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髋部的骨骼构成
一、髋骨
髋骨(图1-1)为不规则形的扁板状骨,由三个部分组成。上为髂骨,前下为耻骨,后下是坐骨,三骨会合于髋臼。由骶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的骨盆为一完整骨环,后方有两滑膜性骶髂关节,前方正中为纤维软骨性耻骨联合。
图1-1 髋骨
髋骨主要由骨松质组成,覆以薄层坚质骨,形状不规则,左右髋骨与骶骨共同组成骨盆,有保护骨盆内脏器的作用。其中骨盆环是最重要的基础结构。骨盆内缘由后方的骶骨、骶髂关节、髂骨的弓形线及前方的耻骨上支、耻骨联合所组成。直立位时,人体重量由脊柱经骶髂关节传至髋臼,再经髋臼而至股骨头,这部分又称骶股弓,具负重功能,主要承担压应力,有似连接梁的作用,这部分又称髋骨的前柱。从坐骨的增厚部分向内、向前下方向至坐骨结节的部分,在坐位时承担压应力,即髋骨的后柱。后柱的上半部,即闭孔上方的部分称为方形区。
(一)髂骨
髂骨呈扇形,扇面向上,柄向下与坐、耻骨相连接。髂骨背侧面由肥厚的髂骨体和髂骨翼构成,髂骨体参与构成髋臼,而髂骨翼是一宽阔的骨板,中央甚厚,并逐渐增厚,其上缘宽称髂嵴。髂嵴内外缘锐利,称内、外唇,内唇前部有腹横肌、腰方肌附着,外唇有阔筋膜张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及臀中肌附着,内外层之间的中间线为腹内斜肌附着处,肌肉附着处的骨质有许多骨滋养孔,从肌肉来的血管由此孔供给骨的营养。
髂嵴前后两端均有明显的隆起部分,前为髂前上棘,非常显著,为缝匠肌、阔筋膜张肌一部的起点及腹股沟韧带的止点。其下方有股外侧皮神经后支越过。髂前上棘的下方另一个骨嵴隆起称髂前下棘,是股直肌的起点。位于髂前下棘后上方髂骨外层向外隆起的部分称髂结节。
髂后上嵴位于臀后上部,是部分骶结节韧带的起点,其下方髂后下棘,是骶髂关节的最后部,髂骨后缘在髂后下棘的部分参与构成坐骨大切迹。
髂骨翼外侧面即臀面前部外凸,后部内凹,后部参与骶髂关节构成。此面有三个隆起,即臀前线、臀后线和臀下线,这三条线将臀面分成四个区,在臀后线之后的狭窄部分为臀大肌及骶结节韧带的部分起始处,在臀前、臀后线之间为臀中肌的起始部,臀前线之下及髋臼以上髋骨臀面为臀小肌的起始处;臀小肌附着处与髋臼缘之间的窄长部分为股直肌的反折头及髂股韧带的起始部。
髂骨翼内侧面即骨盆面分前后两部,前部为髂窝,表面光滑凹陷,构成大骨盆的后外侧壁。后部为耳状关节面,粗糙不平,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下方有弓状线将翼体分开。
(二)坐骨
坐骨是髋骨中的第二大骨,略呈勺状,位于髂骨的后下方,分为体、上、下两支。坐骨体为坐骨的上部,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坐骨上支呈三棱柱形,向下后终于坐骨结节,上支后缘坐骨棘之下部分为坐骨小切迹。坐骨下支起自上支下端。向前上弯曲连接耻骨下支。上、下支移行处后部肥厚且粗糙,称坐骨结节。
坐骨体的外侧面有闭孔外肌附着。内侧面光滑组成小骨盆侧壁的一部分,有闭孔内肌附着。后面为髋关节囊的附着部,其下有闭孔切迹。坐骨上支的前缘形成闭孔的后界。坐骨结节为坐位时支持体重的重要结构,外观呈卵圆形。屈膝、伸髋的股后侧肌群均起于坐骨结节的粗糙面上,坐骨结节的外侧缘尚有股骨肌起始点。
(三)耻骨
耻骨亦呈勺状,位于髋骨的前下方,分为体和上、下支,耻骨体部构成髋臼的前下部,与髂骨相接处呈粗隆状称髂耻隆起。耻骨上支向前下内方移行为耻骨下支。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有耻骨联合面,与对侧耻骨相接构成耻骨联合。耻骨上缘称耻骨梳,向前到耻骨结节。其内面为耻骨嵴,其下面有闭孔沟,直达中线。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闭孔外肌均起始于耻骨体和耻骨支,向下放射状止于股骨嵴。腹直肌止于耻骨上缘、该处又称锥状肌起始点,闭孔通过闭孔血管和神经。耻骨梳为陷窝韧带及反转韧带附着处,耻骨结节是腹股沟韧带的内侧起点,坐位或站立时耻骨均有固定和支撑作用。
(四)髋臼
髋臼位于髋骨中部外侧面,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间,为半球形深凹窝,臼口朝前下外方,将髋臼外侧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向前向内倾斜,后部向后。
髋臼由髂骨体、坐骨体和耻骨体三部分构成。髂骨体构成髋臼顶,占2/5的臼面积;坐骨体构成髋臼后壁和臼底,占2/5的臼面积;耻骨体构成髋臼前壁,占1/5的臼面积。出生时三部分由Y形软骨分开,20~25岁三者相继愈合成一体。
髋臼的边缘前部低下、后部隆起,非常坚实。髋臼下部有深且宽的缺口,称髋臼切迹,向上与髋臼窝相连。臼窝粗糙面是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髋臼横韧带恰好将髋臼之缺口封闭,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凹。髋臼和髋臼横韧带周边为纤维软骨构成的一圈盂缘所镶嵌,借以加深髋臼深度,使髋臼的面积超过球面的一半,将股骨头牢固地深包于髋臼内。
