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3 性别角色的失衡来自周围的暗示
生物遗传因素、家庭教养态度等共同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剔除生物遗传因素,如果在孩子成长中产生与本身性别不同的暗示,这就表明孩子的性别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失衡。
性别角色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其一是透过孩子的父母、照顾者、学校教师而习得;其二是经由孩子观察和模仿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亲、哥哥甚至是陌生人得来,总体来说,就是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呢?
1.孩子意识里的有意模仿
孩子是有着极强的模仿力的。有位科学家发现,出生12~30天的新生儿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模仿能力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孩子的奶奶经常咳嗽,孩子也会学奶奶咳嗽;看到电视上的超人,孩子也会模仿超人的动作……就是这种模仿力,让孩子直接从周围的一切人与物中受到影响。可以说,很多时候男孩的性别角色的塑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
2.人自身潜意识的影响
弗洛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少部分浮出水面的是意识,大部分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潜意识。如果说孩子的模仿力是有意识的模仿,但受到周围的暗示则是潜意识里的无意识模仿。潜意识里的言行举止,是不受孩子意识控制且本身没有觉察到的。如一个男孩生活在都是女性的环境中,他的意识里知道自己是男孩,但是潜意识里他会受到诸如奶奶、外婆、阿姨、妈妈等很多女性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出女性化的举动。
3.家庭中性别失衡的影响
家庭中性别失衡,也是孩子产生性别角色失衡的重要原因。如单亲家庭,特别是母亲一个人带孩子,容易使男孩向女性化发展。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会发现,一旦男孩性别角色失衡,除了排除基因性别与生理性别不吻合的情况外,来自周围与自身性别相反的暗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父母们要知道男孩性别角色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父母需要怎样做,才能让男孩建立自己正确的性别角色呢?
1.父母或看护者应树立正确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的影响,如果爸爸有些“娘娘腔”,要在孩子面前有意克服。如果孩子被隔代人教育,父母应提醒看护者注意言谈举止。另外,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孩子还会在身边寻找同性作为榜样来效仿,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以使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孩子不当的性角色行为,父母一是要反应冷淡,二是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制止,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2.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男孩性别角色的意识
父母或主要看护者要注意为孩子提供符合孩子性别的玩具,和孩子进行符合孩子性别的角色训练。如为男孩买些枪、汽车、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在和孩子游戏时让孩子扮演男人的角色,对孩子进行角色训练等。
3.提供双性别环境和双性别影响力
调查表明,双性别家庭是培养孩子性别角色的最好环境。在有男孩的家庭中,母亲要竭力支持、鼓励男性化气质不够的丈夫,让他尽力为孩子做好男性榜样。作为男孩的父亲,要尽量更多的加入到孩子的教育中。由母亲自己带的男孩,母亲也要多安排孩子和男性接触,如选择有男性老师的幼儿园等。
总体上说,通过性别角色教育,孩子会知道自己如何建立自我性别的观念,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尊重异性以及如何与别人交往合作等。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们要尽量避免周围环境的错误暗示而导致孩子的性别角色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