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维新运动与政治家办报的开端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

答:时务文体是指19世纪末,以梁启超为主笔的《时务报》所形成的评论文风和文章体式。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行文自由,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使用俗语、欧式句式;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文体最早是王韬在《循环日报》运用的,当时叫“报章文体”;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因此被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2.《知新报》

答:《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这份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亲自策划下创办起来的。该报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由何廷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与《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该报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更重要的是自政变发生到1898年横滨《清议报》创刊之前的三个多月里,《知新报》是国内惟一一家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成为同封建顽固派做斗争的惟一报刊。1901年1月20日《知新报》自动停刊,总共出了133期。

3.《中外纪闻》

答:《中外纪闻》的前身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该报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1895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由强学书局刊行,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拾议一变”。1896年1月20日,《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共出18期。

4.《强学报》

答:《强学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86年1月12日由康有为创办,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该报由徐勤、何树龄主编,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该刊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这几句话,实际上就是《强学报》的办报宗旨。《强学报》还不用大清年号而用孔子纪年,借以“托古改制”。该报的出版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慌,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后,上海强学会也被两江总督张之洞解散,《强学报》只出版了3期就夭折了。

5.《国闻报》

答:《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基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国闻报》在当时的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以通外情为要务”,不惜重金聘请懂得英、法、德、日文字的翻译人员,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电、外报的消息和评论。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主要译载西方社会科学论著和外文报刊的新闻与评论,曾发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学说,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该报作为日报,重视国内新闻,特别是京津和北方地区的新闻,大量及时地报道了百日维新。1898年3月,名义上卖给日本人,故能在戊戌政变后继续出版,得以报道戊戌政变的真相,抨击清政府屠杀维新志士的暴行。1899年2月以后,该报真正开始由日本人主办。

6.《时务报》

答:《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筹办。汪康年任总理,梁启超任总主笔。1898年8月因易名而终止。

《时务报》为旬刊,所刊内容有论说、谕旨、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深受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这篇长文,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赢得了要求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发行量最高达到1.7万份。

7.詹大悲

答:詹大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8年在武汉被宛思演聘为《商务日报》总主笔,开始他的报刊活动。在他的主持下,《商务日报》渐渐成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该报日出两大张,言论激烈,被称为汉口报界倡导革命的急先锋,同时,报社也成为革命党人策划起义和进行联络的机关,不久被封。

8.英敛之

答: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

9.章士钊

答: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1903年4月加入爱国学社,不久为《苏报》撰写了《释仇满》等文章,文法谨严,论理充足,受到主编陈范赏识,年仅22岁即被任命为《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1903年“苏报案”后两个月,章士钊与陈独秀、苏曼殊等创办《国民日日报》,继续进行反对清政府封建专制的宣传。1914年,在日本创办了《甲寅》杂志。

10.康有为

答: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重要武器之一。1895~1896年,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宣传变法思想,随后在广东指挥《时务报》的筹办工作。1897年,在澳门与富商何廷光创办《知新报》。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建立保皇会,创办和控制了30多种报刊。康有为认为报纸的作用是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11.梁启超

答: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他从1895年主编《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起进入报界,初露锋芒。《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后,他南下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大力宣传变法,名噪一时,把《时务报》办成了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辛亥革命后回国,主编过《庸言》、《大中华》等杂志。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梁启超从1895年主编《万国公报》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字。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2.《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答:梁启超在《时务报》的创刊号上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梁启超认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13.《天南新报》

答:《天南新报》是维新派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一份机关报和在海外的重要舆论阵地。该报于1898年5月26日创刊,著名侨商、文人邱菽园创办并自任出版人、总理和总主笔,另聘请陈德逊任总经理、林文庆任顾问。该报是在康有为、梁启超、欧榘甲、徐勤等维新派人士的推动下创办的,积极支持国内的变法维新运动。1903年3月,该报再度易主,由许山河承办。1905年4月29日,《天南新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后停刊,先后出版7年之久。

14.《中兴日报》

答:《中兴日报》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年8月20日由华侨同盟会陈楚楠、张永福等创办。1908年,胡汉民、汪精卫、田桐、居正等曾担任该报主笔,与当地保皇党报纸《南洋总汇报》展开激烈论战,孙中山、黄兴都曾撰文参战。孙中山以“南洋小学生”的笔名,发表《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等文章,批驳改良派对革命的侮蔑。

15.《湘学新报》

答:《湘学新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设有掌故学(后改为时务学)、史学、舆地学、算学、商学、交涉学六个固定栏目,每个栏目均由专人编辑,每期装订成册。从第21册起改名为《湘学报》,共出45册,于1898年8月28日停刊。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督办,唐才常、陈为镒先后担任主编。

16.《湘报》

答:《湘报》是湖南第一份日报,也是维新派团体南学会的机关报,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该报的创刊是湖南维新运动高涨的产物。《湘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由唐才常任主编,设有论说、奏疏、电旨、公牍、本省新闻、各国时事、商务、新书选录、答读者问等栏目,已初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湘报》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其激进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新报》。1898年10月15日《湘报》被查禁,共出177期。

17.《清议报》

答:《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的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出版第100册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18.《新民丛报》

答:《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19.《中国日报》

答:《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20.《民报》

答:《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其报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其宣传内容主要有: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大量报道和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1906年,开始与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使其悄然停刊,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1908年10月,该报因日本政府的刁难被迫休刊。1909年9月,短暂复刊。1910年2月终刊。

