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火的好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没有火力的血是死血

清·唐宗海《血证论》:“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气先脱,虽安必死。”

血是气的载体,推动血的是气,人的生命全赖于气。如果是失血但是气还在,虽然危险但还可以有生命,至少留有一线生机,血可以慢慢地长。如果是血虽然没伤,但气已经脱了,虽然看似安全,最终必死。

本书的主旨是要推崇一种“不上火”的生活,而和平、正常之火却仍是人之生命必需,不可缺的。这和平之火就是阴阳中的“阳”、气血中的“气”,它的重要性明代名医张景岳给过定论,所谓“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阳气就是人赖以生存的火力。

大约5年前,我陪发明“排毒养颜胶囊”的姜良铎博士到北京协和医院的ICU病房,去会诊一个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姜博士是中医内科专家,擅长处理这种高热、昏迷的危重病人。

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热、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姜博士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一起会诊的协和医院主管医生有些不解:“这个病人刚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姜博士指着病人的刀口和耳郭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姜博士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

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只有血,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红蛋白充足,指标合格,但只要没有气,血就不能被利用,人也就没有生机。就像唐宗海所说“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这个气就是人体的“火”,就是各个器官的功能,就是生命必需的能量。人活着必须有能量作保证,各个器官组织才能行使自己的功能。这就是火的作用,中医对火更正规的叫法是“元阳”、“阳气”。

“元”是最初、最根本的意思,“阳”是人体的能量,元阳、阳气就是人身最根本的能量、最根本的动力,是它推动着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