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绝招”
在《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1期登载过一篇短文《赞“三绝招”》,那是关于选人用人的。这里的《四大“绝招”》则是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举措,由江苏省亮出,经《光明日报》报道。对四大“绝招”的具体内容和有关情况,似无必要过多转述。重要的是国内同行即高等教育界有些什么看法和该怎么看。
据不可能全面系统只是局部偶然的反映,多数人受到启发和鼓舞,认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理当如此。也有人觉得“绝招”可仿,在积极进行综合改革中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方面,大家都各有“文章”可做。还有人认为江苏是比较发达的省份,财大气粗,故能有那样的“大手笔”,别的地区恐难与之看齐。
对于上述后一种说法,虽然听起来似乎有据,但稍加推敲,仍大有改变思路的余地。很明显的一点是: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地方领导应有基本共识,否则即使充分具备物质条件,光靠教育部门和各高校,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当然,常识告诉我们:行动是需要力量的。可能存在有心无力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可是,量力而行是积极心态,量力而止就是消极对策了。除了确实是硬碰硬的任务外,许多事情是有弹性和可变通的。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不要光看,还要实干。”“没有条件就创,没有路子就闯。”“干多、干少,总比不干好。”诸如此类,都是在说行动重要。
比方说,这四大“绝招”仅就事论事便大有可行之处。一是,“超常规”力引高层次人才。某校用4亿多元引进90位特聘教授,改用少些钱引进少些人如何?其余类推。二是,每年10亿元打造优势学科。办法同上,财力不足,项目适当减少似仍可行,要比干等和无所作为强。领先不易,长期安于落后呢?三是,校企联盟“走出去”“赚得回”,何妨一试?4000多个一时达不到,贵能有所突破。事在人为,后来居上也说不定。四是,综合改革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前已述及,努力创新更是大有可为。
(原载《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