21.《有所谓报》

答:《有所谓报》全称《唯一趣报有所谓》,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纸,1905年6月由郑贯公创办。该报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激烈。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22.《京话日报》

答:《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为彭翼仲。该报政治上倾向于保皇立宪,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和“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彭翼仲被流放新疆10年。1913年彭翼仲从新疆回京后,复刊《京话日报》,但不久又因触怒袁世凯再度被封。袁世凯死后,再度复刊,一直办到1922年。

23.《时报》

答:《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24.《苏报》

答:《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1902年后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还在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

25.“苏报案”

答:“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26.《中国女报》

答:《中国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女士创办的革命刊物。1907年1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秋瑾。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号召妇女既作女权运动的先锋,又作民族民主革命的斗士。该报仅出版了两期就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27.《神州日报》

答:《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由于右任主持创办。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28.《民立报》

答:1910年10月11日,由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于右任出任社长,宋教仁、章士钊、张季鸾等报界俊秀任编辑。其志还是宣传三民主义。1911年7月,领导长江流域革命斗争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民立报》成了这个总会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它又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以及临时政府的各种消息,实际上它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

29.《大江报》

答:《大江报》,创刊于1911年1月3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亲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是文学社的机关报。该报有两大特色:(1)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2)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大江报》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受到新军士兵的拥护。

30.《大江报》案

答:《大江报》案是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大江报》的前身是《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由詹大悲接手投资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更名为《大江报》,确定为文学社机关报。《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力倡“无规则之大乱”,公然号召革命。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遂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报纸。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史称《大江报》案。

31.“竖三民”

答:“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引起日本政府盛怒,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32.《民意报》

答:在天津,革命派相继创办的报刊有《忠言报》、《北方日报》、《克服学报》、《民国报》、《民意报》等,其中《民意报》影响最大。该报直接由京津同盟会副会长李石曾主持,以“鼓吹中央革命”为宗旨,成为京津同盟会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天津最有影响的革命派报纸。

33.《时事画报》

答:《时事画报》创刊于1905年9月,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画报,由著名岭南派画家高剑父、潘达微等人绘编出版。该报分为图画和文字两部分,图画部分大都是配合时事新闻绘制的宣传画,如《钦廉起义图》、《黄冈起义图》、《鉴湖女侠秋瑾像》之类;文字部分有论说、短评、要闻、谈丛、小说、诗界等栏目,曾发表《二十载繁华梦》、《党人碑》等揭露贪官污吏和歌颂革命党人的小说。

二、简答题

1.兴中会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兴中会成立之初,并不重视报纸宣传,也没有自己专设的机关报,但当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屡遭挫折,一些兴中会会员在《清议报》宣传的影响下纷纷退会转入保皇会后,孙中山认识到报刊宣传的作用,并下决心拿起报刊这一武器,宣传革命主张,与保皇会相抗衡。这以后陆续创办的革命派报刊,在宣传民主革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中国日报》。它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有:

(1)《中国日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报纸每日出大小两张,大张为正张,专载新闻和评论,小张只载货价和船期。版面受日本报纸的影响,均分为6横栏,以便阅读。《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1903年曾与保皇派广州《岭南报》笔战,后又与香港保皇派的《商报》论战。

中国日报馆除出版日报外,还出版《中国旬报》,主要刊登译稿、长篇论说和讴歌革命的文艺作品,包括广东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戏曲等文艺作品,内容以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为主。《中国旬报》停刊后,有关内容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2)为革命党人的革命运动提供活动据点。

该报由孙中山定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选择香港作为办报基地,是考虑到香港靠近华南武装起义地区,又为清廷势力所不及。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

2.苏报案的基本情况。

答:(1)“苏报案”的起因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起初是保皇性质的报纸,1902年后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1903年6月,《苏报》刊文对邹容撰写的宣传小册子《革命军》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6月29日,《苏报》又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了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部分文字,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还在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苏报》公开大声呐喊革命,为清政府所不能容忍。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发出拘票,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

(2)“苏报案”的经过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向租界当局交涉,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邹交给清廷审判,但遭到了租界当局的拒绝。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1903年12月中旬,租界会审公廨判处章、邹永远监禁,其余人开释。这一判决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后,租界当局不得不于1904年5月21日重新开庭做出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

(3)“苏报案”的结果和影响

《苏报》案的结果,是革命派的胜利,清政府的失败。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颜面扫地。而章太炎、邹容在审讯过程中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了宣传革命的讲坛,把押解路途变成了示威游行的场所,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社会舆论的推崇。

“苏报案”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的办报宣传活动并未受挫,反而有所发展。“苏报案”和章、邹二人的狱中斗争扩大了革命思想影响,促使了革命政治团体的成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比过去积极了,划清了革命派和保皇派的界限,确定了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纲领。

3.《中国日报》创刊的背景和意义如何?它早期宣传了哪些革命内容?

答:(1)创刊背景和意义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同时利用当地的华侨报刊展开革命宣传。几件事更促使和激发孙中山决心办报:

伦敦蒙难;

要同保皇派报刊展开斗争;

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派的情绪需要鼓动,以积蓄力量为以后的斗争做准备。这些都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中国日报》的诞生。

《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孙中山亲自选人择地,筹集经费。由于港英当局一时不准孙中山入境,他便委托自己得力的助手陈少白去香港办报。

(2)《中国日报》的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

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

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

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

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1902年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二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保皇派报纸《岭海报》乘机诬蔑,《中国日报》坚决驳斥,论战月余。

4.早期留日学生的革命报刊活动情况如何?

