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学校制度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

2课程标准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部分。扼要地说明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上的建议。第二,正文部分。它是根据教材选编的原则、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认识的规律,系统地安排教材的主要课程、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教学要点和教学时数,同时也列出有关练习、实验、实习的内容与时数等。

3智育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智育亦称“智力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等密切联系,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审美观点、良好身体素质等的形成与发展准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中国学校的智育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自然、社会、思维等方面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智力、操作等技能,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与科学思维方法。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间接实现。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4分组教学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分组教学,亦称“多级制”或“不分级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19世纪末西方现代教育派,针对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班级教学制为基础的能力分组。后由于认为这种做法会使“低能儿童”受到歧视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情绪,又会助长“高能儿童”的骄傲习气并形成社会分裂,曾一度转入低潮。1957年以后,随着国际间科技竞争对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又被再度重视。现流行于欧美各国。

5陶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陶冶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相互作用。它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陶冶法的优点是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教育过程具有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特点,易于发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和理解能力等。陶冶法的缺点是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陶冶法必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6技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的特点包括: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活动方式;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心智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操作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个体的技能一旦获得,就会对其学习、生活和工作发生影响,影响到个体的能力发展与问题解决等。

二、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为了保证我国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制定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表述虽经过了多次变动,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总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他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要求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其中,智的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德的发展,除了伦理学上所说的道德品质外,还包括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美的发展,包括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发展,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美的追求。

(3)具有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即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一个追求主宰自己的人,才能富有理想。懂得自尊、自立、自强、自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才能具有对社会、对人类的使命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意见,善于同他人平等相处、合作共事。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我国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有哪些?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不仅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还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基于这种要求,才能够组织好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认为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目标应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方面内在统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其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教师需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教材,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课堂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讲解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3)遵循教学原则科学施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

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讨论法;

研究法。

3简述教师的素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劳动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否则就会贻害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1)高尚的师德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包括以下几点:

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好教师。

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

(2)现代人的素质

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开拓精神,首先自己要有进取意识,而不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教师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性,首先自己要有独立意识,而不是唯书唯上、人云亦云;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民主观念,首先自己要有民主精神,而不是独断专行、妄自尊大;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首先自己要有主人翁态度,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协作精神,首先自己要有群体意识,而不是文人相轻,相互拆台;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效率感,首先自己要守时惜时,而不是拖拖拉拉,不求时效。

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如能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所建树,当然更好。即使不能如此,也应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教师还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联系日趋密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教师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学校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如果教师在文艺、体育和劳动技术方面有某种特长,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教师要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掌握教育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的。

总之,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此外,教师的素养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还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广大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水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简述培养集体的方法。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班集体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培养班级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明确奋斗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应当由班主任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一道讨论确定。但对一个新生班或后进班来说,班主任则应果断地不容置辩地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实现的目标。集体的目标一般包括:近期的,如搞好课堂纪律;中期的,如成为优秀班;远期的,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目标的提出应当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后,立即又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以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2)健全组织、提拔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培养集体必须注意健全集体的组织与功能,使它能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在领导一个新班时,班主任不宜急于配齐班干部,可先指定临时负责人抓工作。经过一段时期了解,待积极分子有所涌现之后,再正式委派或选举班干部。干部一旦产生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和培养提高。班主任对班干部不可偏爱和护短,以免助长他们的缺点、错误,导致干群对立和班的不团结;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修养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身作则,团结全班同学一道前进,充分发挥集体的核心作用。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步形成起来的。因为只有在为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系列活动中,全班学生才能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情感基础;才能健全班的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更好地分工协作,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集体的核心;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班主任在确定班的奋斗目标后,应制定集体活动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引导集体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只有在集体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集体才能识别是非、善恶、美丑,扶正抑邪,发扬集体的优点、抵制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才能使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的主体。这两者是一个坚强集体的重要标志。班主任应经常注意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理论、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并坚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思想行为,为形成正确舆论打下思想基础。特别是在处理班上一些涉及原则问题而学生又未能正确认识的事件时,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以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人的发展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顺序的。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儿童的思维总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逐步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在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童年期(6、7岁至11、12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14、15岁至17、18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的理想,关心未来的职业。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不均衡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某些特征,如人们常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因此,针对这些差异,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2)人的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学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教育应循序渐进

a.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动作是经躺、坐、爬、站、走的发展顺序。心理方面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先有喜怒的一般情感,然后才有理智、道德等高级情感。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无论是思想品德的修养,还是知识、技能的传授,都应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要“凌节而施”,违反了客观顺序,就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有阶段性的,教育应分阶段进行

a.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也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在教育措施上不能一般对待。还应看到,每一个年龄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衔接的阶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在教育工作上也要考虑到这种衔接性。

人的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教育应适时进行

a.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发展,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可增长25cm,体重可增加7kg;第二个高峰是青春期,身高可每年增长7~8cm,体重可增加5~6kg。其他时期内身高和体重的发展则较为缓慢。第二,在相同年龄阶段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心理方面的发展,感觉、知觉、机械识记在少年时期已有较高的发展水平,而逻辑思维则需要到青春期才能有相当的发展。

b.教育措施应与学生不同方面发展的成熟相适应,既不能强行给学生灌输难以接受的内容,又不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其更快成熟,进入更高的水平。

