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2.1 复习笔记
一、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
1.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
(1)概念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2)基本任务
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训练的资源,规范训练的流程,提高训练的质量。
(3)基本内容
体系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高效的管理体系有助于竞技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高效的管理系统都是有机的管理系统。运动训练管理的事物包括训练管理、竞赛管理、文化学习管理、思想管理、生活管理、健康管理等。
(4)层次结构
按照当前我国运动训练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和相应的组织形式,运动训练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宏观管理
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是指从国家层面对于整个国家运动训练活动进行的管理。包括国家对运动训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大赛的系统设计等。
②中观管理
运动训练的中观管理是指在宏观管理层组织指导下,对一个或一组竞技运动项目的管理。当前,我国采取组建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组织形式,对所属项目(一个或一组)的训练过程、竞赛组织和国际参赛项目的发展进行专项化的管理。
③微观管理
运动训练的微观管理是指针对训练活动中各项具体工作所实施的管理。包括计划制定、训练实践、科学评定、效果反馈、适时调整等一系列工作。
2.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
随着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我国运动训练管理的体系和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政府管理体系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协会、团队和企业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管理中,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观管理方式由过去简单的人、财、物管理,逐渐演变为功能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图2-l 我国国家队运动训练管理体系结构图
(1)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是我国运动训练管理部门:
①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利,并对全国各个省市的运动训练实施业务管理,指导我国体育的发展战略和训练方向。
②代表国家组织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国际比赛等。
③在内部,对各个项目管理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和行政化管理,对各个项目管理中心的训练设计、竞赛组织和市场开发等给予原则上的指导,不断提高我国竞技项目发展水平,以达到为国争光和促进发展的目的。
(2)运动训练的中观管理
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主要管理我国各个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组织、竞赛管理、市场开发等工作。管理一组项目的中心又针对不同项目设立项目部,具体落实该项目的“奥运争光计划”,设计年度赛事系统并进行全运会参赛组织工作,组建和管理国家队,联系国际单项联合会,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国际大赛;协助国家级单项竞赛的组织、技术服务等工作。
(3)国家队运动训练的微观管理
微观管理通常主要针对每个项目的国家队组织实施。国家队负责选聘教练员,组织管理、教育运动员,组织科研人员、制定训练规划和各类与训练相关的文件,参加比赛的组织准备工作,落实项目管理中心的训练指导思想。
3.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工作体系
运动队是运动训练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工作体系包括五个子系统,其中,训练决策系统是整个工作体系的核心,而由教练员和运动员组成的训练实施系统则是整个工作的重心,科学支持系统、医学保障系统以及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在训练决策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围绕着训练实施系统完成训练、竞赛目标的需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和参赛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
(1)训练决策系统
训练决策系统领导着整个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是领导下的领队、总教练分工负责制。
①领队是我国运动队中常设的角色,在不同的时代,领队的角色与功能会有所不同;
②领队是运动队一线的指挥员和协调员;
③领队在进行管理的同时需要注重运动队的文化建设。
(2)训练实施系统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创造新的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永远是运动训练工作的主题。由教练员和运动员组成的运动训练实施系统直接承担着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创造新的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的任务,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工作第一线的将士。
①教练员
a.教练员的分类
随着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高,教练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从单一的教练负责制发展到现在的多类教练共存的局面。教练员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职责也不同。
第一,总教练
总教练肩负着训练的全责,在工作中需要广泛听取单项教练的意见,集中全队智慧甚至是全国教练员的经验教训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规划,特别是制订出各个项目长期发展计划,如四年一届的《奥运争光计划》以及年度计划框架,确定主要的参赛场次等。
第二,主教练和主带教练
主教练和主带教练主要是负责一个队伍或若干运动员训练的教练员,向总教练负责。其任务是落实总教练制订的计划内容,并对运动员进行具体的管理,指导运动员参加比赛,争创佳绩。
第三,教练员和助理教练
教练员和助理教练的职责是协助主教练或主带教练落实训练计划,指挥比赛和对运动员的生活、心理和思想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使训练效益得到细化和优化。
第四,科研教练
科研教练协助专项教练推进训练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专项训练过程科技含量的主要成员,常规工作主要包括测试、分析、评价、反馈以及提出改进训练工作的建议。
b.教练员在运动训练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第一,总教练是训练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引导者;
