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面料肌理与表现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新的材料出现,而不再只是传统的几个种类:棉、麻、毛、丝。在改造面料组织与结构时,可着手寻找的材料也比原来更加丰富多彩。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材料,设计师需要去剖开表面现象寻找材料,即在纺织材料的周边或者外围去发现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打破传统的纺织和纤维的局限。
目前,追求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材质表现设计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现在的面料再造也要适应这种潮流和趋势,去寻找有个性的设计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以思维方式的彻底解放为前提,也就是要再进一步将思路与视野放宽。不但呈现出一种个性的情感、思维的方式,更要呈现我们内心生活的一种体验。
任何可利用的材料都可以尝试再造,即使不成功,我们也能明白它不成功的原因。这种寻找与尝试是面料再造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训练设计师开拓思维的关键一环。还有一种寻找是完全解剖式的,就是对现成品的分解重组。例如,截取面料或者带状物的一部分进行纺织品面料再造,在现有的面料上加工,用绣和堆加的方式、缝和重叠的方式等,尽可能做到使用一种材料就将它分析透彻。所以设计师要涉猎各种领域,从毫不相干的事物上寻找灵感,借鉴不相关的事物中的材质特点,如一些面料在韧性上借鉴塑料的特点、一些面料在质感上模仿金属的光泽等。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拓宽视野,走出纤维既定概念的束缚,在这之外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原创思路。
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装材料直接影响服装艺术形态美;服装设计创新的最直观表现就是材料的创新;服装材料的创新直接影响设计师艺术设计能力的体现,不同的服装材料对服装的工艺制作和形态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设计师要会用材料,善用材料,还要敢用材料(图3-39)。这需要对材料的质感和肌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图3-39 对材料的运用
(一)面料质感表现
不同质感的面料能表现不同的服装风格。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所要表达的氛围和廓型需求选择适合的质感面料。质感不同,面料的种类和造型能力不同,设计师可以通过搭配不同质感的面料来突出服装的层次感。面料的搭配可以是同质不同色、不同质不同色或者同质同色等,每一种搭配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
(1)柔软型面料:柔软型面料较为轻薄、垂坠性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廓型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的简练造型来体现人体的优美曲线,多见松散型或褶裥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
(2)挺阔型面料:挺阔型面料线条较为清晰,有体量感,能塑造鲜明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亚麻布、复合面料和中厚型的毛料,该类面料常见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
(3)光泽型面料: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且有反光特性,有熠熠生辉之感。该类面料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最常用于礼服形式的服装中,可以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光泽型面料在设计感强的服装中造型自由度很广,可有简洁的设计或是较为夸张的造型。
(4)厚重型面料:厚重型面料厚实挺括,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其面料具有体型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在设计中运用A型和H型最为恰当。
(5)透明型面料: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通透,具有优雅神秘的艺术效果。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为了突出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线条自然丰满、富于变化的H型和圆台型设计造型。
(1)同色不同质。以同种色彩为主的设计,面料的质地有所不同,产生不同的对比效果,打破了原本单一色彩的局限性,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色彩基调的基础上,丰富了内敛的面料质感对比(图3-40)。
(2)不同色不同质。以不同色彩和不同面料质感为主的设计,此类设计混合搭配,面料色彩和质地的不同,产生了丰富的强烈对比效果,但要注重协调性和整体性,避免杂乱无章(图3-41)。
(3)同质不同色。是以同种质感和不同色彩为主的设计,面料的质地相同,但原本单调的面料可以通过色彩的不同产生丰富的对比效果,打破了单一面料的局限性(图3-42)。

图3-40 同色不同质

图3-41 不同色不同质

图3-42 同质不同色
(二)面料肌理
面料肌理创新的造型手法丰富多样,在服装的创新肌理设计和运用方面,很多设计师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创新肌理的关键在于必须使材料的表面肌理形式与服装风格、审美观念以及时代特征相适应。
肌理的创新手法非常丰富,从基本的加工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结构改变法
结构改变法即改变结构特征,采用的手法有剪切、切割、抽纱、烧花、烂花、撕破、镂空、破烂等(图3-43)。

图3-43 结构改变法
(2)添附设计法
在成品的表面添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通过缝、钉、热压、绣等方法在现有材料上进行添加设计,产生不同材质的对比(图3-44)。

图3-44 添附设计法
(3)整合设计法
将零散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新颖独特的肌理效果(图3-45)。

图3-45 整合设计法
(4)变形法
对原有材料的形态特征进行变形,通过抽褶、捏褶、绗缝、车缝、压花、缩缝等工艺手法,改变材质原有的表面形态,形成浮雕和立体效果,并具有强烈的触摸感(图3-46)。

图3-46 变形法
面料肌理的创新手法很多,得到的效果是千变万化的。创新的肌理可以赋予平面的面料立体感、静态的面料流动感、传统的面料现代感、轻薄的面料厚重感、陈旧的面料新鲜感。
(三)面料再造
面料的再造设计是以手工制作为主,可以加强设计者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与开发。在设计时要求面料做工精良,工艺创新,搭配协调,注重原创性。面料的再造有以下三种。
单色面料主要以白棉布来进行设计制作,首先以草图的形式勾勒出基本骨骼结构,然后通过手工的多种处理手段进行,设计者可以选择出一种设计元素来重复强调出单元结构(图3-47)。
拼布主要通过三种面料质感的(同色不同质、同质不同色、不同色不同质)表现方式来进行组合,再根据色彩的变化、面料质感的对比、面积比例的关系来搭配,是面料再造设计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3-48)。

图3-47 单色面料

图3-48 拼布
综合材料的应用与设计是以在可服用性为主要功能的面料基础上,根据设计需要来选择元素。在不影响穿着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科技感较强的材料,如金属、装潢装饰材料等(图3-49)。

图3-49 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