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十月联考)心理学部分配套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6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反射弧

B.神经元

C.突触

D.神经纤维

2.条件性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   )抑制。

A.分化

B.外

C.超限

D.内

3.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伊扎德

4.容易恢复和保持的记忆是(  )记忆。

A.形象

B.词语

C.情绪

D.动作

5.工作记忆具有(   )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

B.加工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

D.输入与存储

6.概念是思维的基本(  )之一。

A.过程

B.环节

C.阶段

D.形式

7.人类学习语言就像小鸟学习飞行,这种观点与(   )的观点一致。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卡特尔

D.弗洛姆

8.(  )智力不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类型。

A.音乐

B.内省

C.空间

D.操作

9.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   )。

A.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驱动力

10.思维的主要特性是(  )。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概括

C.间接与概括

D.深刻与灵活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1.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要经历感觉阶段、______和思维萌芽阶段。

2.个体在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______。

3.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表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______的过程。

4.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______阶段以及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5.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______指标。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l.同化

2.记忆表象

3.内部言语

4.动作思维

5.晶态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1.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2.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3.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4.简述三元智力理论。

5.简述想象的主要形成方式。

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

2006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反射弧

B.神经元

C.突触

D.神经纤维

【答案】B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神经元的形态与其他组织细胞很不相同,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条件性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   )抑制。

A.分化

B.外

C.超限

D.内

【答案】A

【解析】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分化抑制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的分析,做出完善的反应。在学习中,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就是通过分化抑制实现的。

3.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伊扎德

【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皮亚杰提出了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说;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根据题意,维果斯基是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

4.容易恢复和保持的记忆是(  )记忆。

A.形象

B.词语

C.情绪

D.动作

【答案】D

【解析】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为基础。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5.工作记忆具有(  )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

B.加工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

D.输入与存储

【答案】B

【解析】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6.概念是思维的基本(  )之一。

A.过程

B.环节

C.阶段

D.形式

【答案】D

【解析】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如花、草、树木、国家、人民等都是概念。因此,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7.人类学习语言就像小鸟学习飞行,这种观点与(   )的观点一致。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卡特尔

D.弗洛姆

【答案】A

【解析】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根据他在特制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中的一系列动物实验结果,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该理论包括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把人类学习语言比作小鸟学习飞行,强调尝试和强化的作用,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四个选项中,只有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的。

8.(  )智力不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类型。

A.音乐

B.内省

C.空间

D.操作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7种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逻辑数理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思维思考的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不属于。

9.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   )。

A.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驱动力

【答案】A

【解析】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能力的概念,只有A项最符合题意。

10.思维的主要特性是(  )。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概括

C.间接与概括

D.深刻与灵活

【答案】C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以对三角形的认识来讲,感知觉只能反映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思维则能舍弃三角形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等非本质的特征,而把任何三角形都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一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概括出来并且认识到边角之间的内部关系。可见,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1.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要经历感觉阶段、(   )和思维萌芽阶段。

【答案】知觉阶段

2.个体在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

【答案】内隐记忆

3.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表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

【答案】尝试错误

4.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阶段以及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答案】动作的联系

5.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  )指标。

【答案】参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同化

答: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的过程。同化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同化过程中,虽然主体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并未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善,但也不能将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仅仅是感觉登记,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便于被接纳。

2.记忆表象

答:记忆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大脑中重现该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必须以感知为基础,离开感知,人的记忆表象无法形成。例如,提到《西游记》,大脑中就会出现孙悟空等的形象。但不能简单地把表象看成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因为它经过了信息加工,是经过信息加工后的知觉痕迹。记忆表象有三个基本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断性。

3.内部言语

答: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语言,是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有两个主要特点,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和言语结构的不定型性。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不直接用于交际,只是个人自己的言语活动,所以在内部言语中,语句的许多组成部分被省略。内部言语也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计划自己的外部言语时,内部言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4.动作思维

答: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动作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依据表象与概念,而是依据当前的感知觉与实际操作。因此,动作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和动作性,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动作就不再思维。动作思维主要出现于婴儿期(0岁~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思维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

5.晶态能力

答:晶态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能力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能力有密切联系,代表了过去对液态能力应用的结果以及学校教育的数量和深度。一般表现在词汇和计算能力测量的测验,如知识、词汇、计算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来自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晶态能力。晶态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1.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对其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愿望也越强烈,就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合理组织活动

保持有意注意,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组织活动。例如及时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集中注意;提出“加强注意”的自我要求,适时地提醒自己“必须注意”,有助于克服分心;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等,都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3)培养间接兴趣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这种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所达到的目的、获得的结果感兴趣。由于对活动的目的、活动结果的兴趣,人们就会自觉地把注意维持在该活动上。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4)排除干扰

有意注意是与排除干扰相联系的,人在进行某种活动中,难免不碰到其他诱因或环境的干扰,使注意难集中,这就需要意志的努力与干扰作斗争,坚强的意志力则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

