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武汉大学41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适应性预期
【考点】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高鸿业第4版第16章)
【解析】适应性预期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在通货膨胀研究中,适应性预期可以用下列的式子来描述:Pe=P-1e+λ(P-P-1e),λ∈[0,1],或:
这里用Pe表示当前对于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的预期,P-1e表示在上一期对于当前的预期,P为当前真实的通货膨胀率,Pj为过去j年的真实通胀。因此,当前的预期通胀反映了所有过去通胀的加权平均,这里的权重随着年数越往前(j越大)而变得越来越小。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的反映经济现实。但适应性预期遭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的方程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2痛苦指数
【考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高鸿业第7版第16章第7节)
【解析】痛苦指数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困难程度的一个指标,是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总所计算出的指数。例如,通货膨胀率为5%,失业率为5%,则痛苦指数为10%。痛苦指数的判定标准为,当指数超过20%时,表示该国经济处在“悲惨”状态;10%至20%之间,则是“尚可”;如果未满10%,表示该国表现“优异”。
痛苦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指数越大,人们会对宏观经济状况越不满,也就越痛苦。一般来说,各个社会有一个临界点,在痛苦指数低于这个临界点时,社会是安定的,越过这个临界点则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
3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考点】经济增长(高鸿业第7版第19章)
【解析】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前提下,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律,其基本内容是: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经济中的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f′(k*)=n。
假定经济可以毫无代价地获得它当期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资本,但将来它不得不生产出更多的资本存量。黄金分割律的内容是,欲使每个工人的消费达到最大,则对每个工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如果目标是走上使每个工人的消费最大化的稳定增长道路,黄金分割律决定的数量是一个经济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每个工人的资本量。
4边际转换率
【考点】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高鸿业第7版第9章第5节)
【解析】边际转换率是指对于使用同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两种商品X、Y,当它们的数量已经达到最优时,使其中一种商品增加一单位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如果设产出X的变动量为ΔX,产出Y的变动为ΔY,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ΔY/ΔX|可以衡量1单位X商品转换为Y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亦即:
换句话说,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由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所以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呈现递增的趋势。
5纳什均衡
【考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高鸿业第7版第10章第2节)
【解析】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在同时博弈中,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在纳什均衡存在的情况下,它既可能是唯一的,也可能不是唯一的;它既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6边际收益产品
【考点】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高鸿业第4版第8章第6节)
【解析】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MRP=MP·MR。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说明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考点】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高鸿业第7版第21章第8节)
【解析】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有:
(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首先,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GDP的基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都能够引起经济波动。更高的消费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3)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4)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恢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2为什么说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
【考点】失业与通货膨胀(高鸿业第7版第16章)
【解析】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相似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于分析相同的现象。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价格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反映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也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曲线提供了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变换得出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结合奥肯定律,又可以得出产出和失业的关系,然后就可以得到描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越低;同样的,通货膨胀率越高,价格水平越高。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有:π-πe=-ε(u-u*)。用P-P-1代替π,用Pe-P-1代替πe,这里P为当期价格水平,P-1为前一期价格水平,Pe为预期价格水平。则上式变为:P-Pe=-ε(u-u*)①
根据奥肯定律,有:(y-yf)/yf=-α(u-u*)②
将②代入到①式,替换掉(u-u*)后得:P-Pe=(ε/α)·(y-yf)/yf③
记λ=αyf/ε,则③式可写为:y=yf+λ(P-Pe)④
④式即为总供给方程。这一方程可以同时代表古典的、凯恩斯的和常规的总供给曲线,而三者的差别在于参数λ的取值及对λ的解释。具体来说,当λ=0时,总供给方程化为y=yf,此即为古典的总供给方程;当λ→∞时,总供给方程化为P=Pe,在Pe已知的情况下,这一方程即为凯恩斯的总供给方程;对λ取有限正数的情况,方程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方程。根据这一方程,总产出与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的变动相关。
一般认为,当研究产出与价格水平时,使用总供给曲线比较方便;当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时,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比较方便。
综上所述,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价格与产出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
3“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都不提供产量”。这两句话对吗?为什么?
【考点】完全竞争市场(高鸿业第7版第6章)
【解析】第一句话是对的,第二句话是错的。分析如下:
(1)在长期均衡点,P=MC,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指经济利润)为零,也即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得不到经济利润。因为完全竞争厂商是自由进出市场的,因此当行业经济利润大于0时,会引起部分厂商进入该行业,由于部分厂商的进入,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下降,直到经济利润为0。因此,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
(2)厂商都不提供产量的条件是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而不是价格下降。当价格下降但是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生产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此时厂商会继续生产;而当价格下降到平均可变成本以下时,不仅无法弥补固定成本,厂商还必须支付开工所耗费的可变成本,此时,厂商就不会提供产量。因此不能说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都无法继续经营。
4什么是市场信号?市场信号如何发挥作用?常见的市场信号有哪些?
【考点】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高鸿业第7版第11章第4节)
【解析】(1)市场信号是在市场外产生并在市场上使用的信息,它可以减轻或消除市场参与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的不确定性。
(2)市场信号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信号显示。信号显示是指市场上信息优势方通过做出某种承诺(往往是有成本的),向其他市场参与者显示其产品或其他交易对象的品质,从而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
(3)常见的市场信号包括:价格、品牌、质量保证、高成本的广告、文凭等等。其中,价格、品牌、质量保证和高成本的广告都可以被看作是产品高质量的信号,文凭可以被看作是劳动力高生产率的信号。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假定三部门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r以百分率计量,如3%的利率,意味着r=3)中,消费c=0.8(1-t)y,比例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购买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y-62.5r,货币供给m=500。求:
(1)IS、LM曲线的方程各是什么?