第二,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链中的信息沟通者;
第三,教练员是运动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c.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第一,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四,适应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
②运动员
运动训练是围绕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而展开的,运动员是训练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之一。
a.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第一,运动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竞技体育系统中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后都集中地表现于运动员的参赛成绩之中,因之,全部管理工作也就都必然地主要围绕着为运动员训练、比赛的成功而组织和展开。运动员作为运动队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应该模范地遵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各种层次的管理工作人员协调配合,保证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训练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运动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运动员在运动队的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还应该是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运动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地主动地对运动队的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与领队、教练员一起组织有关活动。
b.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第二,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第三,强烈的学习追求与准确的独立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
第四,高度的自控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想、落后意识的能力。
(3)科技服务系统
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现代训练的主要参与者,成为训练活动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①科研人员在运动训练管理中的角度定位
a.科研人员是运动训练管理的协助者
科研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充分的科学数据来检验教练员计划的科学性,其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但是,运动训练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训练效益,科研人员通过生理的、生化的、心理的、技术的数据分析,可以为领队和教练员提供充分的依据,协助他们做好队伍的管理工作。
b.科研人员是科学训练氛围的营造者
科研人员在队里不仅可以提供具体的服务项目,而且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训练氛围,加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科学训练的认同,加快科学训练知识的学习提高。
②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
a.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全面解读专项训练全过程;
b.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质量;
c.自觉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力争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4)医学保障系统
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科研人员以外,队医是另一个重要的角色。队医的主要任务是防伤防病,减轻运动员训练后的肌肉酸痛,尽快消除疲劳。队医的工作性质带有瞬时性、跟踪性、超前性等特征,队医要牢固树立“不治已病治未病”,“有病先治,无病先防”,尽量杜绝伤病出现。另外,队医还需要不断地普及伤病预防知识和自我恢复手段,提高运动员自身的防范意识。
(5)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
后勤工作人员应保障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各类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以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二、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
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是运动训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
1.思想教育管理
运动队思想、作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高水平运动队的任务是代表国家、省市参加重大比赛,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顽强的作风。
(1)基本内容
根据运动队的特点,思想、作风教育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爱国、爱人民教育;组织纪律的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渗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强化;互相尊重、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
(2)要求
①要强化“祖国培养意识”。
②运动训练竞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长时间的接触、交往,训练场比赛场是思想、作风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寓思想、作风教育于训练比赛之中。
③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思想、作风教育,创造思想、作风教育的最佳意境,找好切入点,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时常组织必要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
2.训练竞赛管理
(1)训练计划管理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活动的理论设计,是训练实施的基本文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的依据,科学地制订和实施训练计划是训练成功的重要保证。
①分类
依一项计划时间跨度的长短,可以将训练计划区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日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或大、中、小周期训练计划等。