答:19世纪60~70年代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很快富强起来,我国许多留日学生在日本接触到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后,在日本也创办了一些倾向革命的报刊。他们的革命报刊活动情况如下:

(1)《开智录》

1900年在横滨出版,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性的刊物。

(2)《译书汇编》

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是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成员创办,主张推翻清廷进行革命,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3)《国民报》

1902年由秦力山等人在东京创办,其革命倾向较为明显。他们以这份杂志为武器,揭露康梁,鼓吹革命,猛烈抨击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并提出暴力推翻清王朝的主张。

(4)《湖北学生界》

1903年1月由湖北学生会在东京创办,以“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民国之精神”为宗旨,大力报道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反帝爱国热情。

(5)《浙江潮》

1903年2月由浙江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就发表在此刊。《浙江潮》注重揭露清王朝的腐败和列强的侵华罪行,明确地提出了革命主张,销量为留日学生刊物之冠。

(6)《江苏》

1903年4月由江苏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该刊宣传陈涉、郑成功、史可法等人的事迹,还发表孙中山的论文《支那保全分割和论》,积极鼓吹革命和民主共和。

(7)除了报刊之外,留日学生还印发了一批革命宣传的小册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

5.在《民呼日报》被查封后,于右任在上海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其“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1)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当时甘肃一带发生灾荒,该报将官吏侵吞救灾赈款的情况披露报端,并为救助西北灾民发起赈灾捐款活动,引起陕甘代理总督毛庆藩的嫉恨,毛串通上海道和租界当局,反诬于右任贪污赈款,8月2日拘捕于右任,报纸在8月14日被迫关闭,9月8日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

(2)于右任出狱后,利用原来的机器设备,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

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革命派的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逐渐取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主流。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引进和极力鼓吹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如秋瑾就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作为其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这一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均承认自己报纸的党派性,自称“党报”,但革命派更坦率,还称之为机关报。他们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为榜样,自觉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纲领和主张。

(3)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报纸是“舆论之母”,《民报之六大主义》一文中,胡汉民也提出革命报纸通过言论制造舆论的过程。而在制造舆论的过程中,孙中山更强调要“言论一致”,具有“恒心”。

(4)党报重视民意。

革命派创办的报纸,大多以“民”字命名,如“民报”、“国民”、“民呼”、“民吁”、“民立”、“民声”等。他们甚至认为:“记者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承认其为代表者。”党报应该反映人民意愿、代表平民利益,是“社会公器”和“国民代表”。

7.《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于是“三民主义”就成了《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

(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民报》号召人们起来“颠覆现今恶劣政府”。值得指出的是,《民报》的排满宣传不仅与反对封建专制紧密联系,同时还注意到把清朝的反动统治者与满族人民区别开来。

(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民报》发表许多文章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君主立宪,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强调“国民之权利”,号召人们起来推翻皇帝,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生主义。

《民报》发表不少文章宣传土地国有和平均地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必先解决土地问题,主张按“定价收买”的办法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土地买卖,使国家成为土地的主人。

此外,《民报》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8.《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主要是围绕哪些问题展开的?

答:《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论战的中心问题是要不要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双方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

《新民丛报》否认民族压迫,梁启超认为:举国人民已经平等,没有享特权的人;

《民报》则认为,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清王朝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长官”,所以,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民族革命。

(2)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

《新民丛报》认为,中国民众素质低下,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

《民报》则主张在进行“种族革命”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革命”,主张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们相信“我国民必能有民权立宪之能力”。

(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对农业生产不利;

《民报》认为,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民生问题才能解决。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新民丛报》认为,革命是暴烈的行为,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中国就会被瓜分;

《民报》则认为,革命只是推翻清朝政府,并不排外,因此不会引起社会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不仅如此,还会将中国从被招致瓜分的危机中挽救出来。如果不革命,中国越来越弱,才会招致瓜分。

9.辛亥革命时期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有哪些特点?

答: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国人办报的又一次高潮。与维新运动中的办报高潮比较,此时的报刊宣传有以下新的特色: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报刊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已占了突出的地位,革命政党的报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

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报刊在海外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不但在数量上超过改良派报刊,而且在舆论上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报刊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革命报人,成了此时的办报刊的风流人物。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几乎所有的报刊都以首要的位置发表政论,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论作用更大。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先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延伸。一些从未办过报刊的省份也办起了革命报刊。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主要读者对象虽然仍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为主,但已有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小商贩和部分市民。

(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

革命派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副刊《鼓吹录》的小说、杂文、诗词多是针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此后这种副刊逐渐增多,它们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使革命思想寓教于乐,更易深入人心。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假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10.简要介绍维新派创办的主要报刊。

答: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国人办报活动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至1898年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80%以上是中国人自办的,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维新运动中报刊起到了重要的鼓动作用,维新派首先创办起来的报刊就是《万国公报》。该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在《万国公报》创刊的同月,强学会成立,《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题目有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

1895年12月16日,强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仍由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1896年1月20日,《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只存在了一个月零五天,共出18期。

(2)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报》创刊。该报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1月25日两江总督张之洞下令解散上海强学会,停办《强学报》。

