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探索与实践:记智慧课堂落户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落户拉萨中学

1.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概述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何克抗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过程中,很多学校采用笔记本电脑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活动。由余胜泉教授组织实施的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是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力图将廉价手持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的探究性研究项目。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西山学校,通过引进基于挑战式学习(Challeng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又称“苹果式挑战学习”)和引入ICT信息技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把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连在一起,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行为习惯的形成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里。通过社会化开放协作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学生们能够把网络社区、论坛、学习软件、思路笔记、创新想法、动画等带在身边,也可以带入到数学课堂或地理教室,把这些知识和教学内容连在一起,并随时与他人分享、共同创造。2012年5月19日,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被认证为苹果杰出教育项目(Apple Distinguished Program School)的学校。在“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进行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由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课题标准号ADA160004)的支持,并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四“科技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研究”在西藏自治区的实践研究项目。

中央电教馆的多项活动已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做了明确的要求和着力的推广,全国教育先进地区也已经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探索中,积累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充分显示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全国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指的是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其中,“一对一”是目的,“数字化”是手段,通过这个手段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化的学习终端,学习者可以更多地借助网络上充足的资源,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解决传统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全程录像,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录像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并有利于课下及时复习。目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使用的教师终端与学生终端对各种学习数据有强大的统计及分析功能,且具有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关注课上课下每一位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师生、生生之间能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不受时空的制约;能实现学生作业无纸化,同时方便教师的批改;教师不必执着于讲台,可以自由穿梭于学生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去批改,从而把教师从繁杂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为教师要讲的知识在网络上都可以查到,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唤醒自己,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