有偿使用,以成本补偿提高房屋资源使用效益,以资源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结果引导资源配置方向,以增量资源为带动,统筹保障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与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后勤等服务保障工作。
3.改革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信息化办学水平
加强全校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信息服务能力。
各位代表,老师们!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是北理工人的共同梦想,凝聚了几代北理工人的夙愿,体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利益,也是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已绘就了发展蓝图,全面谋划和推进综合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一致、激情进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共同开创学校更美好的明天!
悉心推进改革 齐心争创一流
——校长胡海岩在2015年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17日)
目前,全校上下正在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党委决定召开一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为改革攻坚、加速发展凝聚力量。今天的会议有三项内容,一是传达和学习不久前国务院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统筹推进方案》;二是部署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工作;三是明确多校区功能定位及布局方案。
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全速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1.统筹推进方案颁布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世界一流大学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是科学理论探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力量,是优秀师资汇聚和高端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是大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的领军方阵,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因此,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建设一批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而推动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实现“中国梦”。
《统筹推进方案》所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统筹推进方案》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实现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的四项实施原则;部署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改革任务。
2.我校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我校作为国家“985工程”建设的大学,必须积极响应《统筹推进方案》的战略部署,用更高的标准、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建设,产出世界一流学术成果、产出世界一流高端人才。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已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学校发展成为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包括工程学科群要进入ESI统计的前1‰等世界一流学科目标。期盼在我们的努力下,到2030年,学校将接近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办学水平,工程学科群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前列;到2040年,学校整体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主干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这既是学校通过长期办学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发展愿景,也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经过充分比较对照、深入剖析自身情况所确立的奋斗目标。面对国家和人民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殷切期望,我们要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办出自身特色;还要敢于“亮剑”,与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同台竞争。
我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包括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跻身亚洲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两个方面。
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一是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立德树人牢牢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将“学术为基、育人为本”作为第一价值追求,探索和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方法,持续培育出杰出人才;二是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敏锐把握机遇,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面向两化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三是面向新军事变革,瞄准我军未来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需求,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特色发展路径,打造若干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成果荟萃的国防科技创新平台,为国防现代化服务。
在跻身亚洲一流、乃至世界一流方面,我们必须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努力形成基础学科提供动力、新兴学科位居前沿、主干学科跨入一流的新局面,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学术水平上获得大幅度提升。从世界大学综合排名看,近年来我校攀升势头不错,在办学规模、办学资源、研究经费方面已基本达到或接近亚洲一流理工大学水平。但从代表科学研究水平的ESI统计数据看,我校总体排名位尚于1000名左右,与位居前500名左右的亚洲一流理工大学还有很大差距。更具体地看,我校进入ESI的学科数量偏少,富有潜力的学科数量有限;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大约是亚洲一流理工大学的2/3,仅仅是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1/2。因此,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党委已明确了综合改革方案,计划针对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党建文化五类关键问题,统筹协调、系统推进。今天会议的重点,就是启动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以及资源配置改革的基础环节——校区布局调整。
