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D·创新引领  科技城市发展模式研究:鑫创科技的探索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三次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在燃煤蒸汽机的商品化带动下,出现了能够为广泛消费者群体生产产品的大型工业,进而社会出现了从农耕文化到以大型制造业工厂为核心的工业化城市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城市开始成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动力,城市化进程呼之而来。

(一)工业革命启动了城市化

城市化是对城市发展历程的描述,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由传统城市型向现代城市型的进化过程。可以说,城市化的本质是科技化,即科技成为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和与社会相融的过程。其显著要求是城市的产业基础远超于农业手工技术阶段,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城市生长的需要。

回顾发展历程便可发现,城市化始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工业革命和机器技术是引发城市化的直接和深刻原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城市化蕴含着机器技术的形成过程和机器工业的聚集过程:当非农产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某一程度,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成为主导产业时,才能使产业和人口广泛聚集,城市得以维持和扩大;当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历练,依托于机器技术的支撑,非农业才有可能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城市才能凭借工业、商业得以生长。(14)数据显示,城市人口在1800年以前是非常低的,看不出有城市“化”的迹象。但18世纪以后的几百年间,无论是城市的数量还是城市的人口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50%以上,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到68%。

(二)工业化的递进与城市化的“S”形发展

工业革命不仅带来经济大发展,也带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虽然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埃及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就出现了城市的原型,但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以满足住、行为需求主要特征的城市开始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使人类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引导城市向后工业化城市发展。

1. 城市化进程表现出“S”形阶段特征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年)发现世界城市化进程呈现“S”形曲线特征:“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即其人口占比不到10%的时候,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缓慢的,这个时期的城市化只表现出潜在的趋势。而当城市人口比例超越10%后,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多,城市化迈入初期阶段。当这个比例大于20%以后,城市人口表现出增长加速态势,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往后,当城市人口比例跨越70%以后,城市人口速度增长开始趋缓,城市化步入终极阶段。”(见图1-3)

图1-3 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15)

城市化的这种“S”形曲线规律,表现出以机器技术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并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深入,机器技术体系逐渐扩大,城市化加速发展。而当工业化到达后期阶段,机器技术体系的扩大接近极限的时候,以机器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开始迎来向智能(混合)技术转换的趋势,并促进城市化由数量型的扩张转向质量型的提升。

2. 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

整体来看,世界各国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人口发生爆炸性增长。世界城市化水平在18世纪时期仅3%;1800年,世界人口(9.8亿)中只有不到5%比例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发展到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阶段,由人力生产转化为机器大生产,人们摆脱了土地资源的束缚,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到1850年的时候,世界城市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16%,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有900多个。伴着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和北美,世界城市化浪潮迅速波及开来。曾经湮没在乡村和自然的海洋中的城市,如今已遍布全球。

英国。其城市化在工业革命之前发展缓慢,1700年城镇人口不到2%,看不到城市化趋势。随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启英国城市化进程,大量就业岗位因工厂的设立被创造出来,农村土地的可自由交易引发土地兼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促使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发展,城市人口实现迅速增加。(见图1-4)可以看到,1800年,英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20%以后,城市化趋势显著增强。1851年,英国便拥有了580多座城镇,实现了城镇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1891年,英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2%以后,城市化势头减缓。历经七八十年时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图1-4 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700—1959)(16)

美国。其城市化始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化、城市化进入鼎盛,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阶段。工业的繁荣除了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外,还吸引了众多欧洲移民,使得城市化得到空前发展。到20世纪中期,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其高科技和第三产业实现迅速发展,涌现出很多高科技城市,城市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1920年左右,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

德国。其城市化起步虽要晚于英美,但属于异军突起,发展速度快,城市改革比较彻底。特别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工商业经济吸引下农民大规模涌向城市,1852年城市人口上升到28.4%的水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进入德国城市化发展的高涨时期。1891年,其城市人口就超过农村人口。仅仅用了60年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

日本。其城市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伴着自上而下由国家资本推动的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当时明治政府大举兴办国营企业,呈现大工业在大城市集中的态势。但由于土地改革的不彻底,城市化步伐仍然缓慢。1920年,城市人口也仅为18%左右,10年后才超过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50—1970年的20年,日本才迎来快速的城市化。经由大规模先进技术的引进,并加以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1950年城市化率约为37%,5年后提升到50%,10年后为60%,20年后达到72%,快速实现了城市化。此后,由于城市人口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速度减缓。(见图1-5)

图1-5 日本城市化进程曲线(17)

中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提升水平并非是一个均衡稳定的增长状态。在某些特定时期,呈现明显加快的速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化水平仅有10.64%,因众多因素影响,到1978年29年只提高到17.92%,而后到80年代左右提升到20%的水平。随后城市化有所提速,到1989年提升到26.21%的水平;再接下来的10年间,增幅又有所下降,199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0.89%;而后1999年开始,城市化进程步入快车道,2009年实现46.59%的水平,10年增幅达到15.7%;到201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9.58%,处于城市化中期的水平,并预计从2033年开始将进入城市化后期。(见图1-6)

图1-6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

资料来源:win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