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的传说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回 精益地图

引子:三正石镜照身影,精益地图现真形。

本回概要:神秘的石镜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密室之中的兵器石人阵又隐藏着什么玄机?精益地图上又刻画着怎样的世界?这是真正的精益地图吗?

东方城道:“这才是真正的密室入口,而精益地图就在里面。”

众人听闻此言,却没有一丝兴奋,而是异常安静,默不作声,就像大战在即一般。

这时,丁和用微弱的声音道:“那赶紧进去吧,天色已晚,恐生变故。”

东方城道:“丁兄的身体是否还支撑得住?不如在室外稍作休息。”

丁和道:“我还撑得住,能有幸一睹精益堂的密室,此生亦无憾了。”

东方城看看沈宛清,又看看杨凡,对众人道:“那好,大家随我来。”

说完,东方城便一步迈进了密室的入口。

杨凡、上官凌紧随其后,众人一拥而入。

此时,天色已暗,郁郁的古树,斑驳的残垣,静静地看着一行人进入黑漆漆的入口,太多的人从这里经过,就再没有回头,它们已经看清了真相。

密室的通道并不复杂,顺着青石的台阶而下,两侧墙上的防风油灯早已自动燃起。五六十级台阶之后,众人站在了青石板路的开阔处,地面约几丈宽,前面是一道石门。

石门光洁如镜,众人看到镜中的自己,不由地吃了一惊。

沈宛清道:“难道这就是三正镜?”

东方城道:“不错,此石取自天山,由大年的师父无铁师祖打磨而成,你可知何用?”

沈宛清若有所思,道:“那次湖边畅饮,听闻你讲过此镜乃作正身、正心、正念之用。”

东方城叹了一声,道:“想不到你还记得湖边畅饮之事,我以为你当日大醉,记不得这些事了。”

“人是醉了,可是心没有醉。”

东方城苦笑了一下:“这密室乃参修之地,要天人合一,放空一切,这三正镜便是入室前的点检关。正身是看精神面貌是否很好,身体是否健康;正心是回归初心,一切归零,从新学起;正念是去除杂念私心,端正态度,回归精益愿景。若有一点未正,则石门不开。”

“果真如此神奇?”丁和微弱地道。

东方城没有答话,而是看了看众人道:“谁愿意试试这三正石镜?”

长风问道:“难道此门可照出人的心智吗?”

东方城道:“你在石镜里看到的是什么?”

长风道:“是自己。”

东方城点头,笑而不语。

张小七道:“这不就跟照镜子一样吗?当然看到的是自己啊!”

长风道:“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很难。”

张小七道:“我来试试看。”说着,上前一步,便站在了三正石镜前。

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屏住呼吸。

此时,张小七已站在了石镜前,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张小七有些不敢相信。

经过刚才与苗如烈的血战,张小七已经略有倦态,衣衫破碎,嘴角挂着血迹,他发现那根本不是自己了,而是另外一个人,模糊、疲惫、神色黯淡。

张小七伸出手摸了摸石镜,苦笑着转过头对长风道:“你说得对,自己还真是很难看清楚自己。”

长风道:“人很难看清自己,是因为身边缺少像镜子一样的朋友。”

张小七又苦笑道:“还好,我身边有你这个‘镜子’。”

男人的感情就是如此简单,有的人你与他相交一生,也不会听到他说出一句真心话;另有一些人,你与他刚刚相交,便会倾尽心事。

大多数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这样一面镜子,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他们寻找的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长风道:“我大病初愈,恐怕也不合适。至于其他人……不如请杨兄弟一试?”

话音未落,沈宛清道:“我来一试。”

东方城道:“宛妹,你……”

沈宛清冷笑道:“怎么,我不能试吗?”

东方城道:“不是不能,这三正石镜有反噬,我怕……”

沈宛清又是一声冷笑:“莫要再说那些话了。”说完,沈宛清整了整衣衫,运足内力,向前一步,站在了石镜前。虽然经历了一场血战,但镜中的女人依然妩媚动人,镜中的她笑了,笑得那么妖娆,她知道自己一定可以。

就在沈宛清沉醉于镜中容颜的时候,突然有一丝念头闪过,沈宛清想起流月城的那个夜晚,那个血流成河的夜晚,那个自己蒙面血洗流月城的夜晚。这如同一根针深深地刺进沈宛清的眼睛,镜中的那个女人瞬间失去了颜色,倒了下来。

“师傅你怎么了?”徐素素连忙上前搀扶。

沈宛清半坐在地上,悠悠地道:“没什么,为师的修为还不够罢了。”

东方城道:“宛妹,路都是一样的,就看自己如何走。若不能纵观全局,难免会有失偏颇,等到这件事完成后,我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一个女人虽然嘴硬,但是她的内心还是渴望温柔的,她说出那些话来,不过是她想得到更多的温暖罢了。

沈宛清看着东方城有些寒意,又有些温暖,沈宛清知道他早就原谅了她,即使她从未得到他,但这一刻沈宛清是幸福的。

张小七此时道:“还是请杨凡大哥试试吧!”