(3)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时务报》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时务报》的出版,曾一度得到过部分地方官员们的支持。正是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4)澳门的《知新报》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这份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亲自策划下创办起来的。该报由何廷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敢于言《时务报》所不敢言,曾刊载过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上光绪皇帝的许多奏折的全文、梁启超在保国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等重要文件,以及揭露各地贿赂公行,戳穿日、俄侵华阴谋的报道。戊戌政变发生后,该报成为同封建顽固派作斗争的惟一报刊。《知新报》一直出版到1901年1月20日才自动停刊,总共出了133期。

(5)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湘学新报》和《湘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设有史学、掌故学、舆地学、算学、商学、交涉学六个主要栏目,每个栏目均由专人编辑。从第21册起改名为《湘学报》,共出45册,于1898年8月28日停刊。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督办,唐才常、陈为镒先后担任主编。

《湘报》于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该报由唐才常任主编,设有论说、奏疏、电旨、公牍、本省新闻、各国时事、商务、新书选录、答读者问等栏目,已初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湘报》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湘报》的主要撰稿人是谭嗣同。政变发生后,《湘报》勉强坚持出版至10月15日被迫停刊,共出177期。

(6)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该报设有电传、上谕恭录、制台辕门抄、路透电讯、论说、国闻录要、本埠新闻、国内新闻、国外新闻、广告等栏,社论大部分出于严复之手。该报尤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还出版旬刊《国闻汇编》。1899年2月后,该报开始由日本人主办,至1900年还在出版。

1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活动。

答:梁启超曾先后参与《万国公报》、《时务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时报》、《政论》、《国风报》、《国民公报》等报刊的创办或编辑活动,影响力最大的是《时务报》。

(1)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由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万国公报》每两天出版一期,版式与《京报》相似,但不署出版时间及地点。由各报房的报贩在递送《京报》时免费附送给在京的“王公大臣”及“士夫贵人”等各级官绅阅读,起初每期送出千余份,以后最多送出3000份左右。

(2)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炮。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时务报》每期约30000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20000多字的文稿。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这篇长文,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梁启超认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尤其是梁启超撰写的文章,更是风靡一时,以至于“上至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

(3)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曾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也参加过反袁斗争,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29年病逝北京。

回顾梁启超的一生,其办报生涯自1895年在北京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2.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答:梁启超在报刊、新闻、舆论、写作等方面,有许多论述,其中重要的文章有:《论报馆有益于国事》(1896年)、《敬告我同业诸君》(1902年)、《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1902年)等。梁启超的有关论述,集中代表了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在中国新闻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报刊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报馆有益于国事”;“去塞求通”,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2)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报刊性质多样。

“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党报”的见解。

报馆的“两大天职”。

“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3)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

梁启超认为,考察报章是否办得好,有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要使读者“具备全世界之知识”,“阅一字得一字之益”;“四曰报事速而确”。

(4)关于舆论的论述。

梁启超认为:

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但它又是无形的,报刊成为它的代表。可以“造舆论”。

健全的舆论应有“五本”,即: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这也是制造舆论者必须注意的五个要素,其中前三个是舆论“成全之要素”,后两个则是舆论“保健之要素”。

作为造舆论“机关之最有力者”,需要具备八德,即: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

13.什么是“新文体”?它有何特征?

答:20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它具有以下特征:

(1)基本特征

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

(2)历史渊源

既是对晚汉魏晋文风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作者思想解放的产物。

(3)效果与社会反响

许多人以为是新事物,竞相学习与仿效,而守旧的老辈则痛恨它,视其为野路子。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这种文体,曾经长期为中国报刊所采用。但是,梁启超的文章也存在过于庞杂和过度夸张等不足之处。

14.梁启超关于“新文体”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梁启超是这种“新文体”的积极倡导者,他对这种文体曾作过概括性的评述:“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1)在这段文字中,他指出了“新文体”的基本特征: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

(2)在这段文字中,他也指出了“新文体”的历史渊源:既是对晚汉魏晋文风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作者思想解放的产物。

(3)在这段文字中,他还指出了“新文体”的效果与社会反响:许多人以为是新事物,竞相学习与仿效,而守旧的老辈则痛恨它,视其为野路子。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这种文体,曾经长期为中国报刊所采用。但是,梁启超的文章也存在过于庞杂和过度夸张等不足之处。

15.维新派对报刊业务进行了很多创新,具体到报刊业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他们对报刊业务进行了很多改进和创新,逐渐摆脱了外报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报刊的本土特色。维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维新派人士对维新变法主张的阐述与宣传、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揭露与抨击,主要是通过政论的方式展开的。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多是报刊的创办者,同时又是政论的撰写者,他们都摆脱了传统制义文章的束缚,开创了适合报刊宣传要求的新文体——报章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2)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不少维新派报刊的政论非常发达,而新闻报道却很薄弱,经常是寓评论于新闻之中,这是当时报刊业务上的一个特点。通常在新闻的后面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新闻或译文之后随时附加上去。有的是在新闻中间夹叙夹议,表明对于某问题的观点。

(3)编辑工作有所改进。中国早期的近代报刊一般采用书本样式,排版简单,不分栏,标题与正文字号一样。维新变法时期情况有所改变,版面分栏,新闻分类。对一些过长的文章,进行压缩和编辑加工。以前的标题通常用四字一句的方式来概括内容,后来逐渐向一事一题发展。

(4)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这一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些时效性强、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不过,由于所办报刊中只有少数几家日报,因此,维新派多数报刊所登载的新闻并不多。