二、对标一流、强化激励,全面启动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1.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核心地位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加入国际竞争行列,但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还保留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无法适应国际竞争。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形式上的聘任制侧重身份管理,仅对非事业编制人员具有一定约束作用,无法分流不合格的事业编制人员;二是缺少吸引优秀人才、鼓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机制,难以迅速提升学术队伍的质量;三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人事制度改革是此次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而人事制度的核心则是教师聘任制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遴选、对教师的激励和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是关系到大学办学质量,关系到大学的使命达成,关系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能否成功的大事。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事业单位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等加速推进,为高校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创设了有利的制度空间。《统筹推进方案》的颁布,则无疑增加了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紧迫性,提高了对聘任标准的期望值。
对我校而言,要紧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着力解决领军人才匮乏、青年后备不足、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流转退出机制不畅通等制约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
2.国内名校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我国高校逐渐开始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聘任的模式和经验,对教师聘任工作进行大力度的改革,显著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各高校启动综合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名校认识到,不解决教师聘任机制上的问题,其他改革将无从谈起,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也无从实现。
2005年,北京大学在部分学科基础上重建工学院,对所有新教师实行类似美国研究型大学的“Tenure track”制度,即新入职教师为预聘教职,三年预聘期结束时接受考核,部分优秀者转为长聘教职;其他教师在第二个三年预聘期结束时再次接受考核,部分进入长聘教职序列,其他则不再续约,离开学校。新体系教师享受年薪制,收入水平远高于原体系教师,但聘期学术产出的质量标准也远高于原体系教师。对于原有教师,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与新教师进入同一体系参与竞争,也可继续按照原人事制度体系发展。短短十年,北大工学院取得迅速发展,目前高层次人才比例已位居北大所有学院之最。该院教师120余人,新体系教师占3/4,老体系教师占1/4;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数量与我校总量相当。
近年来,不少“985”大学进行了类似的教师聘任改革。如同济大学在若干试点学院试行“非升即走”的聘任制度,许多新教师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大大超出应聘承诺。上海交通大学经过几年的改革,目前已进入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并轨发展”的阶段。最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开始提速,选定若干试点学院推行差异化改革。此外,还有些大学实施了覆盖全校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例如,浙江大学实行以教师岗位分类、分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用多把尺子衡量教师,充分体现“人尽其才”的理念。这些高校改革中的很多方式方法、评价体系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我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安排
根据综合改革总体部署,学校党委已决定全面深化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建立鼓励教师潜心学术、倾情育人的激励评价机制,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创新活力,营造见贤思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高校不同于其他单位,教师队伍主体是文化素养较高、利益诉求多元的学者,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非常复杂,不可能获得完美设计之后再启动和推进。最可取的路径是,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下,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也就是双轨制的办法,渐进式地实行增量改革,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并通过增量激活存量。虽然双轨制会增加管理难度,但有利于改革、发展与稳定,有利于新老体系的温和并轨。
学校党委已按照这一思路批准了《教师“预聘—长聘—专聘”制度实施办法》,有关职能部门已制定并正在完善《教师绩效津贴改革实施办法》《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申报基本条件》等配套制度。学校将坚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牢固树立“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施“高标准、高要求、高薪酬”的教师聘任新机制,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聘任、晋升、流转通道,为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吸引、遴选和稳定优秀人才。我们要坚持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服务于学校总体发展的原则,坚持通过改革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突出问题的原则,坚持深入推进、攻坚克难与平稳过渡、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校统筹谋划、学院主体推进的校院两级治理原则。
此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树标杆,强化高质量学术标准的导向作用。要对照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师资水平,明确各类教师的学术标准;提升教师学术评价标准,突出业绩质量导向,强化岗位职责要求。二是建机制,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体系化建设。要实施“预聘—长聘—专聘”制度;深化教师分类管理,建立分类薪酬制度;优化全员聘用制度,实行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新机制。三是促过渡,厘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轨道。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双轨制教师聘任体系,逐步实现新老体系并轨;建立增量稳步增长、存量不断优化的教师长效晋升流转退出机制。
三、主动谋划、有序推进,加快落实校区布局规划
1.国内名校的新老校区办学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现。为确保长远可持续发展,不少大学推进新校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多校区办学格局。与此同时,这些大学都面临如何划分新老校区办学格局的难题。
通过对国内若干研究型大学新老校区办学格局的调研,可归纳得到如下规律:一是对于占地面积千亩以上的新校区,从启动建设到投入使用、再到基本完善,大多需要15年时间;二是新校区启用10年左右时,校区周边的社会服务设施基本完善,校区步入成熟期,师生入住新校区的满意度日益提高,但校区周边的房地产价位也迅速攀升;三是学校均将面积最大的校区作为主校区,主校区不仅拥有学校主要管理机构,而且要营造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与体育等较为综合的育人条件和研究氛围,部分学校还在主校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等设施。