丁和也道:“是啊,抓紧时间啊!”

东方城冲着杨凡点点头,杨凡环顾众人,目光落在了阿天身上,他希望阿天可以有一丝回应,但阿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沉默,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惩罚,要么是爱得深沉,要么是恨得刻骨。

杨凡转过头来,凝神静气,站在了石镜前。

镜中的人,穿着青灰色的粗布衣服,简单素朴;身材颀长健硕,轩昂不羁;目光坚定有神,纯净冰冷;脖子下方的翡翠玉扣,神秘平静。多年来的夙愿在此刻就要实现,而镜中的人却是那么平静、自然。

只听见,“吱吱”的声音,那石镜居然动了,极为缓慢地向里旋转,两侧顿时显现出两条通道来,众人不由惊呼。

张小七拍着杨凡的肩膀道:“太好了,杨大哥你真是厉害啊!”

东方城道:“心无贪欲,便是秋空霁海。凡儿,你下山之后,修为精进不少啊。”

杨凡道:“弟子自是不敢懈怠。”

久未说话的隐者道:“精益堂的机关术果真玄妙无穷,此石镜的设计已经登峰造极,当年也只是在诸神殿见到过如此精妙的机关术。”

东方城道:“前辈过奖了,请大家随我入内。”

小萨旁白:

此处的三正镜引申为现实世界中的安全镜,通常放在车间或办公楼的入口处,目的是让员工以及参观车间的人员进入现场前可以照镜子,检查自己所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从而保证以安全的状态进入现场。通常,这面镜子旁会悬挂PPE的佩戴标准,以辅助员工进行点检。

第一道安全点检实为自检,进入现场后还有第二道点检,即早会。在早会阶段,由班组长对员工的PPE进行检查或员工之间互检,而在早会后半段的士气训练阶段,班组长通常会观察每位员工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以保证全体员工以安全的状态投入工作。

当我们在照镜子时,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如果你已经担起了一副担子,就不要随便放下,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认真地对待照镜子这道点检,才能够对你所担负的工作、家庭以及那些你所热爱的事物负责。

应用场景:办公楼、制造车间的入口处。

整间密室由青石砌成,长约三丈,宽二丈有余。密室的左手边是及膝高的石榻,丈宽的石桌置于中央,上面摆着一些小石人,三面墙上的防风油灯早已燃起,室内明亮如昼,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张小七道:“好朴素的密室啊,难道这真的是传说中的精益堂密室?”

长风道:“现场就是如此,下面就看你的观察了。”

张小七道:“我已经扫视过好几遍了,还需要如何观察?”

长风道:“那桌上的石人,你可仔细观察过?”

经长风一提醒,张小七立刻凑到石桌前,而众人也跟了过去。

张小七道:“这些石人真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呢!”

长风道:“你看这些石人手上都持有器械,好像在打造什么。”

杨凡道:“确实如此,长风兄弟观察得很仔细。”

观察的话题,详见《精益的传说》第三回,讲述通过现场观察训练,培养发现浪费的能力。

丁和道:“故弄玄虚啊,东方老儿,赶紧让我们看看精益地图吧!”

东方城道:“丁大侠,不必着急,等破解完这石人的秘密也不迟。”

丁和道:“起坐不平,风雨兼程,还要等,哎,我先歇会儿。”

隐者道:“老伙计,此生能有此机会,就是再等十年也不急。”

张小七道:“你们看这最后一个石人手上拿着的是否是一件兵器?”

长风道:“有点像轩辕刀。”

杨凡道:“莫非这是一个打造轩辕刀的石人兵器营不成?”

张小七道:“若是如此,摆在这里又有何用?与精益地图有何关系?”

长风指着第一个石人道:“你们看此处,似乎是在毛坯熔炼、压制,而紧接着是锻打、淬火、回火、打磨、装配,正是一个打造轩辕刀的价值过程。”

价值流的话题,详见《精益的传说》第八回,酒楼方案,流动为先。众人通过绘制价值流寻找浪费,设计新的酒楼服务流程,然后进行价值流设计。

张小七道:“你这么一说,确实如此,这些过程我太熟悉了。”

杨凡道:“那小七你仔细看看,可有什么异样之处?”