(5)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为了配合文字报道,维新派报刊开始注意使用新闻图片。不过,这一时期的新闻图片,仍然还是画家们创作或摹绘的木刻版画。

三、论述题

1.中国新闻史中“改良派”与“革命派”报刊论战的过程。

答: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报刊大论战,在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其论战的具体过程如下:

(1)《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和改良派报刊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1901年8月,《国民报》发表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射向改良派的第一箭。1902年,改良派在广州出版的《岭海报》发表文章攻击革命派策划的广州起义,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立即撰文予以批驳,这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报刊第一次对阵交锋,双方笔战逾月。1903年后,两派报刊的论战日趋频繁。1903年12月和翌年1月,孙中山在《檀山新报》上先后发表《敬告同乡书》、《驳保皇派》两篇文章,亲自发起对当地改良派机关报《新中国报》的笔战。1904年,《中国日报》同《商报》在香港展开论战。但是,这些论战还只是零星的、分散的,还没有从政治上、理论上进行系统的辩驳和清算。

(2)《民报》创刊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清除改良派的思想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扩大革命阵营。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最有影响的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展开论战。在《民报》创刊号上,汪精卫的《民族的国民》、陈天华的《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和朱执信的《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三篇文章,指名道姓地批判君主立宪的主张。对此,《新民丛报》立即起而应战。1906年春,《新民丛报》将其旨在反对民主革命、鼓吹君主立宪的《开明专制论》等文章汇编成《中国存亡一大问题》的小册子,广为散发。接着,《民报》开始把论战的矛头直指《新民丛报》。同年4月,《民报》第3期以《号外》的形式公布了胡汉民撰写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将《民报》与《新民丛报》的重大分歧问题归纳为12条,宣称“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辩驳”。两报之间的大论战由此全面展开。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3)这场大论战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历时一年半,以《民报》大获全胜而告终。其他地区两派报刊的论战,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终止。大论战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2.谈谈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答: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报》,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

(1)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1896年春,维新派人士黄遵宪、汪康年倡议在上海创办一份以“时务”命名的刊物,作为维新派的舆论阵地。1896年4月,梁启超应邀赶赴上海参与筹备工作。8月,《时务报》正式创刊。《时务报》虽名为“报”,实则是一份每期30页左右的书本式的旬刊,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以“论说”和翻译外报为主要内容。

从《时务报》创刊到1897年11月去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有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此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所畏惧,为这份虽无维新派机关报之名,却有机关报之实的刊物倾注了极多的心血。梁启超不仅是这份刊物的主编,还亲自担负了编辑、编务、撰稿、校对等工作,集编、撰、校于一身。由于梁启超的出色工作,《时务报》出版后即受到广泛欢迎,“一时风靡海内”,成了对全国发生巨大影响的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因梁启超风行天下,梁启超亦因《时务报》名扬四海,从此,他开始走出老师康有为的影子,成为清末政坛的风云人物、维新思想的杰出代言人。

《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刊物,如《国闻报》、《湘报》等二三十家报刊先后面世,除维新报刊外,女报、白话报以及消闲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创办起来,如1898年7月出版的由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和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等任主编的《女学报》是最早的妇女报,1898年5月创刊的《上海晚报》是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办的晚报,1897年10月创办的《译书公会报》是中国最早的译报,1897年5月面世的《集成报》是中国最早的文摘报。《蒙学报》、《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最早的白话报刊也在这一时期先后问世。以上海为中心,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由著名文人李伯元、吴趼人等主编的小型文艺报刊,其中有《指南报》、《采风报》、《笑报》和《趣报》。中国人自办近代报刊是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开始的。但以往的报刊影响十分有限,直到维新运动兴起,《时务报》破土而出、应运而生,大众传媒制造鼓吹变法革新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开始形成第一次高潮。

(2)提出“耳目喉舌”论,揭示报刊的多方面功能。

梁启超毕生致力于报刊事业,对报刊的功能和作用有十分精辟的见解。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该文中,他提出“耳目喉舌”论,用耳目喉舌之喻说明了报刊“去塞求通”的作用。其后又在自己主编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上发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论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敬告我同业诸君》等文,继续阐发这一思想,论及创办报刊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巨大作用,且断言“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是影响中国前途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和报刊理论十分丰富,仅《时务报》所及,就有如下几点:

他认为报刊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是“去塞求通”,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

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梁启超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中国受侮数十年”就在于清政府的“壅塞”,壅塞的表现:一是“上下不通”;二是“内外不通”。这种壅塞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如何才能去塞求通呢?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办报。他对西方各国广设报馆的情况推崇备至。所以他说国之有报纸,犹人之有耳目喉舌。他主张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各国,民间要大力创办报刊,国家要大力保护报刊,充分发挥报刊“上下通”、“内外通”、“去塞求通”的功能,使国家臻于富强。

他认为报刊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党派性,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是以办学会和办报刊,首先是办报刊,来开始他们的政治活动的。在近代中国,梁启超是以政治活动家的身份亲自办报的第一人。对他来说,政治家办报可谓自始即然。维新派人士认为,报刊是唤起舆论、造成舆论,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抨击清廷秕政,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争取实现政治革新的重要武器和救国手段,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参与政治斗争的“利器”。梁启超并不讳言自己所办报纸的政治性、党派性。他坦然承认,他主编的《时务报》、《清议报》以及《知新报》就是“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的党报。在他写的《〈清议报〉叙例》中,他公开申言该报的性质:“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他对报刊事业寄于极大的希望,一再强调报纸的社会政治作用,把报纸当作救国的手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梁启超等人往往先办报,用报刊造成舆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争取群众,尤其是争取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支持,即所谓“欲开民智,先开官智”。以梁启超办《时务报》为肇始,中国近代各政治团体、各党派、很多政治人物,也都十分注意办报,并把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工具。