②内容
训练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分析、目标体系、训练指导思想、训练阶段划分、负荷安排等具体措施。
③要求
应建立健全训练计划的制订、评议、检查、修订、总结等规章制度,对教练员和运动队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系统、规范、符合训练原则、可操作性强。
(2)参赛管理
高水平运动队参加的运动竞赛规模大,数量多,水平高,重视竞赛效益。
①方法
面对重大的赛事,参赛运动员的选拔一般采用公开竞争或教练组指定的方式进行。这两种选拔方式,都有其利弊。公开选拔缺乏对整个队伍发展的全局观,而教练组指定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说服力和客观性,因此,有时采用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拔。
a.公开竞争
公开竞争是指通过队伍内部的竞赛或参加专门的比赛,根据比赛的成绩最终确定参赛人选。
b.教练组指定
教练组指定的方式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教练组根据比赛的任务及队员的培养需要,经研究决定参赛人选。
②要求
a.运动员在比赛中应严格服从教练员布置的技战术要求,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b.要注意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
c.赛前认真准备比赛用品,赛后仔细清点个人和集体装备,防止遗漏。
③程序化参赛
我国优秀选手在参加悉尼、雅典奥运会的过程中,总结出系统化、整体性强的参赛准备方法——程序化参赛,这是参赛科学管理的探索与结晶。
a.概述
程序化是系统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程序化才能节省化。程序化参赛主要是利用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的有序安排和实施,为运动员提供脉络清晰的操作路径,为运动员尽可能表现出自己应有的竞技能力提供客观保证。
b.要求
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参赛方案制订的时间需要贯穿到一个赛季,每一次小的比赛和模拟实战都需要制订方案,以期为逐渐到来的大赛做好准备;
第二,参赛方案系统性。各个层面的参赛人员都需要制订参赛方案,以营造优势比赛心理和比赛环境;
第三,参赛方案中很重要的就是准备活动的细化、层次化、系统化,利用不同强度的负荷和不同的手段来激活不同的生理系统,使运动员生理性动员达到最适宜比赛状态。可以采取两次、三次甚至是多次动员的方法进行动员,尤为重要的是使心肺功能、肌肉系统和中枢系统充分动员和协调起来,充分激活能量代谢系统;
第四,战术方案。根据角色不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程序性训练储备,来适应复杂和艰苦的比赛。
3.组织人事管理
高水平训练管理本质上是对运动队人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中,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要建立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本质上就是启动国家队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
(1)建立系统选拔制度和管理体系
①概述
对于运动训练的人力资源都需要建立系统的选拔制度:
a.对教练员来说
教练员可以通过自我推荐与单位推荐、公开演讲、专家评议、成绩评估、试用观察、阶段考核、系统培养等多种途径进行选拔,不断提高教练员的选拔管理体系,促进项目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b.对运动员来说
对于运动员,要建立本项目优秀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科学的选拔体系,有效地促进更多的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
②要求准则
选拔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准则:
a.从时间序列上提前确定选拔日程。
b.选定国际比赛、国内赛事和国家队组织的比赛多种赛事相结合的办法,切忌“单打”,导致出现不均等竞争的情况。
c.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比赛选拔办法,量化运动员的选拔得分。
d.选定其他非专项测试选拔指标时,要提供充分理由。
(2)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①概述
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都需要进行培养,使其能够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a.管理人员要丰富管理科学的知识;
b.教练员要了解国际动态变化趋势,更新训练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c.科研人员要不断深入项目的本质规律中,掌握训练过程变化的特点和项目制胜的博弈规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d.运动员要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专项智能,提高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②措施
为加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我国一些项目国家队采取如下措施:
a.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b.理论研究的硬性指标,要求每年撰写5000~10000字的专项理论文章。
c.开展重点运动员状态诊断研究制度,着力培养教练团队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
d.制定教练员科学训练素养的培养方案,注重科研工具的使用和指标分析水平的提高,加大教练员科学训练主体地位建设。
e.加强教练员外语能力的培养,加大国内教练员国际化进程,便于动态捕捉专项训练信息的国际动态,加大国际交流力度。
4.科技服务管理
(1)概述
科技服务管理是针对训练过程的科研活动进行的管理,其中科研人员和科技攻关过程是科研管理的重点。科技攻关与科研服务是现代运动训练成功备战的经验,随着科学训练的意识逐渐加强,科研人员的数量明显增多,科技攻关的项目不断丰富,科研管理的内容、形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2)要求
①面对现代高水平训练,需要建立一支多维化的科技攻关团队,重点围绕项目本质特征、训练体系构建、奥运攻关难点、训练各个环节创新等进行攻关。
②建立数据库,提高科学训练的定量化水平。
③建立制度化的运动训练科研管理制度。
5.运动员业务和文化学习管理
运动智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业务、文化教育成为影响运动员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国,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大部分运动员从小从事专业化训练,很少能够进行系统的学习,学训的矛盾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
(2)部分运动队的教练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适合运动员训练和学习同时提高的机制,最终导致了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
6.财务后勤管理
高水平运动队的财务后勤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运动员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的需要。
三、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1.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管理