张小七仔细看着石人,嘴里不断地念叨着,突然大喊一声:“确实有异样!”

丁和凑过来道:“小兄弟别一惊一乍,说来听听。”

张小七道:“如果按此石人的摆法,是不可能打造出轩辕刀的!”

丁和道:“快说,小子,别总是卖关子,不然抓你去跟我云游四方。”

“不敢,不敢。”张小七吐了吐舌头,指着石人道,“此流程虽是打造轩辕刀的步骤,但若按此石人的摆法,三天三夜也打造不出来。当年师父给我讲过若要流动,必要平衡,所有浪费的消除都是为了达到平衡,否则无法实现流动。”

浪费的话题详见《精益的传说》第二回,通过杨凡与师傅的练剑过程,阐述了什么是增值,什么是必要非增值,以及什么是浪费。

“而大家看,锻打制刀的关键工位却只摆放了两个人,势必会造成阻塞,成为瓶颈。其余的工位配置再多的人也没有用处。”

长风道:“还有,此种摆法也并非最优的打造流程吧?”

“嗯,确实如此,这样的摆放有悖于通常的打造流程。”张小七道,“可是精益密室为何会有如此不精益之物?”

长风道:“或许这是另外一道点检关。若非精益堂的人,凭借外力进入此密室,却不通晓精益之法,依然无法获取精益地图。”

说完,伸手去取其中的一个石人。当长风拿起石人之后,发现这个石人的双脚是触碰着机关的。当他拿起石人后,机关就会自动弹出;当他放下石人后,机关正好被石人踩进去。

长风道:“你们看这石人脚底的机关,或许奥秘正在此。”

隐者道:“大象无形,故隐无名,这避影匿形的设计果真是高深莫测啊。”

丁和附和道:“若无指引,不得其所啊,妙哉!”

杨凡道:“小七兄弟,可否估算每道工序完成的时间是多少?”

长风道:“杨兄可是准备画山形图?”

杨凡道:“目前来看,只有先尝试此法了。”

长风道:“在七星岛,师傅曾讲过此图的用法。它形如大山,可知长短;一目了然,可测平衡。”

张小七道:“时间都估算好了,我说给你们听。”

按照张小七所说,杨凡和长风重新排列了石人的摆放,而由石人组成的山形图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长风指着最高的山峰道:“此处就是小七所说的锻打的工位,最高峰代表瓶颈。”

杨凡道:“从现状看,最高峰确实代表瓶颈,不过缺乏需求的参照,我们姑且这样认为。”

长风道:“杨兄说得极是,务求严谨,方能深耕。”

张小七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整座山看起来都一样高,对不对?”

杨凡道:“如果山峰是问题,那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如果山峰不是问题,那么就要考虑刚才长风所说的优化问题。”

小萨旁白:

伸出你的左手,掌心朝向你的面部,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的手掌就是一张山形图的形状。每根手指代表一个动作或者流程,而每个指肚关节代表动作或流程里面的步骤或者组成单元。

此处的山形图引申为精益中的山积图。山积图源于日语“Yamazumi”,又称为工作负荷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用来显示机器和员工的工作负荷状态,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其中,“Yama”是山的意思,“Zumi”是堆积或聚积的意思,英文可以理解为“Accumulation”,即累积之意。有几个工位,就画出几根柱子,每根柱子的长度(山形)代表完成每个工位的工作所需要累积的时间,而各个累积的时间则由每个动作构成。

山积图所表达的含义。

第一层:对比山积图与客户的需求节拍,看整个工作负荷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即每根柱子是否低于或高于客户的需求节拍,低于则代表满足,高于则代表不满足。正如杨凡所说:“从现状看,最高峰确实代表瓶颈,不过缺乏需求的参照。”这里的参照就是指客户的需求节拍。

简单理解,你现在想喝一杯奶茶,想在2分钟之内喝到,那么你的需求节拍就是2分钟/杯,但制作一杯奶茶需要5分钟,即5分钟/杯,那么制作一杯奶茶的时间大于你的需求时间,这说明奶茶店目前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需要进行改善。

第二层:计算工位数。用每个工位的循环时间之和除以需求节拍,即得出理论的工位数,与实际现状对照是否合理。(第六回会对客户需求节拍和循环时间进行详细阐述,在本回你可以认为上文的2分钟/杯是客户的需求节拍,5分钟/杯是循环时间。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翻至第六回。)