他认为报刊是“开民智”、“育人才”的重要手段。

梁启超极其重视报刊在教育读者,提供新知,开通民智,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功能。在维新运动期间,康、梁等人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改革方案。而政治改革能否实现,国家能否兴民权、行民主,能否变法维新转弱为强,最关键的就是要唤起国民的议论,振兴国民的精神,提高国民的教育程度。所以梁启超一再强调:“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他提出了三条途径开启民智:一是办学校,二是兴学会,三是开报馆。事实上,三途之中,梁启超又更加看重报纸的作用,用力也最多。因为在他和其他维新人士看来,办学校是开通青少年之智,兴学会是开通成年人之智(主要是官智),惟有报纸是兼而有之,一纸之出,“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信息传布的空间大幅度扩展,城市和乡镇的广大民众都进入受众群体,在启迪民智,开通风气,社会启蒙上,较之学校、学会,报刊的影响更加深远、广泛。为了充分发挥报纸开民智、育人才的功能,梁启超一方面在《时务报》上撰文指斥清廷秕政,微论民权思想,另一方面在报纸上又辟有专栏,“旁载政治学艺要书”,造成新国民。

(3)创造“时务文体”,开启一代文风。

梁启超主编的“报”既有报纸,也有杂志,实际上他更重视兼有政治和时事性材料、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时事政治性期刊。对政治期刊来说,政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家刊物优劣的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维新派重要报刊,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每期必不可少的报刊政论的写作上。为了使政论文章更易于为广大受众接受,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变法维新的新思想,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一种通俗、自由、新颖的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梁启超等维新派报刊政论家在创作实践中,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政论传统,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文体”或“报章文体”。至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等一系列文章时达到顶峰。

梁启超开创的“时务文体”,其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概括略有下列几条:

“纵笔所至不检束”。即要求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自解放”、大解放。

“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摒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

“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即要求文章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使读者为之倾倒,受到鼓动,受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进而接受他们的主张。

以梁启超的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它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但除梁氏之外,撰写时务文章的还有康有为、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只是他们的文章并非具有“时务文体”的全部特点。开启一代文风,是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总之,梁启超从1895年办的《万国公报》开始,到1922年《解放与改造》停刊脱离报界,一共27年,占了他一生近一半的时间,在这27年,他亲自创办或主编的报刊有11种,积极支持或实际指挥的报刊6种,他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对中国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试论述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的基本情况。

答: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纷纷在海外创办各类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变成“保皇派”或“保皇党”。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30多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并开办了中文报刊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国闻短评”。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停刊。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该报是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起来的,半月刊,封面有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并有重要内容的目录。内容共分25个栏目。《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最终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2)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这段时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步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革命派的办报活动空前发展的时期。海外共出版革命或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有60多种。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报纸专载新闻和评论。《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于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共存在了13年零8个月。

在《中国日报》的带动和孙中山的指导下,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粤港和南洋等地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世界公益报》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郑贯公与黄世仲、崔通约等集资,郑贯公任主编。日出两大张5万字,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由于言论过于激烈,引起股东们担心,曾要求他改变办报宗旨。郑贯公与股东们力争,但毫无结果,乃自行告退。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自任发行人兼总编辑,以“开智社”的名义发行,主要执笔者有陈树人、胡子晋等。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时人称其“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夷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1905年11月26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报纸《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在《民报》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辞》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根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一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

a.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b.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c.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3)资产阶级立宪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资产阶级立宪派创办的报刊大多集中于国内,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纸只有《政论月刊》。《政论月刊》1907年10月创刊,是梁启超在日本组建的政闻社的机关报,该刊明确宣布以“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鼓吹立宪。清政府对这项活动并不支持,1908年3月勾结租界当局,以“纠结党羽,化名研究时务,阴谋煽乱,扰害治安”的罪名查封了政闻社,《政论》也随之停刊,共出版了7期。

4.试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活动。

答: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从一开始就以报刊为武器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战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有:

(1)孙中山的办报活动

孙中山与《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1903年曾与保皇派广州《岭南报》笔战,后又与香港保皇派的《商报》论战。

《中国日报》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的。该报由孙中山定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

孙中山与《民报》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发刊词由孙中山署名,刊登在第一号的首页,第一次用文字全面地诠释了他的政治主张。《民报》的发刊使革命派有了一个旗帜鲜明的宣传平台。

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刊宗旨。在《民报》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辞》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根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一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民报》还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该报1910年2月终刊。

(2)郑贯公的办报活动

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粤港和南洋等地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

《世界公益报》

《世界公益报》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郑贯公与黄世仲、崔通约等集资,郑贯公任主编。日出两大张5万字,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由于言论过于激烈,引起股东们担心,曾要求他改变办报宗旨。郑贯公与股东们力争,但毫无结果,乃自行告退。

《广东日报》

退出《世界公益报》之后,郑贯公重新集资,以股东们不得干涉言论为条件,于1904年8月31日另创《广东日报》,自任督印人兼总编辑。该报自称以“发挥民族主义,提倡革命精神”为宗旨,主张以暴力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由于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该报曾发表《炸药之二十世纪》、《暗杀主义说》等文章,鼓吹用暗杀手段来推进革命。1906年4月停刊。