适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教育应相对稳定

a.一般来说,在基本相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正常人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年龄特征、发展顺序、速度和水平等大体相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条件的改变,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又是可变的。身心发展的可变性对青春期学生来讲即是可塑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

b.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教育内容和要求的相对稳定性。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要求的提出,必须以学生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为依据,这样才能避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稳定性,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与此同时,又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通过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使人有较快的发展。

适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应因材施教

a.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不同,所受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不同人的同一方面发展,其速度和水平是不相同的。其次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最后表现在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上。

b.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共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计划、措施进行的同时,应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个教育对象,有的放矢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采取特殊的有效措施,加以个别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弥补每个学生的短处和不足。

2试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生活教育”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陶行知曾赴美国留学,就学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归国后,在反对传统教育,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穷人的教育,成为他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指导了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还给后世教育以重大的现实启示作用。

(1)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其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a.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b.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c.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指出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打破传统学校时空的界限,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指明了生活教育的时空范围。

b.我们的学校不能关起来办学,必须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办得好。要培养好受教育对象,一定要把校内、校外的教育结合好,要采取措施,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合起来。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在生活里,人们总是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活动,不断地学会做事。因此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成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是全人类教育过程之真相,无论男女、老幼丝毫没有例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2)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生活教育要培养自觉追求真理,能为真理而献身的人;能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为整个人类谋利益的人;有道德的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团体自治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能为实现真理去创造、去探索、去奋斗的人。生活教育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彻底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关系,是以“做”为中介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与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做的活动展开而发生角色转变。师与生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两个个体之间,还体现在同一个体身上,即同一个体既是师,也是生,亦师亦生。

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需要而教育。因此,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教师要掌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以及课程开发和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教师还应具有开发教科书在内的教育资源的能力。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构建“目标-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个性化教学,使学科教学和活动课程真正体现主体性。

3试论述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赞科夫非常重视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把当时苏联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小学教学体系称之为传统教学体系,把他的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实验教学体系称之为小学教学的“新体系”。

(1)关于“一般发展”的概念

赞科夫所说的“一般发展”,是指包括心理发展在内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赞科夫实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他强调:“应当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据此,赞科夫提出了“一般发展”的概念。赞科夫说:“我们所理解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它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因此,一般发展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跟单方面的、片面的发展相对立的。”他不同意把一般发展按照心理学上把心理活动分为智力、意志和情感的传统分法,而确定要分为观察、抽象思维和实际操作三种心理活动形式。就是说,他的“一般发展”的内容是采用观察、思维、实际操作来取代传统心理学的知、情、意。赞科夫强调,一般发展绝不仅限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还应包括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和体力。

(2)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赞科夫通过亲身的实验研究,总结和提炼出其教学实验的三大原则,这就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和“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的原则。

关于“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提出这条原则是有其针对性的。他认为传统的小学教学法,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效果很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给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内容非常贫乏,加上对儿童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以致教学进度太慢,多次重复复习,结果儿童的智力无从受到锻炼,只会变得衰退、迟钝,不可能锐敏起来。据此,赞科夫提出“高难度”原则,并确定了“难度”这个概念的含义。他说,难度的一个涵义是指克服障碍,再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所谓克服障碍,“首先在于展开儿童的精神力量”,并加以引导,使这种力量“有活动的余地”。他认为如果教材和方法不能给学生提出应当克服的障碍,那儿童的发展就无动力;所谓学生的努力,是指在进行教学时,要“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变成他自己的所有物,“而且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能引起对这些知识的再思考”,赞科夫强调,“这就是知识的系统化”,这个系统化,要求学生作“智力上的某种努力”。

关于“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不仅重视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同时还重视要以高速度进行教学。他认为后者既要对前者在完成一种辅助的职能,但同时它也有重要的独立作用,它要求智力不断向前发展。这一不断向前运动的思想,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因为高速度能继续不断地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并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赞科夫首先表明,确定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并不贬低知识和技巧以及学龄初期儿童获得知识的技巧的意义。他的全部实验,包括教学的大纲、教学法指示、教材和教科书等,都是十分重视技巧的。但是实验教学对形成技巧的途径却与传统教学不同。因为“在实验教学中,技巧的形成是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深刻地理解有关的概念、关系和依存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4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创造性亦称创造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把握影响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创造力培养的角度

形成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指创造的愿望、意图等思想观念。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前提。为此,要注意树立求证否定意识,做到勇于否定权威,同时也要做到勇于否定自己。

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以及认知或非认知因素,其突出表现为求异性、联想性、发散性、综合性、逆向性以及独创性。为此,只有不断扩展思维的视角、提高想象能力以及把握直觉和灵感,才能开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个性

创造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内心的潜能通过外显行为释放或表现出来的过程。每个致力于创造的人都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造个性,为此,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不随俗,不盲从,还应该坚持目标始终如一以及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把握创造机遇

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善于抓住和把握机遇。要准确地把握机遇,首先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还必须主动出击。

(2)创造性培养的具体措施

脑激励法(又称为头脑风暴法)

脑激励法的基本做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不必考虑方案的正确与否,教师也不对所提出的想法作评论,一直到所有想到的方案都被提出来为止。然后,学生和教师开始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评价,修改、合并某些想法,形成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吉尔福特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中有两个关键的智力活动:发散思维和转化,所以他的创造性培养方案着重对学生的发散加工能力和转化能力进行训练。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包括拓宽问题、分解问题、常打问号、快速联想、暂不评价、持续地努力思考、列举属性、形成联系、捕捉灵感。

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建议

教师要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容纳异议、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刺激、为创造性思维提供自由开放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