第三层:看均衡。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整个山积图的每根柱子(山形)是否达到均衡,若不均衡,则需要对每个工位进行改善,使其达到均衡,以进行流动,即长风所说的“最高峰代表瓶颈,但需要让整座山看起来一样高”。

第四层:持续改善。与速度比较,在现有布局的情况下,柱子达到均衡,但并不意味着是最优解。企业依然可以从布局、工位设计、低成本自动化等角度进行深入改善。

节拍的概念也可以详见《精益的传说》工具篇。

应用场景:任何由两个以上步骤完成的工作场景,包括多人共同完成的项目以及个人多任务并行作业的优化。

长风道:“小七,山峰的问题就交给你解决了。”

杨凡道:“虽然我们比你修行精益更早,但你是打造兵器的专家,相信你是可以的。”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在了张小七身上。

张小七若有所思,一只手捏着下巴,脑海中一一闪过打造兵器的过程;另一只手捏住石人,不断地调整着。

过了好一会儿,张小七满头大汗,手中拿着一个石人说:“两位大哥,这个石人实在不知道怎么摆了!”

杨凡和长风相互对视了一眼,笑道:“那说明这个石人是多余的。”

张小七捂着脑袋道:“多余的?这里还有坑啊!”

长风道:“山都变得一样高,说明每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变得相同,产品可以做到同步流动,那么这就意味着,有浪费被消除了,自然会有冗余的人或不增值的工作被剔除。”

张小七呵呵地笑道:“那我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杨凡道:“虽然做出了一样高的山形,但密室没有任何变化。”

张小七止住了笑容:“是啊,怎么回事呢?难道我们做得不对吗?”

长风眉头紧皱,低头摆弄起石人来,喃喃自语道:“究竟如何解开精益密室的秘密呢?”

不一会儿,只见原来的一字型石人阵被长风变成了凵形,打造轩辕刀的流程似乎更加紧凑。

张小七道:“我说,长风大哥,这石头人怎么又多出来了?”

长风道:“小七你最熟悉打造的流程,看看这样打造兵器是否可行?”

张小七站在凵形的布局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拿起其中的一个石人,道:“这个石人也不需要……”

小萨旁白:

经过改善的流程虽然已经平衡,且节省了两个石人,但并未触动精益密室的机关,直到凵形的布局出现,在这里引申为U形或者Cell,即单元,暗示精益改善是永无止境的。

不过,并非说一字形的布局不好,而是要根据流程的需要设计合适的布局:一字形布局,即直线形——物流线路清晰,方便设备维修,设备配置按物流路线直线配置;U形布局——进料和出料口一致,多工序操作,员工操作步行距离较近。

但不管选取哪种布局,都需要满足单元化的基本设置条件:单件流动、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防错设计、快速换型、多技能员工、标准作业、成套物流配送等,这些会在后面的篇幅详细展开。

应用场景:并非制造业独有,还可以在办公室、餐厅、咖啡厅等服务行业应用。在本书的最后一回天品酒楼中就应用布局的原则设计了酒楼的餐厅布局。

话音未落,只听见密室墙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一幅幅画凸凹不平地浮现,如一张地图。

最左边乃是刻字:

“如君所见,此乃精益地图,所载事项为精益堂之过去,东至九州,西至锡尔河太阳城,南至暹罗城,北至墨河室韦山,遍布轩辕,亦有他国,乃吾始记。

吾初习精益之式,青锋长剑,凌厉刚猛,器下无情,却觉有招无意;而后,得墨铁重剑,无锋无刃,杀气渐去,方为有招有意;再后修行,不滞于物,不殆于心,草木皆为剑,融为自然,觉所学方成,是谓有意无招,自号无剑。

是故,此所记乃为故事,而非招式,显学易得,隐学难获,故以叙事之载体,展其形,明其理,显隐结合,方便参习,精益之道亦可流传更远。

然学武之人,亦应有情。有意无招,以属武学之上乘,但有武无情,与岩石无二,终难成器,亦枉称为侠。无情,或清静无为,或独善其身,或与恶为伍;有情则能爱人,方能心怀天下。

遂,自始无剑,恬淡虚无,游历四方,传道精益。约有五十五载,逢郡则停,讲精益之学,布精益之道,亦收徒有几,终居于龙岩,以精益堂为根,延绵精益之学。

游历所至,故事甚多,然地图所记,取三十六地之精彩,归为六宗,名曰流风回雪,刻于此处,行阴阳之面,各有不同,若可实地一探,乃是幸事。

望吾之后辈,协力一致,温情有爱,尊崇天道,力行报恩,以此为愿景,怀入世之情,秉出世之心,精进研习,厚德尚学,达济天下,安邦定国。

无剑先生于轩辕五十七年。”