2.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答:意志行动指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人的意志行动,需要根据预期的目的,形成一定的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目的的行动。因此意志行动和预定的目的分不开,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行动。本能行动、习惯性动作,以及其他一些不自觉的行动都不是意志行动,它们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不随意运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意志行动表现在随意运动中,读书看报、打球下棋等都是随意运动。这就是说意志行动必然是随意行动,但随意行动并不总是意志行动。因为意志行动除了具有随意行动的特征之外,还要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使意志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因此,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3.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两种观点。

(1)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至最后消失所致。记忆经验如果不断被提取使用,其痕迹就会因强化而变得更加巩固;如果长时间不用,其痕迹就因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衰退理论容易理解永久性遗忘,难以解释暂时性遗忘。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使记忆痕迹产生抑制的结果。有两种干扰形态,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产生干扰作用的现象;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产生干扰的现象。干扰理论认为一旦干扰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会在头脑中逐渐消失。

4.简述三元智力理论。

答:(1)三元智力理论是斯腾柏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

(2)三元智力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

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元认知能力)、执行成分(认知能力)和知识获得成分(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包括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能力是指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之一以达到目的的能力。

(3)三元智力理论是现代智力理论的代表之一,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契合,使智力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为今后的智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5.简述想象的主要形成方式。

答: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

(1)综合

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想象的综合不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方面之间的固有关系进行的,而是从已有的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方面或特征,按照新的构思重新加以组合。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将猴子与人的外貌、形态、举止加以综合形成的;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中水陆两栖坦克,就是坦克与船的某些特征的结合。

(2)夸张

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身的特点,并对其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有时为了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佛、七头龙、九头鸟等形象,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综合。

(3)拟人化

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如古代神话中关于“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就是采用了拟人化方式而创造出来的。

(4)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例如,装饰图案画中的花瓣、树叶等形象,就是来自各种植物的共同特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创造,也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比如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中的阿Q、《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等艺术形象。

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它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构成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等。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3)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人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人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答: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对性格的形成有影响。

(1)遗传的有限作用

性格是在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受神经类型特征的制约。因此,神经系统类型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为性格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由于性格的形成更多的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所以遗传的作用是有限的。如,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气质特征非常接近,但性格特征却迥然不同;并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分开的时间越长,性格的差别也越大。

(2)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责任感的父母,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塑造子女的性格,并且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来促进子女良好性格的发展。纵容型的父母,往往忽视对子女性格的培养,使子女从小就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上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进而对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人,通常性格完善、待人礼貌、诚恳;而在严厉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丧失自尊,自暴自弃。当家庭气氛冷漠,死气沉沉时,儿童会养成待人冷淡,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的消极性格。

出生顺序对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长子一出生就会受到父母的过度注意,因此受到了溺爱。但随着弟妹的出生,父母的注意转移了,因此长子会感到自己的黄金岁月不再,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如果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其容易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家长过于娇生惯养,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特点。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长期的影响环境,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儿童的学习生涯处于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在学校,儿童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到特定性格的形成。儿童所处的学校和班集体,对其性格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从而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儿童逐渐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形成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交往的负面经验则可能导致其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

(4)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人是活动的主体。人的性格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决定于环境。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去实现。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性格就是通过他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都会布置明确的作文题目,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如果没有明确的题目,学生不知道从何处观察,就没有写作的动机和兴趣,更谈不上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在观察之前,应该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以防进行观察时漏掉重要的细节。例如,物理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告诉同学物理、化学现象发生时,应该注意哪些重要的表现,根据表现制定计划。这样,既训练学生掌握系统的观察方法又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只有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才能够在观察时抓住主要特点。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良好的完成观察。这对于教学尤为重要,知识的掌握和观察技能的提高是相互渗透的过程,知识掌握的越多,观察效果越好;观察效果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观察方法的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语文、物理、化学、美术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观察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特点,传授学生不同的观察技巧、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5)学会做观察记录及观察后的归纳、总结。在实际的观察中,不能仅仅通过眼睛看,还要用手记录用头脑思考。在观察过程中认真记录发生的事件,观察完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做进一步的思考。这整个过程使观察更具有意义,提高学生观察的动机和兴趣。

(6)培养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其他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联系。由于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独立性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7)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观察不能仅仅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教师要提高学生自我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时时观察,处处观察。在生活中养成自觉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大的进步。

3.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

答:(1)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概念

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2)不同的情绪体验引发不同的行为

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够满足和支持学生的动机行为,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引起不良的情绪体验,学生就会产生厌学、不满、懒惰等行为。

(3)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情境或机体内部的变化,并据此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例如当人们面临某种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或意外的情境刺激时常常会产生情绪的紧张或过分激动。过度紧张时,人们既可能通过不由自主地分泌泪水、肌肉收缩等方式去减轻过多的紧张,也可能借助于理智或进行一些其它的活动来转移情绪的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弛。

(4)结合实际论述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

情绪调节包括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对正性情绪的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良好的调节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