《有所谓报》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自任发行人兼总编辑,以“开智社”的名义发行,主要执笔者有陈树人、胡子晋等。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时人称其“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1906年夏天,正当郑贯公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瘟疫在香港流行,他不幸染疾而亡,终年26岁。

(3)章士钊与《苏报》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898年冬,转让给了陈范。该报起初是保皇性质的报纸,后转为革命派报纸,资产阶级革命派著名报人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增辟和加强“舆论商榷”、“时事要闻”等栏目。随后,又极力向读者推荐邹容所写的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发表章士钊的论说《读〈革命军〉》、章太炎写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等文,驳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并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彰显了这家报纸的强烈的革命倾向。

(4)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鳞,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报刊活动家。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曾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被囚,1906年出狱后,被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上海光复后回国,曾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晚年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

(5)秋瑾的《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创刊于1907年1月,主编秋瑾。秋瑾(1877—1907),著名女革命家,笔名竞雄、鉴湖女侠,绍兴人。1904年到日本留学,加入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4年曾在东京创办妇女革命刊物《白话》月刊,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被推举为评议部部长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回国筹划起义,1907年办《中国女报》,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了两期即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6)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神州日报》

于右任(1878—1964),名伯循,陕西三原人,年轻时中过举,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日发行量过万。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竖三民”

a.离开《神州日报》后,于右任继续筹款办报,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较《神州日报》时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后因该报揭露甘肃荒灾中官吏侵吞赈灾款被查封,于右任也因此入狱。

b.于右任出狱后,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民吁日报》创刊不久,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我国东北进行阴谋活动,该报连续发表《伊藤怪物之行踪》、《满洲风云日急》等文章,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并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恼羞成怒,11月初日本驻沪总领事向上海道蔡乃煌施加压力,以“任意臆测,煽惑破坏,幸灾乐祸,有碍中日两国邦交”为辞,要求惩处该报,致使该报只出版了48天就被查封,并被勒令“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c.《民吁日报》停刊后,经过一年的艰苦筹办,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创刊之初,言论还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日趋激烈,称清朝官吏为“民贼”,设立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罪行的《民贼小传》专栏,痛斥清政府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公开支持四川的保路风潮,详细报道革命党起义诸役的情况,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该报日销两万多份,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1911年7月,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由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5.试析中华民国成立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答:(1)背景

1902年之后,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慈禧“新政”的成果开始在报刊界显现,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明显倾向革命的报刊在上海、武汉等一些革命党人比较活跃的城市开始出现。由于清政府和外国租界当局的干涉,这些报刊大多受到压制,旋起旋灭,但这些报刊不为所动,常常前赴后继,越战越勇,产生了很多彪炳史册反压制的事件,如“苏报案”、“大江报案”等。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这段时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步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革命派的办报活动空前发展的时期。海外共出版革命或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有60多种。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报纸专载新闻和评论。《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于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共存在了13年零8个月。

在《中国日报》的带动和孙中山的指导下,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粤港和南洋等地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世界公益报》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郑贯公与黄世仲、崔通约等集资,郑贯公任主编。日出两大张5万字,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由于言论过于激烈,引起股东们担心,曾要求他改变办报宗旨。郑贯公与股东们力争,但毫无结果,乃自行告退。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自任发行人兼总编辑,以“开智社”的名义发行,主要执笔者有陈树人、胡子晋等。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时人称其“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夷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1905年11月26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报纸《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在《民报》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根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一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

a.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b.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c.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章士钊与《苏报》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898年冬,转让给了陈范。该报起初是保皇性质的报纸,后转为革命派报纸,资产阶级革命派著名报人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增辟和加强“舆论商榷”、“时事要闻”等栏目。随后,又极力向读者推荐邹容所写的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发表章士钊的论说《读〈革命军〉》、章太炎写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等文,驳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并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彰显了这家报纸的强烈的革命倾向。

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鳞,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报刊活动家。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曾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被囚,1906年出狱后,被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上海光复后回国,曾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晚年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

秋瑾的《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创刊于1907年1月,主编秋瑾。秋瑾(1877—1907),著名女革命家,笔名竞雄、鉴湖女侠,绍兴人。1904年到日本留学,加入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4年曾在东京创办妇女革命刊物《白话》月刊,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被推举为评议部部长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回国筹划起义,1907年办《中国女报》,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了两期即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a.《神州日报》

于右任(1878—1964),名伯循,陕西三原人,年轻时中过举,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日发行量过万。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b.“竖三民”

离开《神州日报》后,于右任继续筹款办报,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较《神州日报》时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后因该报揭露甘肃荒灾中官吏侵吞赈灾款被查封,于右任也因此入狱。

于右任出狱后,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民吁日报》创刊不久,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我国东北进行阴谋活动,该报连续发表《伊藤怪物之行踪》、《满洲风云日急》等文章,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并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恼羞成怒,11月初日本驻沪总领事向上海道蔡乃煌施加压力,以“任意臆测,煽惑破坏,幸灾乐祸,有碍中日两国邦交”为辞,要求惩处该报,致使该报只出版了48天就被查封,并被勒令“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民吁日报》停刊后,经过一年的艰苦筹办,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创刊之初,言论还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日趋激烈,称清朝官吏为“民贼”,设立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罪行的《民贼小传》专栏,痛斥清政府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公开支持四川的保路风潮,详细报道革命党起义诸役的情况,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该报日销两万多份,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1911年7月,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由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6.试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业务的进步情况。