(1)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队伍的来源
①免试录取专业队高水平退役队员;
②通过院校组织的特招考试录取的体育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一部分来自中学体育代表队,还有一部分来自地方体育运动学校。
(2)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队伍的管理和教育
对运动员的管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优秀运动队伍的管理应该建立以下制度。
a.考勤制度
按此制度可对运动员的迟封、早退、旷课进行详细的评定,并以此作为支付报酬的重要依据。
b.保证金制度
为了杜绝体育生入校以后不训练或训练不积极的现象,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工作,实施保证金制度非常必要。
c.补助制度
运动训练是一项身心耗费非常高的体育运动,建立合理的补助办法和标准也是对工作的承认和肯定,是维持和调动运动员积极性的一种基本手段和措施。
d.奖励制度
一些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按规定对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物质奖励。这对运动员也是一种榜样效应。
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
高等院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过程中,均制定了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办法或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规定。一般包括运动员专业的选择、学分管理、继续教育及大学预科班的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③党团组织建设
应在上级党团组织领导下,建立党团支部,通过党团支部的活动对运动员进行教育,这有利于加强全队运动员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时,也要把组织发展工作列入正常议事日程上,通过发展新的党团员,在运动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风气。
④专业文化课学习管理
高等学校运动员的特点是边学习、边训练、同时又能完成比赛任务。运动员不可能以训练、比赛为终身职业,最终还是要面临社会的选择。
a.建立一套适合运动员特点的学习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运动员,并使其养成学习习惯。
b.为队员配备经验丰富的文化学习教师,制订合理的训练和学习计划;以科学化的训练来减少训练时间也是当前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手段。
c.对文化基础较差的运动员,应专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文化水平,为其顺利的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⑤运动训练管理
学习和训练存在着时间上的矛盾,因此安排好训练和比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练员要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和安排好课时训练。
⑥生活、营养与医务监督管理
运动队是一个战斗集体,严明的纪律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是搞好学习训练的保证。
a.在校的运动队应集中住宿,尽量避免与他人互相干扰,
b.在膳食上有条件的尽量单独办运动队食堂;
c.在医务保健方面应由专门医生负责,建立运动员保健卡,定期检查身体,参考队员的健康状况制订训练计划。
(3)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队伍的运动训练经费和训练条件
①训练经费
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比赛经费主要通过以下四条途径解决:
a.与企业、行业体协、体育局合作得到经费
系统外合作得到经费是多年办队的经验总结,符合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b.学校拨款
争取学校拨款是当前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
c.校外行政拨款
校外行政拨款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必定被其他形式所取代;
d.自筹资金
自筹资金主要来自赞助和本部门创收,而赞助很难与赞助者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不能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本单位创收数额较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②训练条件
训练条件是运动队运动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基本物质基础。不同院校、不同运动队之间,在训练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院校的重点项目和传统项目在训练经费和训练条件上要好于非重点项目和非传统项目。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完全具备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条件。但是,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高等学校仍然存在场地器材不能满足训练需要的情况。
(4)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竞赛
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一定的运动比赛。比如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运动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个别成绩突出的运动员还代表本省参加全运会、城运会和省运会等比赛以及代表国家。但高等院校运动员出国锻炼的机会相对国家队较少。
2.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队伍的管理
职业俱乐部是在中国单项运动协会和省、市单项运动协会注册的体育产业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俱乐部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设有综合部、财务部和竞赛训练部开展有关业务。其组织管理机构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2 职业俱乐部组织管理机构模式
(1)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来源
①二线、三线队伍的输送
俱乐部为了长远的发展,成立自己的二线和三线队伍,为球队自身的输送或补给提供可能。
②球员转会
转会成为俱乐部运动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法律意义上,球员转会通常是指一名球员由其目前所在的俱乐部(挂牌俱乐部或者转出方),转入另外一家俱乐部(摘牌俱乐部或者转入方)的运动员交流行为。通过转会实现人才和技术的交流,激发运动员从事专项运动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俱乐部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我国专项竞技水平的目的。
③引进外籍球员
随着竞技体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大批的国际球员加入到我国俱乐部发展进程中来。随着国际球员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单项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因此,引进国际球员成为俱乐部优秀运动队发展的途径之一。
