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润滑与密封(第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稀油润滑系统技术性能参数的关系和有关计算

3.2.1 稀油润滑系统简图及参数标示

系统图中符号说明:

Po——泵口压力,MPa

Q——装置的总流量,L/min

To——泵口油温,℃

P——供油口压力,MPa

ΔPo——经压力、温度、清洁度调整系统的压力损失,MPa

T——供油口油温,℃

ΔP——供油阀的压力损失,MPa

ΔPc——泄油阀的压力损失,MPa

Qc——泄油量,L/min

ΔP11,ΔP12——1供油支管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节流减压阀的压力损失,MPa

ΔP21,ΔP22——2供油支管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节流减压阀的压力损失,MPa

ΔP31,ΔP32——3供油支管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节流减压阀的压力损失,MPa

P1P2P3——1、2、3……供油支管出油口压力,MPa(一般为0.03~0.05MPa,计算时可取0.05MPa)

Q1Q2Q3——1、2、3……供油支管所需润滑油流量,L/min

Q0——每台润滑泵的公称流量,L/min。

3.2.2 装置供油量及泵的台数

在任何瞬时,供油总量为各支管(包括泄油管)流量之和

要求供油最小流量:

Q′≥(Q1Q2Q3+……)(1~1.05)

式中,1.05为考虑泵的实际流量偏离(小于)公称流量5%的补偿量或裕量。

设:Q0为每台润滑泵的公称流量,单位为L/min,

则装置供油量:

Q=nQ0Q

式中,n为维持供油总流量(即装置供油量)所需连续工作的主泵数量

   故   

即选公称流量为Q0的润滑泵共n台作为主泵(备用泵一般选一台)

当润滑油黏度较高且电机转速较高时,由于泵的吸口流速大,会使泵的噪声提高,故在较高黏度时,应限制电机的转速不能太高(实际限制了泵的流量),故有如下建议:

例如,用4极电机(同步转速为1500r/min)、润滑油黏度为N220时:

Q≤1000L/min 取n=1

Q>1000~1500L/min 取n=2

Q>2000L/min 取n=3

当单泵流量达到1500L/min左右时,润滑油黏度高于N220时,最好采用6极电机(同步转速1000r/min)。

3.2.3 装置泄油量

因装置供油量  Q=nQ0≥(Q1Q2Q3+……)(1~1.05)

即  Q=(Q1Q2Q3+……)(1~1.05)+Qc

泄油量  Qc=nQ0-(Q1Q2Q3+……)(1~1.05)

当供油总阀关闭 即Q1=Q2=Q3=0时

极限泄油量

根据可确定泄油管的最大通径。

n=1为单台主泵时,极限泄油量将等于装置供油量。

n>1时,可根据情况少开主泵,极限泄油量将为开启泵台数和每台泵公称流量的乘积。

由于极限泄油量是极端情况,如利用稀油润滑装置自循环加热润滑油时,此时供油口压力将等于泄油阀压力损失,和正常供油时供油口压力是不同的,一般远小于正常供油口压力。泄油管通径可比正常泄油量时确定的通径稍大,而小于供油总管的通径。

3.2.4 供油压力的确定及多供应支管时压力的调整

从上面稀油润滑系统简图可知,设有1、2、3……条从稀油润滑装置供油口通向被润滑设备的供油支管,各支管出油口要求的向润滑点的输油压力分别为P1P2P3……(相应流量为Q1Q2Q3……),对普通(低压)稀油润滑装置而言,P1P2P3……均为较小的值(0.03~0.05MPa),要求输油终端(注油点)的压力只要油能流到运动副的摩擦面就可以了。

正常工作时:  P-ΔPP11+ΔP12P1

或  P-ΔPP21+ΔP22P2

或  P-ΔPP31+ΔP32P3

即  PP+ΔP11+ΔP12P1

或  PP+ΔP21+ΔP22P2

或  PP+ΔP31+ΔP32P3

结论:供油口压力为任一供油支管注油终端压力(P1P2P3)和从供油口到注油终端压降之和,而各支管向各摩擦副注油压力为:

P1=(P-ΔP)-(ΔP11+ΔP12

P2=(P-ΔP)-(ΔP21+ΔP22

P3=(P-ΔP)-(ΔP31+ΔP32

即任一供油支管终端注油压力(P1P2P3)在同样条件下受本支管压降和的影响,压降和越大,终端注油压力越小。根据这一关系,可调整支管注油压力,在支管终端形状和截面不变时,调整这一压力即可改变某一支管的终端压力,从而调整某一支管的流量。

从上式可知:任一支管注油压力(P1P2P3)尚受P-ΔP(即供油压力和供油阀压降之差)的影响,在供油压力P不变时,调整改变供油阀压降可同样改变(系等量改变)支管的注油压力

在泄油阀关闭时,即Qc=0时

Q1Q2Q3+……=nQ0

即在泄油阀全闭时,支管流量之和等于装置供油量,支管流量改变前后都符合上述规律。此时,各支管流量也达到最大值(各支管系等量改变),且调整各支管输油能力将受到限制。如不满足时,可适当开启泄油阀以满足各支管实际供油量。

Q1Q2Q3为各供油支管所需润滑油量。除必须保证生成油膜所需油流量外,还要考虑计算出每个支管带走摩擦副产生的热量所需的润滑油流量。综合考虑,形成润滑油膜及散热所需油量的大者即为该支管所需流量;全部支管流量之和即为润滑所需总流量。

3.2.5 从泵口至供油口的最大压降

泵口压力除了保证支管润滑终端供油压力(P1P2P3……)外;还应保证润滑系统从泵口到润滑终端产生的全部油路压降(包括过滤器、换热器、调整部件、阀和管道等压降总和),以确定油泵出口处的最大压力Pomax

Pomax=P+ΔPxmax

式中 P——供油压力,MPa;

ΔPxmax——压力、温度、清洁度调整部件(系统)、阀和管道等的总压降,MPa,包括过滤器、冷却器、加热器,压力调节阀和各种阀门、管道的各项最大压力损失之和。实际上各项压降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值,计算时或可以极端情况(都达到最大)来考虑。

设:ΔP1——过滤器(粗、精)压降,MPa

ΔP2——换热器(冷却器、加热器)压降,MPa

ΔP3——压力调节阀等调整系统的压降,MPa

ΔP4——阀门、管道等的压降,MPa

表11-2-4

3.2.6 润滑油泵功率计算

表11-2-5

3.2.7 过滤器的压降特性

油液流经过滤器时由于油液运动和黏性阻力的作用,在过滤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差。影响过滤器压差的因素有:油液的黏度和比重、通过流量、滤芯的污染程度和结构参数(包括过滤面积和精度)等。

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