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百岁的四季食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 会吃千顿香

前面我们讨论的是如何选择膳食的问题,而进餐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正所谓会吃千顿香,吃不得法难安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就餐方法的点点滴滴。

(1)饮食安全的黄金定律

俗话说“病从口入”。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吃得不好,不但对健康没有帮助,还有可能导致疾病,所以饮食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确保食品安全的10条黄金定律”,可资参考。
•食熟即食。从现代卫生学的观点来看,由于许多有害细菌在常温下会大量繁殖,所以食物一旦煮熟就应该马上吃掉,而在常温下存放了4~5小时的熟食则是最危险的。
•食熟方食。或许您还停留在“煮熟食物是为了消毒杀菌、有益于消化吸收”的阶段,但还有一点您可能不知道,现代研究认为: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未熟透的含蛋白质、脂肪比较高的食物,是滋生微生物最好的温床。因此,对于要煮了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透。所谓熟透,是指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度。
•选择加工处理过的食品。例如,消毒牛奶、用紫外线照射过的新鲜或冷冻食品。
•保存食物时不要让生、熟食接触,否则容易造成污染,使熟食滋生有害微生物。
•厨具、餐具要保持清洁。
•烹饪之前应洗手。如果手有伤口,烹饪时应包扎好,避免与被加工的原材料接触。
•避免昆虫、猫、狗等接触食物,以免其将有害微生物播散到食物上。
•饮用水和准备食物所需的水应清洁干净,如怀疑水不干净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

(2)吃饭要定时定量

中国人吃饭,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其中有一条就是饮食要“定时定量”。孔子《论语·乡党》“八不食”中,“不时,不食”等赫然在列,这里的“时”既包含尽人皆知的早、午、晚饭时间安排,还包括一年四季的饮食规律,例如,不是当季的蔬菜水果不吃。汉代成书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更是将“食饮有节”作为养生的一大原则提出。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也指出“饮食以时”,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做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后世医学家、养生家,在著书立说、谈论养生的时候,也总把饮食定时定量作为重要的养生原则列出。我国传统对一日三餐的安排为“早饭要饱,午饭要好,晚饭要少”,这是有道理的。 从时间上来说,一日三餐之间,相隔最好不要超过5个小时。这是因为:
•如果相隔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饥饿感并体力不支。
•而相隔时间过短,又会使机体的消化系统忙于消化而产生疲劳感。
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并不是仅仅考虑相隔的时间就够了,还要考虑到机体的生物钟,人体有固定的生物钟活动规律,这其中包括了饮食规律。一般情况如下:
•早餐的时间应该在早晨7点左右,且考虑到与前一天晚餐相隔时间较长,上午又是一个人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早餐应保证量和质,也就是早餐要吃“饱”。
•午餐应该定在12点左右,不需要像早餐那样丰盛,吃到七八分饱即可,所以可以适当提高饭“质”,甚至花点时间享受一下饮食的快乐,也就是午餐要“好”。
•晚餐的时间应该在下午5~6点之间,考虑到晚上10~11点(亥时后半段)就应就寝,因此要吃的少一些,古人推荐粥食一碗,或可稍配一些菜肴,也就是晚饭要“少”。这就是“定时定量”的大概规律。
另外,要根据一天的营养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摄入量,而不是根据个人对食品的喜好程度,符合自己的口味则贪吃,不喜欢就不吃,这就违背了饮食规律中“定量”的要求。

(3)多食多苦患

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确,人体的绝大部分的营养来源就在食物,所以中医早就指出“水谷,生之本也”。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再好的东西都不要过量”,否则过犹不及。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就会损伤肠胃功能。这句话强调了饮食失节的致病因素,不愧为经典之语。中医学认为,人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健康与否,都受到脾胃的影响和支配。脾、胃、肠是食物消化的直接参与者,分工合作,负责将食物转化成中医所说的水谷精微,也就是营养物质,进而吸收入人体,供给人体的各项活动需求。因此, 饮食有偏差,尤其是多食、过食、嗜食、暴食,都会损伤脾胃与肠。其中,脾胃居于消化道前端,一有损伤,首当其冲。脾胃受伤,自然健康受损。因此,饮食不可过饱。
前人还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说,指出了摄食过多的具体危害,即“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体容易发胖,饮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饭吃得太多,还会影响睡眠,这是古人的金玉良言,也是大量观察和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并用于膳食养生的实践中。
由此看来,不吃不行,吃多了也不行。所以,人们常说“吃个半饱刚刚好”。但到底何谓“半饱”,什么程度叫“刚刚好”?
从现代营养学来说,一顿该吃多少,可以严格按体重、身高等身体指数计算出来,但这显然不适合我们日常操作,更何况,即使同一个人,每天运动量不同,其需要摄入的饮食量也是动态变化的。 其实人体自身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每当我们进食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然会发出信号,那就是“饱”感。我们日常只要细心体会,自然会明显感觉到,一旦“饱”感出现,那就是适量 了,即使这时还有食欲,也应该及时停筷。如果出现“饱胀”“吃撑了”的感觉,那无疑是过量了。当然,我们以上所提到的感觉,是针对没有疾患的人群,如果是有明显胃肠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者因为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到胃肠道功能的,则不在此例。

