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计算机的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计算”、算盘,到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直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图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年来,人们以计算机物理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5代。
图1-6 计算工具发展时间轴
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的“代”通常以其使用的主要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划分。此外,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配置的软件和使用方式也有不同的特点,成为划分“代”的标志之一。
第一代(1946—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器件是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虽然第一代计算机的体积大、速度慢、能耗高、使用不便且经常发生故障,但是它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特别是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 650(小型机)、IBM 709(大型机)等。
第二代(1959—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心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利用I/O处理器提高了输出能力,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
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应用扩展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体积已大大减小,可靠性和内存容量也有较大的提高。这个时期的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控制数据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7600等。
第三代(1965—1970年)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计算机,所谓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晶体管和电子线路组合在一块硅晶片上,故又称其为芯片。小规模集成电路每个芯片上的元件数为100以下,中规模集成电路每个芯片上则可以集成100~10000个元件。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出现了并行处理、多处理器、虚拟存储系统以及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提高到每秒几百万次,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外部设备种类繁多。计算机和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地应用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这个时期的代表机型有IBM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DEC的PDP-X系列等。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称这一时期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每个芯片上可以集成10000个以上的元件。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还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软件等。
在第四代计算机中,微型计算机最为引人注目。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结果。现在的微型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目前新一代(第五代)计算机正处在设想和研制阶段。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也就是说,新一代计算机将从以处理数据信息为主,转向以处理知识信息为主,如获取、表达、存储及应用知识等,并具备推理、联想和学习(如理解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等)等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新的知识。
这里必须要提到“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然而,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的更新增长在2013年年底已经放缓,之后的时间里,晶体管数量密度预计只会每3年翻一番。
计算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和重要事件可扫描二维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