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真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答案速查表

多项选择题答案速查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效民事行为包括: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有关程序制定发布的各类法规的总称。由此可知,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
【易错警示】考生应注意区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前者仅次于宪法、法律,是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后者则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结算办法》、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易错警示】考生应注意区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前者是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后者则是由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制定颁布实施的。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小于8周岁),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选项B中“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包括“8周岁”,说法错误。
【易错警示】考生若对“8周岁”临界点理解有误,则容易错选。考生应记住,“8周岁以上”包含“8周岁”,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法规。选项A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B属于“部门规章”;选项C属于“法律”;选项D属于“行政法规”。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行为。撤销权是权利人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的权利,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因此,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故选项A、B、C、D都正确。
【易错警示】选项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部分考生会漏选。看选项的时候,考生甚至觉得应该双方都同意才可以撤销,首先会把选项A排除。但是,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
2.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当事人欲达到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