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灵光一闪
饭局上,步成不经意间露出了他的劳力士,哦不对,步成没有劳力士,步成只是表示了一下这家五星级大酒店是自己家开的而已,当然,这真的让廖蕊和汪北明十分十分想锤爆他,打土豪,分田地!
言归正传,廖蕊和汪北明毕竟是修行中人,对步成的壕只有那么一(巨)丢(T)丢(M)羡慕,随后,话题就理所当然的转入修行界了。
咱们修行中人谈钱多俗嘛!
“我师傅说我的天赋主要体现在引导灵力的品质上,十分适合他的功法,但是我的经脉并不宽阔,修行界有没有什么奇遇能助人拓展经脉的?”
“你当在写小说呐!”
汪北明听了这话哈哈笑起来,廖蕊也微微一笑。
“看来你对修行界还真不是很了解,拓宽经脉的办法听我倒是听说过一个,一个出现在五百多年前,巴蜀那边,有过一种天材地宝,叫太子藕。具体什么情况我倒是忘了,这样吧,回去之后我发你一份《修道异闻录》,再给你整理一点修行界常识,至于拓宽经脉,脱胎境之前就不要想了,等你到脱胎境,有机会将经脉稍稍拓宽一点儿。”
这个回答无疑令步成沮丧无比。
“话说少林禅宗传说中那个易筋经是不是真的,不是说这个功法可以洗髓易筋嘛?”
步成搜刮出了江湖传闻当中的只言片语,又带着一丝希望问到。
“不行的,易筋经倒是真有,但这是武学,不是功法,修炼过武学的人往往搏斗能力强一些,易筋经易得是筋骨,不是经脉。”
这次时廖蕊给步成解释的。
“咦,我倒是想起来一种方法,这个方法还和廖蕊她们那边儿有关系呢!”
汪北明忽然话锋一转道,
“啥?”
廖蕊反倒是一脸懵逼。
“你们的虫蛊里不是有一种脉虫嘛!”
“开什么玩笑,不到脱胎境沾了脉虫就得死,到了脱胎境脉虫那点大小根本用不上,你怎么想到的用脉虫给步成拓宽经脉,脉虫是用来控制修行者的好吗!”
“不是异闻录上写着苗疆脉虫长期寄存在体内日积月累可以助人拓宽经脉嘛。”
汪北明委屈巴巴的说道。
看着步成疑惑的小眼神,廖蕊摇了摇头向步成解释道,
“脉虫是我们苗疆用一种喜蚕食地脉的虫子培养的一种蛊虫,植入修行者体内后会潜伏在修习者经脉之中,一旦施蛊者催动虫蛊,脉虫就会蚕食寄生者的经脉,但未催动时,脉虫会时常该换寄生的经脉节点,长久改换会让经脉一定程度扩张。”
“那还是算了。”
开什么玩笑,步成可没有这种把命交给别人的打算。
回到寝室后,步成受到了一份来自汪北明的压缩文件,步成解压之后发现,里面足足有四十多个G的图文小资料。
至于他说道修真界常识,想必是还没有整理好。
礼拜天,三人在约定好的地方见面之后向着别墅区走去。
“我昨天晚上查了很多风水案例,倒是有了一点点猜测,先不直接过去,我们在别墅区外面附近转一转。”
汪北明如是说道。
随后二人便跟着汪北明在别墅区旁边晃悠了起来,也不知道汪北明卖的什么关子,只是转,不说。
这女人啊,除了逛街购物的时候精力无限,其他时候就特别容易疲倦,这不,廖蕊已经顶不住了。
“你倒是有进展没有啊!你已经带着我们漫无目的的游走了快两个小时了。”
“额…我说出来你别骂我。”
“好不用说了,”
廖蕊黑着脸说道,
“你要是说出来我怕我忍不住打死你。”
“你到底是有什么猜想?”