2.我校的多校区办学现状
近十年来,我校积极谋划、稳步推进校区拓展工作,已形成了多校区办学格局。
目前,中关村校区依然是主校区,扣除教职工住宅区后的校园面积约800亩,容纳着学校机关、大部分学院和服务机构,入住学生16608人。虽然办学设施比较完善,但整个校区人口密度过高,呈现拥挤状态,与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相距甚远。
可喜的是,良乡校区启动建设十年来已取得长足进展。目前,良乡校区已完成全部征地工作,围墙内土地面积1637亩。西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入住学生9477人,包括本科生8621人、研究生856人,外国留学生127人;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先后整建制入。今年年底,东区建设将破土动工,首批建设文化体育馆、工程训练中心、部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楼等。如今的良乡校区,教学科研设施逐渐完备,校园树丛环抱、湖波荡漾,学术氛围日渐浓厚,校园文化生机蓬勃。此外,一批教职工已入住团购住宅,附属中小学分校已经开工,两校区交通往来日益方便。
根据国内研究型大学建设新校区的上述规律,我校良乡校区在“十三五”期间将开始步入成熟期,逐渐成为主校区,具备主校区的上述功能。
3.我校新老校区的办学格局
不久前,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已确立了各校区的宏观办学定位。近期,党委常委会进一步研究更为具体的校区布局调整方案,提出以下四项原则作为调整校区布局的依据:
一是坚持特色发展、有机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校区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是坚持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原则,学科群相对集中,交叉融合、适度贯通;三是坚持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校区现有办学资源与入驻学科的相关性,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信息的便利交流;四是坚持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办学发展需要,以实现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个方案中,良乡校区到“十三五”末将基本成为主校区,学校的主要管理机构、多数学院将搬迁到良乡校区,新老校区的学生人数将呈现对调格局,具体搬迁时间将取决于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可以说,“十三五”期间,良乡校区的建设和搬迁工作即将进入决胜期。一方面,良乡校区正步入成熟期,搬迁条件比过去更为有利,我们的工作经验比过去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将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将比过去更加突出。学校党委号召,全校领导干部、骨干教师要从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高度来认识新老校区办学格局问题,将思想统一到学校党委所做的战略决策上;要在工作方案上细致用心,不等不靠、主动谋划;要在执行上下真功夫,坚决将决策落到实处。
老师们、同志们,前不久我在为全体处级干部所讲授的专题党课中谈到,希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骨干教师与团队成员共同形成奋斗目标、道德标准、相互信任和支持,促使成员为上述目标而忘我奋斗,进而达到超过原定期望的结果。希望大家在推进和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校区定位调整等重点工作时,心中时刻牢记我们新时期的办学价值取向和办学目标,努力把北理工建成人民满意的大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学、开拓世界科技和教育前沿的一流大学。
校党委书记张炜在2015年度学校质量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9日)
今年5月,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召开了装备质量工作会议,我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门组织了学习。刚才,会议有关精神和最近出台的一些文件也都做了宣贯,我就不再重复了。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学校质量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要凝聚“质量至上”的共识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的质量工作还不够适应,还跟不上这些要求。我们的质量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与军工企业比起来差距更大。找不到差距,我们就看不到方向。看不到问题,就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我们应当加强质量激励和惩处措施,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让大家在利害比较中感受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一切围绕质量、一切服从质量、一切服务质量的氛围变得浓厚起来,形成“质量至上”的共识和导向。
二、要树立“作战需求”的宗旨
武器装备发展,过去更多的是解决有无问题,更多是关注形成威慑。现在是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主题,必须强调质量的提升。刚才警示片也提到了,甲午海战我们的炮弹质量再好一点,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不抓好装备质量,在平时的演习训练中,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而在战场上,就不仅仅是生命的代价,而是整个战争、全局的失败。
我们必须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军队的装备建设与作战需求高度统一起来。只有真真切切地提高装备研制水平,提高装备实物质量,提高装备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改进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为部队提供符合要求的精品装备,才能做到让军队满意。
三、要凝练军工质量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从延安一路走来,不断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也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文化。我们应当不断总结凝练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军工质量文化,在装备研制过程中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打造精品武器装备;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规范体系管理,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条件建设,强化检验监督,提升服务水平。
四、要完善军工质量体系
我们应当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职责,重点是落实校院两级质量管理体制,从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多方面、多层次入手,改进我们的质量工作,使之能够对武器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充分、适宜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我们还要根据新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的制度保证工作,结合上级精神制定和完善质量奖励与惩罚制度,以此严明军工质量纪律,保障学校装备质量。
质量体系说到底,关键是责任的落实,特别强调要落实领导责任。今天会后,请各学院主管质量的副院长们一定要在学院的党政联席会上传达今天质量工作会的会议精神。
科研院要尽快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学校的质量奖惩制度,报学校审批后颁布,这项工作要抓紧。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校长胡海岩在2015年度学校质量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9日)
