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高校管理会计功能下的财务机构优化
2.4.1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2.4.1.1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原则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主要原则如下:①目标导向原则。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优化设置,必须以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与其他机构目标追求的一致性。②分工协作原则。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优化设置,既要体现分工的要求,又要兼顾协作的需要。③权责对等原则。有效的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设置,既能保证部门和科室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又能把不同层面的领导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考虑学校或部门的战略性或关键问题;还能激励下级单位或人员充分发挥和提高自己的才能,圆满行使职权。④精干高效原则。在优化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设置时,必须确保组织成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部门、科室和岗位都有工作目标和任务,部门、科室之间的协调始终保持高效和灵活。⑤动态适应原则。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设置,要能体现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做法。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随学校内外部环境和发展目标战略的变化,及时对部门、科室及人员配置进行调整。⑥避免越级指挥原则。在进行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设置时,如果出现越级指挥,会使直接下属和指挥对象无所适从,降低直接下属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在发布各项指令时,必须沿指挥链逐级传达。⑦合理的管理层级和幅度原则。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设置,在避免下级过多的同时,还要避免一个上级只有一个下级的情况。另外,尽量避免横向兼职、纵向兼职和交叉兼职。⑧统一指挥、多方参与原则。高校财务机构及其内部科室的设置,需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应注意决策效率低下和少数人支配等问题。
2.4.1.2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步骤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步骤主要有:①分析影响高校财务部门组织结构的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②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学校财务工作分解到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各个二级财务部门;③为二级财务部门选择合适的内部科室结构,进行科室机构设置;④将各二级财务部门和内部科室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⑤根据学校和部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组织结构。
2.4.1.3 高校财务机构优化的主要方法
综合组织结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特点和当前组织机构设置现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高校财务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1)职能式组织设计
本方法以高校财务应具备的职能为中心,以基本职能设计、关键职能设计和职能分解为主线,辅以流程分析来确定职能在不同部门和不同科室之间的分配与设计。
(2)流程式组织设计
本方法以高校财务业务流程为中心,组织设计以管理服务对象为导向的业务流程,以职能中心为辅助,为提供职能服务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平台为组织运行的物质基础。
对于职能式组织设计和流程式组织设计,虽然其基本运作单元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但都需要明确界定每个具体机构的职能,因此,职能设计依然是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