答: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在1902年前后,报刊的形式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

1904年以后,采用白报纸两面印刷的对开日报越来越多,如上海《时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全都是对开大报。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一般报纸已兼有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方面的内容。

(2)在版面的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抄,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

由于电报的普及,新闻专电于是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专电、论说或重要的消息和通讯都可以上头条。编辑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横栏由3栏变成5至7栏,字行缩短,版面也灵活起来。报刊字体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使用不同字号字体。栏目设置越来越细致,甚至出现了《答问》、《邮筒》、《来信》、《来书》等与读者加强联系的栏目。新闻标题一改过去那种按地区归类、一文一题和题文同一字号的做法,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3)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

各报刊均以论说为重,甚至一天的报纸上有数篇论说,而论说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声望。一般评论已不像维新运动时期报刊评论那么冗长,评论的形式也日益多样,有“社论”、“社说”、“时论”、“代论”、“来论”、“时评”和“编者按”等。

(4)新闻的质量开始提升。

中国早期的报刊,由于通讯手段落后,内容大多以评论和一般文章为主,新闻所占的比重不大。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由于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大型日报每天刊登的新闻稿一般有20至30条,多者在50条以上。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开始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在固定的版面上刊载。新闻报道的体裁也日益增多,既有简明扼要的专电,也有篇幅较长的快讯,既有对某一事件的追踪报道,也有对全局形势的综合分析报道。除消息外,作为新闻新体裁的夹叙夹议的通讯也开始在报上出现,当时称为“通信”或“纪事”。为了及时获得新闻,不少报纸还建立起了一支专业与业余结合的记者队伍,有的报刊还在外埠聘请通讯员和“特派访员”。

(5)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

1876年上海《格致汇编》最早刊登铜版镂刻照片,1901年《大陆报》和《万国公报》开始刊出影像逼真的铜版印刷的新闻照片。至此,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开始登上了中国报坛。

(6)这一时期,报纸文艺副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后改名为《快活林》)等著名的文艺副刊,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申报》的《自由谈》创刊于1911年8月。由王钝根主编,初创时其内容多为滑稽小品,如“游戏文章”、“海外奇谈”、“岂有此理”、“博君一粲”等,后不断充实内容,加载文艺作品,与正刊相配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7.试述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意义。

答: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席卷中国。与此同时,一个国人办报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他们办的报刊在这次高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万国公报》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该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每期刊载文章一至三篇,题目有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其中必有梁启超所撰论说,其余大多选自广学会出版的书报。《万国公报》的出版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

1895年12月16日,强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康有为亲自题写报名。该刊仍为两日刊,署有出版月日,不编期号,每册10页,共4000多字,木活字印刷,由强学书局刊行,发行地点在北京宣武门外后孙公园,仍由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识议一变”。

1896年1月12日,《强学报》于上海创刊。该报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五日一出,铅字印刷,页数不等,免费派送,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明确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该刊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炮。该报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时务报》每期约3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最高发行量达到17000份,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纪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主要有《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和《湘报》等,各自成为维新派在华南、华北、华中等地的重要舆论阵地。

(2)维新派办报活动的意义

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其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

向读者进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国来。这些新知新学使众多知识分子从埋头经史、醉心八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以新知新学为武器,同传统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对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向读者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宣传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思想表现为明确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发出了“叱咤英俄,鞭笞欧美,振我夏声,昌吾华种”的怒吼,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梦寐,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鼓吹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在一些地方(如湖南),还进行了“新政”的试验。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又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促使光绪皇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允许报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并要求各地政府给办报以免税的奖励。这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权利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自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办报后,社会上对报人、报纸的看法为之一变。因为这些人是变法维新的领袖,是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笔锋犀利、声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出来办报,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开我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维新派报刊以其思想性、知识性提升了近代报刊在社会上的地位,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载体。

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甲午战争前,外报在中国报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外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报业。到了维新变法时期,虽然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不足以促成大量商业报刊的产生。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维新派知识分子、思想家们创办了一大批政论性报刊,出现了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的垄断,使政论报刊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主体。从此,报刊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试论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报刊政论时代”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

答: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了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报刊政论时代”。这一报刊政论时代源于早期国人办报,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该报最大的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报刊政论时代”的到来以维新派掀起的办报高潮为标志。

(1)“报刊政论时代”的成因

1897年后,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各地的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一个国人办报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维新派借助报纸阐发维新变法的主张,同顽固势力展开激烈论战,主办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政论性报刊,如《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和《湘报》等。

(2)“报刊政论时代”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政论报刊大多由维新派的骨干创办,是宣传变法维新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维新派在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的同时,将办报作为开启民智,宣传变法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了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报业整体上,报刊数量大,办报地区进一步扩大到内地,报刊品种增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继续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以及以青年、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图画报刊等。

业务方面,报纸的版式编排有一定创新,经营管理上已具有资本主义企业性质,在文体写作上,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报刊政论文体,大胆议论时政,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3)“报刊政论时代”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合法地位。清朝的言禁比历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权利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康、梁办报以前,报纸被视为文坛垃圾,后来维新领袖思想敏锐、学识渊博,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报刊利国利民的作用已经基本为社会所公认。

创造了新型的报章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报章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