今天,学校党委根据当前武器装备质量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现实需要,在这里组织召开2015年度质量工作会。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学校党委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目的是进一步组织体系内有关人员深入学习军委和总部首长关于加强装备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全军装备质量工作会议精神。
今天会议上,科研院杨帆同志传达了总装备部首长的重要指示,宣贯了总装备部近期出台的质量工作文件精神。陈杰副校长作了“十二五”质量工作总结,肯定了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几位军代表对学校质量工作也提出了期望。
刚才,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观看了全军和陆军两个装备质量警示片,应该说,两个警示片是非常震撼的。我自己过去在航空航天类高校工作,对质量工作就有深刻认识,现在是在国防特色非常鲜明的高校工作,感受就更为深刻。警示片中的一些案例和人员,我们过去就非常熟悉,尤其是陆装的片子,这些装备和人员我们学校就更为熟悉了。看了录像片之后,对装备质量的重要性有了强烈的感触,对质量责任有了更高认识,对此一线的质量工作人员应该会产生共鸣。
在此,我想首先强调一点,关于质量责任。质量责任涉及产品的论证、研制、生产、试验、交付、维修等各个环节,同时覆盖了我们交付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一时的麻痹大意而酿成单位、个人无法承受的后果。最近出台的质量问责追究制度从法律层面上强化了装备研制和质量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敲响了我们武器装备研制工作的警钟,我们在工作中应当时刻注重质量、追求质量、保证质量、提升质量。今天宣贯的文件会后还要组织认真学习,请大家从责任追究制度中分析责任的界定,从更高的高度上认识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学校质量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增强质量意识,升华质量文化
刚才陈杰同志作了“‘十二五’质量工作报告”,尽管我们的武器装备质量工作在过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军工企业、国际一流企业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总装张部长强调,现在的有些质量事故并不是技术问题、设计问题,也不是经验问题,更不是投入问题,而是人的责任心问题;往往又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级组织的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我们的质量意识,在装备研制的各个环节都切实把质量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才能为人民军队提供符合实战需求、质量稳定可靠的武器装备。
质量意识、质量文化深入人心往往是最难的,责任心、责任意识的形成往往需要长期的过程。过去我提的比较多的是国外产品的质量水平高,与他们形成的质量文化有很大关系,而质量文化的形成,往往是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形成的。
新的装备建设形势,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个质量方面的重要文件的颁布,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这些要求。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遇到的挑战和困难、面临的隐忧和风险,牢固树立“兴装强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质量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
从事装备研制生产的全体教职工应当将思想统一起来,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将质量教育、质量文化、法制环境、质量考核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学校“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
二、提高工作标准,打造精品装备
武器装备的质量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装备的试制和配套环节。我们必须要围绕“现实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能简单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合同、达到合同提出的技术指标”这样最基本的要求。
这里我还要讲到德国,德国人的工程往往是百年工程、千年工程,譬如兰州黄河大桥,还有青岛的自来水管线,其质量水平都带给我们震撼。
对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单位,装备研制往往从设计、研制到生产都是我们自己的,因此必须从质量管理的全链条各个环节上抓好。首先必须贴近实战开展论证,强化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的分析与设计,着力落实刚性设计准则,充分试验验证新材料、新工艺工程和关重部件的应用,有效提升质量标准,抓实重点环节管控,深入推进实战化考核。
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个装备研制任务的机会,将学校的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好用、实用和官兵们爱用”的武器装备,切实打造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精品武器装备,不辜负总装和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
三、注重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管控
我多次在学校管理评审会上谈到,质量管理是一门“跨越地理区域和科学界限的综合性科学”,质量工作的表现形式是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我们应当遵循质量规律,加强学校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组织、监督与协调,优化质量管理程序与方法,通过思想、组织、政策和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最近几年,我们尚未出现直接造成重大质量问题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质量工作就非常完善了。有些装备质量问题或者事故,追究其原因经常出现在文档的编写、图纸的更改这些小问题上。因此必须抓好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不能因为小问题造成大事故。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学习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理论、经验和方法,认真总结我们自身的经验,使之更加科学,真正建立符合国家、军队要求并且与学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转变观念,把分段关式管理转变为预防式全过程管理,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实现过程和后续交付服务中,使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环节和产品设计、制造的各个阶段都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
老师们,装备质量工作是国防军工战线永恒的主题。面对强国强军的理想重托,面对质量兴装的使命召唤,让我们严格按照习主席和总装首长的要求,在各级装备主管部门和军代表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下,励志图强,履职尽责,为推动装备质量建设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武器装备质量,既是军事需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等因素的综合集成,又是法治环境、质量文化、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反映。提升装备质量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依赖于各位武器装备研制一线教师体系内所有质量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依赖于军代表系统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依赖于我们从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和学校未来长远发展的整体层面统筹规划、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整体推进。
最后,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军代表和各军事代表室对学校长期以来的监督、指导和帮助。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