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Shandougen
【别名】苦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来源】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
【植物形态】小灌木,直立或平卧,高1~2m。根圆柱状,少分枝,根皮黄褐色。茎分枝少,密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9,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小叶较大,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灰棕色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密被短毛;小花梗长约1cm,被细毛;花萼阔钟状,外被疏毛,先端5裂;花冠黄白色,旗瓣卵圆形,基部具短爪,翼瓣长于旗瓣,基部具三角形耳;雄蕊10,离生,基部稍宽扁;子房具柄,圆柱形,密被长柔毛,花柱弯曲,柱头圆形,具长柔毛。荚果长2~5cm,密被长柔毛,种子间成念珠状,种子3~5颗,黑色,有光泽,椭圆形,种脐小。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900~1100m的山地和岩石缝中。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药材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消旋山槐素、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金雀花碱、羽扇豆醇等成分。
【药理】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抑制高级中枢,兴奋低级中枢;具有一定毒性。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磨汁;或研末;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含漱或捣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附方】①治喉痹:山豆根、升麻、射干各等分。每服9g。水煎,去渣漱口时时呷之。(《古今医统》山豆根汤)②治牙龈肿痛:山豆根、白头翁各12g,生石膏15g。水煎服。(《本草骈比》)③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备急方》)④治霍乱:山豆根末,橘皮汤下9g。(《备急方》)⑤治喉癌:山豆根、玄参、大青叶各15g,开金锁30g。水煎服。每日1剂。(《实用抗癌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