刻字之后便是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图画:绵延的远山,气势磅礴;起伏的大海,波涛汹涌;古朴的村庄,幽静安详;热闹的集市,车水马龙;荒芜的沙漠,萧瑟寂寥。画面之境,呼之欲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小萨旁白:

此段对精益地图的描写是全书的核心,是精益武侠的核心,亦是个人精进学习的路线。

第一个层次,即武的层次,引申为挑战,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改善,追求更高的价值,是为术、器。在此阶段,精益的层次分为有招无意、有招有意、有意无招。

简单举例来说,浪费观察是精益中的一个工具,被用来培养员工查找现场浪费的能力。最初的有招无意阶段,员工需要理解七大浪费的定义,按照定义查找浪费,并且按照“大野耐一圈”的方式去解决浪费的问题(第五回有具体的实施步骤);中间的有招有意阶段,员工必须可以推演七大浪费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针对观察到的浪费寻找根本原因;在有意无招的阶段,员工只需要明确什么是增值即可,并可以在任何流程中找到增值,剔除非增值,系统地解决问题。

第二个层次,即情的层次,引申为尊重,尊重他人,诚实待人,善待每个人的智慧,是为法。精益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借助人来完成的变革历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在其中的角色。企业的利润取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心,而工具在任何时空范围都可以创造发明,因此我们使用精益工具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在此阶段,精益的层次分为:育力,即企业应有育成员工的能力;燃心,即企业应点燃员工的愿景和梦想,激发其自我价值;共生,即企业和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一起为之奋斗。

第三个层次,聚武,拥情,方为侠,引申为系统,组织的发展是系统演化的结果,只有通过系统的迭代,我们才能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方可贯彻战略执行,是为道。而支撑系统的两个支柱就是聚武和拥情的原则,缺一不可,是精益武侠的精髓,故开宗明义,使其作为第二部的核心,以引导大家思考。

而关于道、法、术、器的隐喻,详见《精益的传说》第四回。

上文精益地图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知识,说明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重要性。一个组织是不能创造知识的,创造知识的是组织里的人,如果挖掘每个个体的隐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那么这些知识最终会转化为组织的竞争力,这是每个组织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精益的传说》和《精益的传说2》都倡导的,而《精益的传说》系列也将根据精益地图的指引层层推进,逐步展开,为大家呈现跌宕起伏的精益之旅。

对个体来说,要不断思考这3个层次,从对工具的追求,进阶为对原则的看重,再进阶为对系统的整合,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一个单一的个体转变为一个具有知识体系的个体。

应用场景:个人知识体系的梳理、个人能力发展模型、组织的精益系统建设等。

张小七兴奋地道:“你们看,地图!地图!是地图!”

长风和杨凡对视一下,各自点点头,长出了一口气。

丁和立刻走上前去,摸着墙上的画道:“就是它了,就是它了。”

这时,并未上前的隐者道:“此密室如此精密,设计良巧,无剑先生真是旷世奇才啊!不过老朽有一事不安。”

东方城道:“前辈但说无妨。”

隐者道:“刚才长风等小兄弟对阵法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凵型的布局,但从卦象上看,这个布局接近于震卦。震为雷,传音千里,震耳欲聋,乃奋发之象,但空闻其响,不见其形,需经波折,先苦后甜,行事应谋定而后动,谨言慎行,方大有可为。”

东方城道:“谢前辈指点,不过雷依时而出,大地回春,因势而动,纵有波折,也算是对他们的历练吧!”

隐者道:“东方堂主所言甚是,观此地图,无剑先生居然到过锡尔河谷和九州之地,此等修行之苦,非常人所及。”

东方城拱手道:“我等后辈又岂敢懈怠。”

此时,其他人都在兴奋地议论,而丁和也在抚摸着墙上的地图,不住地喃喃自语。

隐者上前一步,拍拍丁和的肩膀:“丁老怪怎么也跟小孩子一般?”

丁和缩回了手,讪讪一笑:“嘿嘿,百闻不如一见,何况这旷世奇珍呢?”

东方城微微一笑:“确实如此,无论谁看见自己一心想要的东西,难免兴奋。”

无论多周密的筹划,都一定有破绽;无论多雄伟的山峦,都一定有缺口。而伪装者却只有在真相来临时,才会发现原本的漏洞就在眼前,自己却一点也看不到。

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