(4)少食增寿

从古到今,少吃体健的百岁寿星很多。
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认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据报道,当年广州著名的百岁老人廖富辉,其长寿经验之一就是每餐只吃30克米饭,不到一两,一天四餐120克,也就是二两多点。事实上,“每天吃上5~6顿,每餐少量”,是广州老人传统保健之道。在贫瘠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支古老的部族—图布族。图布族人一日三餐都很少,但身体却异常强壮,多寿星。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明确阐述了所吃多少与寿命的关系,他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的长寿经验通过在现代研究已证实其科学性。有学者用大鼠进行营养对寿命疾病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限食组比不限食组的寿命要长,而且限食组大鼠罹患肾病、肿瘤的比不限食组少,发生疾病的时间也晚些。实验还发现,从少年期限食,最能延年益寿。有科学家断言:把食物热量减少到维持正常体重所要求的1/3,但保留全部必需的营养物,就可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有人曾对1400名处于正常热量供应状况下的60~64岁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668人,每天吃1~2顿饭,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另外168人把同样的饮食分为6次吃,即一天吃6顿,总量不变,患心血管病的人仅有1/6,比1天吃1~2顿的,患病率减少50%;比1天吃3顿的,患病率下降18.8%,这说明,少吃多餐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5)不吃早餐危害多

现在城市里的人,特别是一些女性,对待早餐十分马虎,要么随便吃点,要么干脆不吃。还给自己找借口说是为了“塑造形体美,早餐容易使身体发胖”。 其实,早餐是提供一天活动所需能量的基础,如果长期不进早餐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
其一,长期不进早餐的人极易患胆结石。在正常情况下,胆固醇均匀地和胆盐、磷脂溶解在胆汁中,胆汁从肝脏分泌出来后,暂时贮存在胆囊内,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和小肠上部后,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至肠道,从而参与消化。如果胆囊排泄胆汁不及时,则会使胆汁过度蓄积,胆固醇“超饱和”而沉淀,久之则形成结石。通常晚上10时以后,人体便进入空腹状态。如果次日早晨不进餐,待到午饭时,胆汁在胆囊内已停留10余小时,大大增加了胆汁凝聚出结石的机会。
其二,长期不进早餐,会打乱消化道正常的节律,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者诱发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清晨起来,人一夜“粒米未进”,胃中胃酸的相对浓度较大,如果不及时进食将之消耗掉,胃酸、胃蛋白酶就会刺激胃、十二指肠黏膜;加上胃是一个可以收缩膨胀的器官,在早晨,胃已经收缩到很小,不进早餐,还会持续收缩,到午餐时,势必会使胃急剧膨胀,胃黏膜容易受损。长此以往,便容易患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6)晚吃少,何谓少

都说晚吃少有益健康,然而究竟怎样吃才算“少”得恰如其分,还真是件让人伤脑筋的事。养生学家提出了两种简便的衡量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每天起床前先握握手,如果感觉吃力,像是发胀的样子,就是昨晚吃饭过量了。这是因为细胞吸收了过剩的营养,没有完全消耗掉,水湿之气停留,从而使细胞肿胀饱满,产生手胀和吃力的感觉。
二是如果睡觉时很容易流口水,或者第二天早晨舌头发胀,呈微紫色,说话时转动不灵活;或者早晨起床后唾液比往常分泌得少,感到口干。都是头天晚饭吃得过饱的表现,应及时调整以后晚饭的量。
同时,“晚吃少”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而定。在通常情况下, “晚餐吃得少”是以早睡为前提的,因为晚餐吃得过饱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干扰大脑皮质的活动,妨碍入睡。但对于学生、教师、医生等人而言,由于晚上大多有加夜班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少吃晚餐,相反,还要适当加点夜宵。否则经常熬夜挨饿,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产生胃肠疾病和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不利。因此, 晚上需要较长时间工作、学习的人,一定要将晚餐吃饱、吃好,晚餐饮食应以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既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给人体需要的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