这时步成也忍不住问道。
考虑道廖蕊吃人一样的表情,汪北明老老实实的将想法讲了出来。
原来他晚上看了一个风水案例,那个案例讲的是一户人家,总觉的呆在家里胸闷气急,一开始他们以为是自己身体的问题,便去医院检查,但医院里检查出来没什么问题,随后家里老人家请了一位当地煞是有名的风水先生,来给家里看看情况,起初风水先生在他们家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无奈离去时,在离开那户人家上百米的地方发现了问题,一块干枯的三角形土地(在过去农村里有一些老人会将各种地方的土地都利用起来,有些不够开阔的地方种菜时会随形种植,不重新排苗。)
而这块地正是家中老人开辟的,原来在地上种芋头,那时候这片地很肥沃湿润,芋头收成也不错,可不知什么时候起地开始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贫瘠,于是家中的老人家就放弃了这块土地。
罪魁祸首就是这块地!风水先生下了如此一个论断。
原来这块地呈尖刀状,刀锋正指向那户人家,又是那户人家开辟的地,与他家有了联系,一开始种植芋头时还好,在这块地上勉强说得上五行均衡,最多是算一个尖刀局,但因为水干枯,作物也死光了,尖刀局渐渐演变成了尖刀煞!
而这一次,汪北明也寻思着会不会不是小区内的问题,于是先来外边儿逛了一圈。但外边儿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就在这时,步成忽然说道,“你们记不记得户主家里是做什么的!”
“地产租赁!”
在短暂的错愕之后,汪北明忽然答道,
“对,很有可能是附近有他们家的地产产生了什么变动。我们去问问。”
有了这个猜测的汪北明元气满满的赶往别墅区。
询问之下,户主顾先生表示附近有四家商品房是他们家租赁出去的。
“能带我们去看看吗,我们猜测问题可能出在其他房产上。”
虽然顾先生有几分疑惑,为什么这幢房子的问题会出在其他房子上,但是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顾先生亲自驾车带三人去了四家商品房。
一直到第三家看完,一无所获。
“同学,第四家的格局跟刚才这家是一样的,你们确定还要去看一遍吗。”
顾先生语气依旧平缓,但步成三人却感觉出来,顾先生已经有一点不耐烦了。
这可怎么办!要是光看不出来问题也就罢了,这又看不出问题又把雇主惹不高兴了,这可是要砸招牌的呀!
“顾先生,第二家商品房原来建的时候是块什么地?”
这是,步成忽然闻到。
顾先生眼睛里忽然闪过一阵惊奇的光!
“小伙子你看出什么来了?”
“就是看出来那儿原来的地基有点儿特殊。”
“确实有本事,哈哈哈,”
顾先生笑着说道,
“那儿原来的地基就是我老家。”
这下三人都吃了一惊,包括步成。
廖蕊和汪北明惊的是步成怎么看出来了第二套商品房原来地基上的问题。而步成惊得是顾先生说的话!
其实一开始去第二套商品房,步成就发觉有一丝奇怪,倒不是房子奇怪,而是地下奇怪,他们一起走进商品房的时候步成竟然察觉到了地下对顾先生磁场有一种排斥的信号!但一开始他寻思着,汪北明这个专业人士也没有发现问题,或许这是特殊情况吧。
而刚才,面临小团队招牌的问题,他只能想到这一个办法来稍加补救,希望有一点特殊的发现挽回雇主心目当中的形象。
但顾先生的话让他大吃了一惊。
一种强烈的预感在步成脑海当中诞生了,第二套商品房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未等他发问,顾先生就开始给他们讲起了那一块地基的故事。
那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那时候这一带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始拆迁,顾先生一家就是几代居住在这里的家庭,听说要拆迁,顾先生的爷爷奶奶是极力反对。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房子是我们俩老没日没夜的干,一砖一瓦搭起来的,别看它现在有一点旧,结实着嘞。地基打的比别人家的深不少嘞。
在老人家眼里,自己亲手建的房子就是自己的骄傲,是自己的青春。老人家企图说服顾先生的爸爸妈妈,或许老人家根本不知道,地方拆迁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儿女能够决定的。
与国家而言,拆迁改造是地方建设的必经之路,从理智的角度出发,不论是对地方建设还是对自家经济补助都有益处。
顾先生的父母是认得清好处的,违抗拆迁多半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在拆迁的条例下来之后十分配合政府工作。
这也让顾先生父母和爷爷奶奶产生了矛盾。
直到推倒房子那一天,奶奶在暂住的地方哭的稀里哗啦,一直不停的说着,自己老了,没用了,年轻的时候造的结实房子还没老啊!还能用啊!
时过境迁,原来的地基上建起了商品房,而顾先生也通过拆迁的一笔赔偿款做起了地产生意,赚了一笔钱。
处于怀旧心理,顾先生把老房子地基上建的商品房买了回来。
但这让顾先生产生了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
同样处于怀旧,他也不缺这点钱,所以他并不想把这套商品房商用,但地产暴发户的面子上又让他觉得自己不该住在一套普通商品房里,于是乎,这套商品房就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