(2)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①俱乐部优秀运动员以专项运动为职业,在管理制度上,同样强调运动员守则、运动员训练制度、运动员生活管理制度、运动员作息制度、运动员竞赛及奖励等制度建设。
②结合俱乐部运动队自身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除了提供良好的训练和比赛环境外,必须加强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3)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队伍的运动训练经费和训练条件
①训练经费
俱乐部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赞助和自身经营。足球俱乐部出现了两类“投资者”:
a.拿钱对足球队进行赞助或者做广告,利用足球的影响扩大自己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实现更多的利润;
b.以各种方式直接投资足球俱乐部,或者合作,或者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将俱乐部整体收购,直接负责和参与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
②训练条件
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条件由俱乐部提供,一般包括训练场地、健身房、桑拿室、医疗按摩室、食堂、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训练服务楼、荣誉展厅等设施,为球队提供生活保障、伤病恢复及娱乐条件。由于俱乐部经营及自身经济基础的不同,训练条件也存在着差别。
(4)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队伍的运动竞赛
①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主要参加的比赛有国际俱乐部比赛和国内俱乐部联赛。
②俱乐部队员还可以代表国家和省、市参加系列国内和国际的大型比赛任务。
③作为双轨制下的市场化行为,在保证不影响“奥运争光”计划的前提下,职业俱乐部还可担负全方位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使命。
④在俱乐部联赛中,运动员不一定代表原培养单位参赛,还可以通过租借的形式,转入其他俱乐部队伍并参加比赛。
四、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
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组织管理是对青少年训练的管理。我国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包括人才管理、训练管理、竞赛管理等多个方面。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遴选
(1)概述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竞技体育没有“速成班”。在竞技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的介入,使得运动“极限”被不断地突破,且决定运动成绩的技术、战术、训练条件、方法和手段等差距越来越不明显,运动员个体间的竞争不仅正在转变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且只有那些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
(2)发展
后备人才的遴选随着时代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型、成绩选择型、经验选择型和科学选择型。
①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职业”竞技者和“教师”,罗马建立了“角斗士”学校,波斯人倒立了作为训练用的“教馆”,对7~16岁的孩子进行摔跤、跑步和骑马调练。
②唐代武则天实行“武举制”,将射箭、骑马、击技、举重和负重行走作为选拔人才的关键。这就是“选材”的启蒙。
③从1895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至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竞技的认识还停留在“争胜”,所以,职业竞技者的“自然淘汰”成为造就冠军的唯一途径,即运动成绩是选拔运动员的唯一标准。
④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各国对运动员后备人才的管理逐渐重视,广大教练员们尝试选拔特殊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大胆地开展运动员的选拔工作。
⑤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就着手该领域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原国家体委组织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和“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的研究”,从此奠定了我国后备人才遴选的体系,建立了人才选择的中枢机制。
⑥至1992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田径、游泳和羽毛球等十余个项目的儿童少年运动员综合遴选的标准,为青少年训练科学化和组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做出了贡献。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年龄特征
不同项群的运动员通过训练成为优秀运动员是后备人才训练的主体目标。研究表明,他们具有较大差别。我国后备人才起始训练年龄男子从8.7岁到l5.9岁,女子从7.9岁到l5.1岁。首次成为奥运会冠军的年龄男子为21.3岁,女子为18.1岁。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管理
(1)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其训练负荷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点。
(2)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一般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则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3)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竞赛项目的系列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进入专项提高训练阶段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水平。
4.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1)基础训练阶段是从幼儿园、小学开始的,通过各类比赛,成绩优异者便会进入到县级、市级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重点中学,在这里开始从事准专业化训练,陆续参加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各类比赛,这是人才发现和培养的重要阶段,是走向备战国内和国际大赛的基础,很多运动员由此会走上职业的体育生涯。
(2)通过初级阶段的训练,部分运动员进入到省、市、区体工队或体院、重点高等学校代表队训练。这些是我国训练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库,成绩优秀者将会进入到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高级训练阶段——国家队训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