髋臼的顶部厚且坚强,人体负重线从骶髂关节向下传递于坐骨大切迹之前,再至髋臼顶部,使之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负重点。直立、行走时其将体重传达到股骨头。髋臼的后下部至坐骨结节部分为另一负重点,在坐位时传达体重。
髋关节面呈半月形,为透明软骨所覆盖,称月状面,位于髋臼的周围,其上部和后部因承受巨大的应力而增厚增宽。月状面在髋臼切迹处中断。
髋臼的底部凹陷粗糙,延至髋臼切迹,称髋臼窝,窝表面被覆有滑膜的脂肪组织所充填,此脂肪组织被称为哈佛森腺,腺液可随关节内压力的增减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应力的平衡。
髋臼窝无关节软骨覆盖。被股骨头韧带所占据。此部不与股骨头相接,也称非关节部分。髋臼窝位于Y形软骨之下,正对股骨头中心。直立时,股骨头的上部关节面突出于髋臼边缘之上,髋臼窝的壁非常薄弱,骨板几乎透亮。
闭孔为坐、耻骨之间的大孔,多半近似三角形,少数呈卵圆形。上界为耻骨下支下缘,下界为坐骨下支的上缘,外侧为坐骨上支、坐骨体前缘及髋臼切迹的边缘,内界为耻骨下支的外侧缘。闭孔的边缘较锐利,活体上为闭孔膜所封闭。
闭孔动、静脉及闭孔神经由闭孔管通过。闭孔管为一纤维性管道,从骨盆前壁斜向前、下、内,止于耻骨肌的深面。上界为耻骨上支下缘的闭孔沟;下界为硬而无弹性的闭孔膜。闭孔神经通过闭孔管之后分为前、后两支,主要支配股内侧肌群,另有关节支支配髋关节、膝关节,并有感觉支支配大腿、小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闭孔管正常仅容指尖,内口充满脂肪组织。
二、股骨上端
(一)股骨头
股骨头除顶部稍显扁平外,整体膨大呈球形,约占圆球面的2/3,向前内上方倾斜,与髋臼相关节。股骨头顶端稍下方有一小窝,称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附着处,内有少量细小血管。除股骨头凹外,股骨头均被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覆盖。软骨层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而是中部较厚,周缘较薄。软骨下有厚约0.5~1.0cm的致密区。在股骨头前面,关节软骨向外侧移行,止于头颈交界部。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可以增加活动范围,覆盖髋臼的软骨则少得多,呈倒置马蹄形,两臂间为髋臼窝,包含脂肪垫,覆以滑膜,因此在任何位置上,股骨头总有一部分与髋臼窝的软组织相对,而并非与关节软骨相对,故在传达关节应力时,股骨头的下内面因不接触关节软骨而不参与。股骨头的前部、上部,还有后部的一小部分边缘,关节软骨突出至髋臼外面,仅在极度屈伸时,股骨头周围的软骨面才与髋臼软骨面相接触。
(二)股骨颈
股骨颈为股骨头下较细长的部分,其直径仅及股骨头的3/4,中段最细。其前面较平坦,后面光滑而凹陷;上缘稍短而钝圆,有若干营养血管孔存在,向外下方移行于股骨大转子;下缘长而锐薄,向外下方移行于股骨小转子。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称颈干角,约120°~130°,平均约127°,儿童平均约151°,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关节的负重增加,颈干角逐渐变小。股骨颈的纵轴线和股骨内外髁中点的连线形成的角度,或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颈纵轴线夹角,称为前倾角,正常范围15°~20°。根据股骨应力线的方向,上述颈干角和前倾角的正常位置最适应于负重的需要。
股骨头颈部有独特的与功能相匹配的骨小梁结构,其排列与负重功能有关。在冠状切面上股骨头的骨小梁呈扇形,按压力线排列,与髋骨的骨小梁压力线相一致,经股骨颈内侧终止于股骨干内侧骨皮质;股骨头颈部的骨小梁张力排列线,呈拱形向外下,终止于外侧骨皮质;一般将前者称为压力骨小梁系统,后者称为张力骨小梁系统。两组骨小梁之间有骨小梁相连接,中间有一骨小梁稀疏区,称为Ward三角。
(三)股骨转子部
股骨转子部位于股骨干外侧顶端,呈四方形隆起,其上缘与股骨头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转子后方与转子间嵴相连,转子间嵴向下延续直至股骨干后内侧的小转子。大转子呈长方形,置于股骨颈的后上部,其位置表浅,可以触知,是很明显的骨性标志,遇直接暴力可致大转子骨折。内下部与股骨颈及股骨干以骨松质相连。上部为转子窝,有闭孔外肌腱附着。大转子外侧粗糙,自后上斜向前下有一微嵴,为臀中肌、臀小肌附着处,大转子上端游离缘后面有梨状肌、闭孔内肌附着;相当于髋关节中心水平面,下缘有股外肌附着。小转子为锥状突起,在股骨干的后上内侧,髂腰肌附着于其上。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为转子间嵴。前者比较平滑,是关节囊及髋关节的髂股韧带附着处。后者呈嵴状隆起,是诸外旋肌的附着处。有时在大转子的后下方,相当于小转子平面有一骨性突起称第三转子。股骨转子部骨结构以骨松质为主,周围肌肉丰厚,血液供应充足。故转子间骨折多通过保守治疗而获得满意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