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年画:赏年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83/27110983/b_27110983.jpg)
11 楚庄王觥筹绝缨饮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侣,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二十三年。楚庄王攻郑,晋军援郑,与楚交战,即著名的郧之战,楚军大胜。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秦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威名远扬。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定叛乱,为了庆贺胜利,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君臣无猜,尽欢畅饮,又令嫔妃王后前来助兴。楚庄王说:“寡人不御钟鼓已多年,连年征战,屡获大胜,今日四境平安,愿与众爱卿一起饮宴,诸位务要尽兴而止。”群臣拜谢,依次就座,庖人进食,女伎奏乐,君臣你一杯我一盏,喝得很是痛快。等到太阳落山时,楚庄王和群臣已醉眼蒙眬,眼前只见宫女来往穿梭斟酒,却分不清谁是谁了。楚庄王酒兴正浓,命点燃蜡烛,继续饮酒,又命王后率嫔妃向文武大臣敬酒。群臣一个个起身立饮,喝得面红耳赤。忽然间,一阵狂风刮来,殿上的蜡烛被风吹灭,人们一阵忙乱,不知所措。这时正在向群臣敬酒的王后突然觉得身后有人暗中扯自己的衣裳,黑暗之中又看不清那人是谁。王后见有人轻薄无礼,趁着黑暗调戏自己,又惊又怒,却又不好声张,灵机一动,伸手扯断那人的帽缨,那人惊慌失措,连忙放手。王后手持帽缨走到楚庄王面前,悄悄告知了一切。
楚庄王一听,竟有人胆敢趁机调戏王后,十分生气,按照当时法律,这是诛灭九族的罪。好在楚庄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一想到今天来喝酒的都是为自己建立霸业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就下不了狠心,暗想如果为了这一点小事杀了大臣,岂不凉了大臣们的心,今后谁还肯为自己出生入死呢?想到这里,楚庄王说:“今日大家畅快饮酒,谁的帽缨不扯下,说明他饮得还不够痛快!”众臣一听,轰然响应,都把帽缨扯断。等到烛光通明时,只见一地帽缨,群臣头上的帽子全没有了帽缨,就无法认出谁的帽缨被王后扯断了。
回到宫室,王后十分不高兴,楚庄王笑着说:“酒后失态,情有可原,如果定要追究查出法办,可以显妇人之节,但这样就伤了群臣之心,使群臣一个个不欢而散,这不是寡人今日宴饮的意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会”,成语“楚庄绝缨”也由此产生,后人有诗说:“暗中牵袂醉中情,玉手如风已绝缨。尽说君王江海量,畜鱼水忌十分清。”
三年以后,晋国发兵攻打楚国,楚军中有一位大将异常勇猛,每次冲锋陷阵,他都在最前面。五次激烈交战,这位大将五次攻破敌阵,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楚庄王感到非常奇怪,召来那位大将对他说:“我平日并没有特殊优待你,你为什么这么舍生忘死地战斗呢?”那个人回答说:“三年前宴会上,我喝醉了酒,拉住王后衣服,蒙大王不杀不辱,我决心肝脑涂地,以报大王之恩。”正是由于楚庄王这样宽宏大量,体恤下属,才有了群臣齐心为国效力,楚国不断强大起来,楚庄王霸主地位更加巩固。
此事载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又见汉代刘向《说苑·复恩》,楚庄王宴饮群臣,宽厚待下,没有追查“绝缨人”对王后失礼之事,结果在战场上得到“绝缨人”的报答。后世以“绝缨”表示宽大容人,必得好报的典故。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诛斗叔绝缨大会》、清人绘《戏剧图册》之《绝缨会》都是根据“绝缨会”故事创作的年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344AC/1547764600454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43.jpg?sign=1738905932-XN5IkL1GH9lrwY4QlhCupEsPfA1HTQ2T-0-6a66124a35e2ee98851d6c1df67292dc)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诛斗叔绝缨大会》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344AC/1547764600454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44.jpg?sign=1738905932-rQZtLhAindBRNx7BE5puXexY7ODpnpzK-0-011ef493833613a2e7aecb1bc64e542e)
清人绘《戏剧图册》之《绝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