(2)均衡收入水平与均衡利率水平各是多少?
解:(1)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y=c+i+g=0.8×(1-0.25)y+900-50r+800=0.6y+1700-50r
可得IS曲线方程为:y=4250-125r①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500=0.25y-62.5r,可得LM曲线方程为:y=2000+250r②
(2)结合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由①②两式可得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分别为:y=3500,r=6。
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为200,政府转移支付为62.5,税收为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求:
(1)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2)若充分就业所需的收入水平为1500,求产出缺口为多少?若政府欲同时等量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应该如何运作?
解:(1)由题意知β=0.8,则投资乘数:ki=1/(1-β)=1/(1-0.8)=5;
政府支出乘数:kg=1/(1-β)=1/(1-0.8)=5;
税收乘数:kt=-β/(1-β)=-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
(2)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y=c+i+g=100+0.8(y-250+62.5)+50+200=0.8y+200
可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1000。
因此,此时产出缺口为1500-1000=500。若政府欲同时等量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实现充分就业,由(1)可知平衡预算乘数为1,因此,政府购买和税收应该同时增加5000亿美元。
3某消费者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解:当消费者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时,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对应的需求函数为一条水平线。在此价格下,消费者对x的需求为任意水平(可为无穷大)。因此,该水平需求曲线具有无限弹性,即当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都为无穷大。
4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
(1)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总利润为多少?
(2)Q为多少时使总收益最大,最大总收益为多少?
解:(1)垄断厂商利润函数为:π=PQ-TC=(12-0.4Q)Q-(0.6Q2+4Q+5)=-Q2+8Q-5。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2Q+8=0。
解得:Q=4。
当Q=4时,价格P=12-0.4×4=10.4,总收益TR=PQ=10.4×4=41.6,总利润π=-42+8×4-5=11。
(2)总收益为:TR=PQ=(12-0.4Q)Q=12Q-0.4Q2。
总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TR/dQ=12-0.8Q=0。
解得:Q=15,且二阶导数d2TR/dQ2=-0.8<0,因此Q=15时总收益最大。
当Q=15时,价格P=12-0.4×15=6,总收益TR=PQ=6×15=90,总利润π=-152+8×15-5=-110。
由TC=0.6Q2+4Q+5得AVC=0.6Q+4。当Q=15时,AVC=0.6×15+4=13,此时P<AVC,因此厂商会选择停业,所以Q=15时总收益最大,但Q=15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假定某类小国开放经济实行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该类经济体正处于衰退期,产出水平低而失业率高,且有巨额政府预算赤字。试结合开放经济下的有关宏观经济学模型分析:它们为什么不能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若它们能忍受高额预算赤字,为什么财政扩张将是有效的政策?为什么货币贬值将会同时导致产出增加和政府赤字的降低?
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分析工具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当资本完全流动时,开放经济的平衡如图1(a)所示。如果政府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则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会引起利率的下降,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本国利率的微小下降会导致资金的迅速流出,这立即降低了外汇储备,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政策甚至在短期内也难以发挥效应,此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图1(b)所示。
(2)如果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则如图1(c)所示,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的微小上升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使LM曲线右移直至利率恢复期初水平。也就是说,在IS右移过程中,始终伴随LM曲线的右移,以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在财政扩张结束后,货币供给也相应扩张了,经济同时处于长期平衡状态。此时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的较大幅度提高,财政政策非常有效。但是由于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减税或者增加政府购买,意味着预算赤字进一步扩大。
图1 固定汇率制度资本完全流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3)货币贬值可以降低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一国增加出口;同时一国贬值提高了进口产品的本币价格,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减少进口。因此,贬值后,一国贸易收支往往会得到改善,如果一国还存在闲置的要素(包括劳动力、机器等资本,原材料),一国的产量就会扩大。贸易收支改善将会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除非贬值能通过纠正原先的资源配置扭曲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贬值刺激了出口贸易部门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出口贸易增长部门的投资。本币贬值,使对本国投资的盈利性变得更好,会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些都有利于投资增长,从而促进产出增加。随着产出的增加,一国的税收来源也将相应的增加,从而使政府赤字减少。
2论述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的经济效率。
答:(1)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完全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具体分析如下: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如图2所示。
图2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如图3所示,其市场效率如图4所示。
图3 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
图4 垄断竞争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图4中,dm曲线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需求曲线,dp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m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在长期均衡时,dm曲线只能相切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的A点。如果企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那么,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水平的dp需求曲线必定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C。比较图中的A点和C点,不难发现,A点所对应的产量QA小于C点所对应的产量QC。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由图4中可见,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QA小于理想的产量QC,多余的生产能力为QAQC。
③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如图5所示。长期,垄断厂商获得了比短期更大的利润,其利润量相当于图中较大的阴影部分面积IP2FG。
图5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2)经济学家认为,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即P=LMC,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一个条件。商品的市场价格通常被看成是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商品的长期边际成本LMC通常被看成是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当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当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相对于该商品的需求而言,该商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最后使该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这样,社会的境况就会变得好一些。
在完全竞争市场,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有P=LMC,它表明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都有P>LMC,它表示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置是不足的。尤其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往使得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3)关于其他方面的一些比较
①垄断厂商有可能促进技术进步,也有可能阻碍技术进步,这需视垄断厂商所处的具体情况而定。
②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上的厂商可以获得自然垄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好处;而在行业内厂商数量很多的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则不可能获得这种规模经济的好处。
③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故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
④在垄断竞争市场总是有大量的广告宣传。这些广告一方面可能因为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而有利于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可能误导消费者。此外,广告费用支出也构成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所以,对广告的利弊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